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摘 要: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是當前社會形勢下公安機關的重大任務。為此,必須以遵循黨的領導為根本原則、以實現人民利益為終極目的、以堅定理想信念為動力源泉、以完善制度機制為著力方向,其具體途徑包括,科學把握警務形勢、主動轉變警務理念、積極端正警務作風、充分整合警務資源、全面培育警務文化、持續增強警務動力。
關鍵詞:公安民警;公安工作;拒腐防變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5)24-0027-02
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公安工作的不斷發展是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結果,公安機關及公安民警在國家治理與社會管理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而社會轉型期中日益復雜的反腐形勢也給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1]。從時代背景出發,闡釋加強與發展此方面工作的基本理念,并論述加強與發展此方面工作的主要途徑。
一、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的時代背景
(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國家戰略背景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及相關決議,將我國社會主義法治事業提升至新的高度,相關法治建設必將迎來嶄新的局面,權力運行的各項制度與規范必將實現更深程度的法治化,具有濫用傾向的權力也必將被關進制度的籠子。公安機關的基本任務包括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治安秩序、保護公民的人身安全與合法財產、保護公共財產、制止與懲治違法犯罪行為等[2]。這就決定了公安機關具備的權力具有更大的威力與強度,相關權力尋租與權力濫用給國家與人民帶來的危害也必然更加嚴重。
(二)社會轉型矛盾凸顯的社會經濟背景
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方方面面的社會機制與管理制度都處于深刻變化之中。尤其是隨著改革的深入,社會中各種矛盾與糾紛層出不窮,社會矛盾凸顯,導致社會秩序維護工作與社會管理工作更加困難。社會轉型、矛盾凸顯的社會經濟背景,既給公安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形勢變得更加復雜與艱巨。不當利益的誘惑、利益關系的裹挾、權力機制的失衡、社會輿論的混亂等等,都可能成為導致公安民警腐敗現象發生的誘因。在此社會經濟背景中,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的加強與發展,尤其要注重堅持實事求是、統籌兼顧的基本思路,開展綜合治理,以機制建設帶動全局部署。
(三)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背景
實現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向。公安機關及公安工作在其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公安民警拒腐防變工作也必須遵循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精神穩步推進。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發展公安工作與堅持拒腐防變其實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在推進民主與法治建設漸進過程中,在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理模式中,在優化社會管理機制的必然趨勢中,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具有保障底線、夯實基礎的重要功能。因此,公安民警拒腐防變工作的加強與發展,絕不僅僅是公安機關內部的事情,而一定要將其置于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局中著眼與著手。
二、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的基本理念
(一)以遵循黨的領導為根本原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各項事業都必須始終遵循黨的領導,此為根本原則。對于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的加強與發展,也是如此。拒腐防變相關工作既是黨紀國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涉及我黨我國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因此,公安機關及相關部門在推進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始終按照各級黨委的部署與要求扎實推進,始終將黨提出的政策精神與具體要求銘記于心,在腐敗預防、腐敗治理、腐敗懲治、反腐機制建設等方面,全面落實相關精神與要求,充分實現黨與人民的意志。
(二)以實現人民利益為終極目的
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公安機關是人民民主專政的重要工具[3]。《人民警察法》第3條規定:“人民警察必須依靠人民的支持,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聯系,傾聽人民的意見和建議,接受人民的監督,維護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作為公安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多重維度的重要意義,但其終極目的還是在于充分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一點,在開展具體工作時須臾不可忽略。在建構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機制、推行相關措施的過程中,必須始終將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作為工作設計的終極目的,而不能落入形式主義、主觀主義、官僚主義等窠臼之中。
(三)以堅定理想信念為動力源泉
