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聲音
目前,傳統農業基本還是靠天吃飯,無論種植還是養殖,從生產到流通,總體上,既沒有農業大數據的支持,也普遍缺乏農業物聯網的支撐。發展現代農業切不可為了電商而電商,急功近利盲目“+互聯網”。
按照中國目前高速的高峰流量,擁堵未必皆因免費政策,管理粗糙的時松時緊,以至于違法占便宜而守法明顯吃虧,才是導致高速擁堵的根本原因。
一直以來云花品種權被國外壟斷、缺乏核心生產技術和標準。云南省農科院花卉研究所所長王繼華帶領團隊不斷創新,建立了全國領先的花卉資源育種、良種繁育、標準化生產、采用處理、示范推廣的研發體系,獲品種權和標準的數量和推廣應用均居全國第一,實現了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品種出口零的突破。“做科研要有鉆研創新的精神,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 這是王繼華的感悟,也是他的堅持。
看到問題,就要用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不能聞過則過,也不能避重就輕。“開炮”就要“動真格”,要有點“火藥味”,瞄得要準,打得要狠。
近年來頻現的扶老人問題直擊現代道德困境,有人說支付寶3元的“扶老人險”是一塊考驗“真道德”或“假仁義”的試金石。一個保險能否撫平幫人者的心靈創傷?

“我是一個成長于土地、收獲于土地的農民!與土地相親、與農民相親,是我一生的夢想,也是我從未改變過的人生坐標。”中國工程院院士、云南農業大學首席教授朱有勇說,“在我獲得的諸多榮譽稱號中,我最喜歡的是農民給我的稱號——農民教授”。他當年師從段永嘉先生攻讀碩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學問題是“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賴化學農藥控制病害不足百年,在幾千年傳統農業生產中,利用什么控制病蟲害?”正是對這個問題的思索與探究,開啟了他從事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病蟲害的研究,一輩子工作回答了3個科學問題:第一,確證作物多樣性時空優化配置是控制病害的新途徑;第二,揭示了作物多樣性控制病害的主要機理;第三,建立了一系列作物多樣性控病增產新技術并在國內外推廣應用2億余畝。
大關縣木桿鎮銀吉村黨總支書記程勇說:“人民賦予我們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近年來,村兩委提出“靠山致富,依畜增收”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發展黃柏、方竹、筇竹等經濟林木產業,成功開辦了一個磚廠和一個竹筍廠,成立了野豬馴養專業合作社,年出欄生豬2000余頭,存欄4000余頭,有效帶動群眾發展產業增收致富。今年以來,村兩委積極爭取民生資金200余萬元,為群眾辦了惠民利民實事13件。
片馬鎮位于瀘水縣西部的高黎貢山上,西、南、北三面與緬甸毗鄰。片馬鎮黨委書記胡建榮說,黨支部有沒有戰斗力,村干部有沒有威信,是一個村扶貧攻堅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組織強、百事興,扶貧帶黨建,黨建促扶貧,是鎮黨委長期堅持的一項措施。只有基層干部發揮表率作用,大家才會齊心協力,打好扶貧攻堅戰。老百姓相信你,才選你當村干部,這是榮譽,更是責任。“我們從實際出發,多想為民之利,多辦富民之事,真正為貧困村、貧困戶理思路、找出路。群眾就會跟你走,擰成一股勁。基層黨組織就有活力,產業發展就會更上一層樓,群眾生活就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