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德慧++蔡匯豐++李曉慧
摘 要 介紹海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基本情況和發展現狀,分析目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建議,以促進海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 無公害農產品 ;產地 ;問題 ;發展對策 ;海南省
分類號 F323
Existing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in Hainan Province
WAN Dehui CAI Huifeng LI Xiaohui
(Modern Agricultural Inspection Testing and Control Center of Hainan Province,
Haikou, Hainan 571100)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in Hainan Provinc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problem of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the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e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Hainan agricultural products.
Keywords Hainan Province ; pollution-fre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 place of origin ; existing problems ;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初級加工的食用農產品[1]。無公害產地環境監測評價認定和農產品產地質量安全劃分是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前提和條件,是推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的重要舉措,是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根基[2]。海南省地屬熱帶、亞熱帶氣候區,陽光充沛,長夏無冬,具有豐富的熱帶農業資源,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冬季菜籃子生產基地。海南島地勢中間高、四周低,依次為山地、丘陵、臺地、平原和濱海沙灘,大部分地市平坦,以花崗巖、玄武巖發育的磚紅壤為主,土層深厚肥沃,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為無公害農產品的發展提供了天然條件[3-4]。海南生態省建設階段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無公害瓜果蔬菜等食品基地占總種植面積90%以上的主要指標與預期目標,同時加強對已認定的21.18萬hm2無公害生產基地的環境質量跟蹤監測。
1 海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基本情況
1.1 產地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規模逐年擴大
為了科學確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區域,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有選擇地開發無公害農產品,2001年以來,海南省以生產基地為單位開展了環境質量監測與評價工作。據統計,2009年6月,全省共238個生產基地通過產地認證,認證面積18.89萬hm2;2012年299個產地通過認證,認證面積16.4萬hm2[3];2014年共318個產地通過認證,認證面積21.18萬hm2。全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數量與面積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1.2 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順利推進
根據《海南省無公害瓜果菜生產基地考核認證辦法》,通過組織專家組深入產地現場,查閱資料、現場考察、專家提問、專家評議等工作,已有318個生產基地經考核合格,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涉及瓜菜、水果10多個品種[5]。其中無公害瓜果菜生產基地293個、無公害畜禽養殖生產基地25個,150個種植業企業生產的343個產品已被批準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年銷售額超36億元。全省有效使用綠色食品標志企業17家24個產品,面積0.92萬hm2,產量12萬t,年銷售額3.7億元。累計有機食品認證企業25家,產品總數212個,有機食品面積達606 hm2,產量17.7萬t,年銷售額3億元。
1.3 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水平顯著提升
幾年來,全省堅持層層開展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化生產技術培訓,省一級負責培訓各市縣的主管領導、技術干部、檢測、管理骨干,市縣一級負責農民技術員及基地管理人員培訓。截止2014年12月,全省農業部門共舉辦75期培訓班,累計培訓達18萬多人次,且培訓人數逐年增加,技術隊伍逐步擴大。
1.4 農業執法力度和管理水平明顯提高
全省各市縣農業部門通過積極組織力量,加大執法力度,對農業投入品進行嚴格整治,從源頭上杜絕生產基地環境和產品污染。近年來,全省累計查封銷毀高劇毒農藥和偽劣農藥43 t,查處劣質化肥1 200 t[3]。各市縣政府為加大農業執法力度,批準建立農業執法大隊,每月對農資市場進行1~2次檢查[5],為無公害產地建設及無公害瓜果菜生產順利進行提供了保障。
2 海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存在的問題
2.1 群眾無公害意識淡薄,未真正形成全社會共識
全省范圍內,由于農產品生產者受教育程度和認識水平普遍不高,不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準要求,導致高毒劇毒農藥、變質的農業投入品等仍在隱蔽性銷售和使用,無證生產經營以及產品標簽不規范等問題仍然嚴重,嚴重阻礙了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的發展[6]。
2.2 監測體系不完善,檢測隊伍水平有待提高
工礦企業廢棄物、城市垃圾和農業廢棄物仍然在向農田排放,造成農田污染。另外,全省尚未形成健全的監督監管和檢驗檢測機制,檢測隊伍的專業水平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2.3 基地數量較少,面積較小
目前,海南省只有318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面積只有21.18萬hm2,與農業部要求及兄弟省市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
2.4 投入資金較少,發展緩慢