即便具備外部工作機制的有力約束及責任追究的高效落實,如果缺乏治理主體內心深處理想信念的支撐,那么其實際效果也必將大打折扣,且不可能獲得長遠效果。公安民警群體作為為人民服務的社會公仆,只有在內心深處對于黨和人民的事業抱有不可動搖的堅定信念以及遠大的崇高理想,才能在根本上消除腐敗墮落的欲望,才能將拒腐防變的要求主動貫徹到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廣大公安民警只有持續堅定理想信念,才能獲得為人民利益奉獻一生、永葆本色、拒腐防變的內在動力與不竭源泉。因此,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在根本意義上,還是要從堅定理想信念入手,實現“不想腐”的最終目標。
(四)以完善制度機制為著力方向
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必須以健全與完善相關制度機制為著手方向,持續推進相關制度機制的法治化、規范化與透明化,使暗箱操作及權力濫用無從發生、無處遁形。尤其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大背景下,相關制度建設與機制建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拒腐防變相關工作一定要緊緊圍繞制度機制的設計與落實全面推進,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使拒腐防變相關制度與機制形成一個系統化并具有極強執行力的行為規范體系。
三、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的主要途徑
(一)科學把握拒腐防變相關警務形勢
改革開放以后,計劃經濟體制逐步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整個社會加速轉型。進入21世紀后,隨著改革深入,各個層面的社會矛盾也凸顯出來,社會穩定與社會秩序的維護工作變得日益復雜[4]。這些都為公安民警的工作提出了挑戰,拒腐防變相關警務形勢也隨之復雜化。在當前階段,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的前提條件就是要科學把握相關警務形勢,在此基礎上對癥下藥、因地制宜,打破固有的陳舊觀念,實現與時俱進。
(二)主動轉變拒腐防變相關警務理念
我們應當深刻地認識到,在當前的社會轉型期,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一定要在警務理念方面實現深刻轉變。只有去除不合理的舊理念,牢固樹立與時俱進、切合實際的新理念,相關工作才會迎來新的局面。開展當前形勢下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首先需要樹立以人為本的警務理念。在經濟繁榮的社會氛圍中,將每個公安民警作為一個擁有正常生活需求與生活理想的人看待,不能一味強調奉獻與犧牲,還應兼顧其現實需要與生活愿景,使其發自內心地愛崗敬業、公正執法。其次,在拒腐防變相關工作中,要牢固樹立不斷學習、不斷進步的理念,不論是新技術、新知識,還是新法規、新規則,都要鼓勵公安民警積極進行學習,在積極向上的氣氛中使其遠離腐敗與變質。
(三)積極端正拒腐防變相關警務作風
警務作風表征的是在一定的公安工作環境與公安工作氛圍中多數公安民警自覺遵守的思維習慣與行為準則,其對于公安民警開展工作、為人處世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同時也是極為深刻的。腐化墮落等丑惡現象的發生,往往和特定工作環境中的不良作風與不良風氣息息相關。近年來被查處的很多貪腐“窩案”就與不良工作作風聯系緊密。因此,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必須積極端正警務作風。在警務作風建設中,要將為人民服務的工作宗旨、雷厲風行的反腐態勢及法治化、規范化的制度建設有機結合起來,使廣大公安民警始終銘記,選擇腐敗就選擇了對人民群眾的背叛,必然要接受黨紀國法的懲處,就一定會根據既有制度承擔嚴重的后果。
(四)充分整合拒腐防變相關警務資源
任何工作的順利推動,均無法脫離現實的客觀條件,均需要相應資源的充分投入。若想獲得實際效果,就必須充分整合并切實投入相關警務資源。在實際公安工作層面,應持續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尤其在警力配備方面,應采取各種措施進行綜合考量,除了遵循政府財政投入的傳統思路,還應著眼社會管理創新與市場化機制創新等新思想、新模式,積極探索,大膽開拓[5]。在提升廣大公安民警的工作待遇方面,也應不遺余力,使其工作收入與福利待遇保持在社會平均水平之上。從某種角度來說,偏低的福利待遇及困窘的生活境遇是誘發腐敗行為的重要因素。
(五)全面培育拒腐防變相關警務文化
文化對于人的影響往往是潛意識層面的,同時也是非常巨大的。就整體而言,加強與發展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離不開對于拒腐防變相關警務文化的全面培育。文化建設是一種軟性的力量,也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強大力量,決不可忽視其基礎性作用。在這方面,我們應首先繼承與發揚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廉政文化,深入挖掘其中有益成分與不朽精華,使秉公廉政的種子在公安系統中代代傳承。同時,要著力建設屬于我們公安民警自己的精神家園,形成與踐行人民公安特有的價值觀與職業觀,使公安民警的心靈有所歸屬,使公安民警的思想境界不斷提升,讓腐朽與墮落遠離人民公安事業,讓丑惡與貪婪在公安民警群體中難覓蹤影。
(六)持續增強拒腐防變相關警務動力
提及反腐,人們往往想到的是一些負面的情形,例如嚴刑峻法、法不容情、萬民唾棄、罪惡深淵等等。這些強制因素與高壓措施,自然也應成為有力推進公安民警拒腐防變相關工作的重要內容。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問題的另一個方面,就是怎樣激發與增強廣大公安民警積極主動踐行拒腐防變的內在動力。其實,拒腐防變是公安民警秉公執法、規范履職的另一層面表述。只要能盡職盡責、合法規范地開展警務工作,也就是同時實現拒腐防變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們有必要切實轉換思維,使拒腐防變成為公安民警的基本工作規范與激發工作熱情的工作導向。
參考文獻:
[1]徐健.完善拒腐防變體系是當前防治腐敗的必由之路[J].今日中國論壇,2013(9).
[2]于燕京.公安學基礎理論[M].北京:群眾出版社,2007:50.
[3]張建明.公安學基礎理論[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51.
[4]賀電.推進公安工作科學發展的思考[J].當代法學,2011(2).
[5]賀電,等.公安工作科學發展論要[M].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