蔡金忠
(溫嶺市第四人民醫院 浙江 溫嶺 317511)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簡稱,屬于一種常見的呼吸內科慢性疾病,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患者肺功能、呼吸機能衰退,甚至引發呼吸衰竭,使患者面臨死亡風險[1]。近年來,我院在傳統方法的基礎上加用莫西沙星霧化吸入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療效顯著,詳細報道如下。
1.1 病人資料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收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病例72例為研究對象,均與《呼吸內科學》診斷標準相符,根據用藥方法的不同將之隨機分為對照組、治療組,各36例。對照組: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齡:46~76歲,平均(62.35±10.52)歲。治療組: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齡:47~77歲,人均(61.42±11.15)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實施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100~200ug/次,12噴/d,持續治療14d。其中治療組另加用莫西沙星霧化吸入治療,2mg/次,2 次/d,持續治療14d。
1.3 觀察指標及標準①療效。療效標準參見中華醫學會制定的呼吸病相關標準[2]。患者病狀消失,肺功能明顯好轉,對生活及工作無影響則為顯效;患者癥狀、肺功能呈改善趨勢,但仍對生活及工作有所影響則為有效;與以上標準不符或病情加重則為無效。②通氣功能。通氣功能指標包括PEF(最大呼氣流速)、FEV1(1s用力呼氣量)及FVC(肺活量)。
1.4 統計學方法統計分析應用軟件包為SPSS15.0,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各以%、表示,分別行X2、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治療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統計對比兩組治療效果[n(%)]
2.2 兩組通氣功能水平對比 治療組PEF、FVC等通氣功能指標改善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通氣功能水平對比分析
慢阻肺屬于一種常見的慢性進行性呼吸道疾病,在臨床中患者多以持續性氣流受限為主要病狀表現[3]。李忠娥等研究指出,在臨床中,患者肺功能、呼吸機能會隨著疾病的進展而逐漸衰退,最終引發呼吸衰竭??蓪е侣璺位颊卟∏榧又氐囊蛩剌^多,如有害氣體、粉塵及霧霾等[4-5]。為了防止患者病情惡化,必須積極預防各種并發癥,采用有效的藥物治療。
沙丁胺醇是一種β2受體激動劑,可有效擴張支氣管,從而使患者的呼吸受限等病狀得到改善。莫西沙星則屬于一種喹諾酮類抗菌素,具有較強的抗菌活性、濃度依賴性,可有效防治呼吸道感染,常以霧化吸入的方式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治療中,不僅可使藥物用量減少,還能夠有效提升療效。
從本研究數據來分析,采用沙丁胺醇霧化吸入+莫西沙星霧化吸入治療的治療組在療效、通氣功能的改善方面均優于僅采用沙丁胺醇霧化吸入治療的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見,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實施莫西沙星霧化吸入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通氣功能水平,療效較好,當給予臨床推廣及應用。
[1]任紅偉,王海龍,袁巍.無創呼吸機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醫學信息,2014,10(19):116-118.
[2]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7,46(3):254-261.
[3]鄭國平.無創呼吸機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與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03(18):155 -157.
[4]李忠娥.無創通氣聯合氨溴索霧化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4,14(11):42-43.
[5]李軍.有創與無創機械通氣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對比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2,07(2):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