海南省在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縣建設方面投入資金遠遠低于國家平均水平,生產基地環境檢測及評價等費用由企業等生產單位負擔,嚴重影響了基地建設工作的開展。目前大部分無公害基地有效期已過,需要進行復查換證,這些工作的進展較為緩慢。
3 海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發展對策
3.1 加強無公害意識的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
如今,農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已引起社會高度重視,已成為經濟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7],使全省的每個生產者、經營者和管理者在生產、銷售和管理過程中自覺自愿遵守有關無公害生產的法律法規及技術規程,是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的源頭保障。必須加大無公害宣傳力度,大力倡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使無公害意識深入民心。此外,全省的農業技術和管理部門應做大做強無公害農業的技術管理培訓,在廣大農村繼續培訓、培育生產技術骨干、科技示范戶和農民技術組織。一方面加快農技人員和廣大農民的知識技術更新速度,另一方面有效發揮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典型示范和引導作用,積極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快速、健康、協調地向前發展[8]。
3.2 建立健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監督管理機制
為貫徹落實“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凈化產地環境,從根本上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切實保障農產品消費安全,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省農業部門要建立健全生產基地監督管理機制,強化生產基地建設,使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管理工作步入法治管理軌道。加強生產基地監督,嚴格農業投入品管理,定期開展農產品生產基地環境質量安全狀況監測評價,確保生產基地各項指標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另外,建立省、市縣和鄉鎮三級示范網絡,使得村村有基地,每個田洋有示范點,形成“上有機構、下有窗口”,層層抓落實的管理網絡[5],采取質量監管等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使無公害瓜果菜生產走上規模化、基地化、企業化、專業化的道路,為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的創建成功提供有力的保障。
3.3 加大科技創新、實用技術研發和推廣力度
一是發揮科技創新在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中的作用,充分發揮科研單位、高等院校的人才和科技優勢,鼓勵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農技人員建立農業試驗示范基地,研究開發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的關鍵技術,突破無公害農業全面發展的瓶頸[5]。二是抓好科技示范帶動工作,繼續培育生產技術骨干、科技示范戶和農民技術組織,建設形式多樣的科技示范區,并通過拓寬農業龍頭企業技術人員輔導基地農戶、聘請社會技術力量到農業合作社兼職等渠道,強化、搞活、提高農技推廣能力,充分發揮生產基地的典型示范和引導作用。三是建立完善無公害農產品技術服務和推廣體系,充分發揮以推廣中心、推廣站等為主體、政府為主導的縱向技術服務推廣網絡的作用,并積極組織利用行業協會、生產基地、科技大戶等社會力量,構建生產經營者之間的橫向服務網絡,將先進實用技術及時應用于無公害農產品生產[9]。
3.4 加大對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的扶持力度
目前,海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主要靠企業等生產單位投入,這是制約全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向前發展的主要因素。省各級政府應積極作為,細化政策措施,明確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加大無公害農產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制定頒發有利于無公害農產品產地建設的優惠政策,健全財稅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建議設立專項資金,通過財政補貼、項目支持和招商引資等多種渠道引進資金[10],并制定相應的扶持措施,充分調動農民建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葉丹寧,樊虎玲,高 林,等. 商洛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現狀及對策[J]. 陜西農業科學,2013,59(3):169-178.
[2] 常洪友. 天津市無公害蔬菜發展現狀與對策[J]. 天津農林科技,2005(1):1-3.
[3] 蔡匯豐,謝 茵. 海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現狀及對策[J]. 現代農業科技,2014(20):282-283.
[4] 鄺繼云,高彩均,符少懷,等. 加強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海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的做法和思考[J]. 食物安全,2008,25(2):68-70.
[5] 高彩均,鄺繼云,周仕強,等. 海南省無公害瓜果菜生產基地建設現狀及發展對策[J]. 農業環境與發展,2003,20(5):11-12.
[6] 賴云芝. 普洱市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現狀及對策[J]. 云南農業,2011(12):6-7.
[7] 樊紅平,丁保華. 我國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發展現狀及對策[J]. 廣東農業科學,2006,43(1):64-65.
[8] 楊曙輝,宋天慶. 我國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現狀及對策[J]. 農業科技管理,2005,24(3):42-45.
[9] 劉曉琳,白義川,孫淑琴,等. 天津市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發展現狀及對策[J]. 中國農學通報,2006,22(05):113-116.
[10] 張德芳. 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現狀及對策[J]. 河南農業科學,2005(10):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