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向縱深方面不斷進步,機關后勤管理工作必然面臨巨大變革,本文結合石河子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近年來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分析了目前我市機關后勤改革存在的一些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解決問題的一些思路,對推進我市機關后勤社會改革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后勤社會化改革;現狀分析;對策
1 機關后勤社會化改革的緊迫性
政府后勤工作是政府行政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服務政府機關行政工作的重要保障。但長期以來,我國政府后勤處于一種封閉式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環境當中,成為政府公共性支出的主要負擔,管理方式僵化、單一,效率低下,無法滿足政府機關市場經濟條件下的需要。這說明在市場化的競爭浪潮中,政府后勤還處于后勤發展的初級階段,不符合現代政府后勤管理的要求。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發布的《關于深化國務院各部門機關后勤體制改革的意見》指出:深化機關后勤體制改革,要堅持管理科學化、服務社會化的方向;加強機關后勤管理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建立和完善機關與后勤服務單位的結算制度;促進服務聯合,充分發揮現有服務資源,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機關后勤保障體制。經過 20 多年的社會化改革,將政府后勤服務機構轉入市場經濟軌道,改變了后勤服務模式,形成了經濟規模,創造出可觀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同時也加快了政府后勤部門職能轉變進程,提高了后勤服務效率和管理水平。然而,由于政府引導的后勤社會化模式在我國運作的時間較短,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都處于摸索階段,因此,對政府后勤社會化改革成果系統的進行總結,對出改革中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研究解決辦法,提出具體措施和探索發展新途徑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2 我市后勤機關存在問題分析
目前我市機關后勤管理體制改革存在的矛盾,既有改革過程中新舊體制轉軌帶來的沖突,也有政策制定滯后帶來無法可依的困局,綜合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體制落后。現有機關后勤服務體系是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建立和發展起來的,這種封閉福利型的機關后勤體系導致行政后勤工作盲目追求“大而全”,形成了龐大的機構體系和過多的人員隊伍,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很難提高,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方式扼殺了人們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性,。
(2)定位不清。現在的后勤單位為事業性質,具有管理和服務的雙重職能,既制定管理規章制度,又負責貫徹執行和具體實施。因此缺乏必要的社會競爭,缺乏有效的監管,容易導致公物私用、損公肥私現象的發生,造成國家財產的嚴重浪費。
(3)人力資源配置不當。我市機關后勤管理隊伍年齡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現有的人才管理模式缺乏合理的薪酬機制難以招聘、保留人才。
(4)內部管理機制不完善。目前的機關后勤改革不但要改革體制,而且要轉換機制,要從制度創新到機制轉換,從加強內部管理到改善外部環境,這才能從根本上改變落后現狀,加快向社會化和市場化過渡。
3 推進機關后勤管社會化改革的對策及建議
1、體制改革與服務機制改革并行
(1)促進后勤行政管理職能與服務職能的分離
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制定規則、監管調控、維護秩序;在政策規章制度的制定上要明確管理部門的職權,真正做到按章辦事、合理監督;后勤服務從后勤管理職能中分離出來,成立相應的服務機構,實行獨立核算,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變供給式服務為經營式服務增加了機關后勤服務單位的經濟責任。
(2)管理制度創新
目前我市機關后勤改革工作真正缺的就是先進的制度,即科學規范的內部競爭機制、激勵機制、利益機制、管理機制和約束制衡機制等,真正實現按勞分配,多勞多得,效率優先,兼顧公平。
2、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改變傳統政府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思維模式
社會化改革后,政府后勤管理逐步從傳統獨立的封閉管理,向集中統一管理發展,管理分工更加精細,管理內容日趨增加,管理范圍日臻擴大,在這樣的環境下,政府后勤管理對計算機信息技術的依存和需求也更加急切。
(1)信息化技術逐步替代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充分整合現有業務流程提升效益。增強政府后勤管理的合理性和及時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2)打造信息化平臺,延伸生產控制管理鏈條。重點在財務管理、政府采購、紀檢監察、節能減排等方面采用信息技術,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勞動效率和資產管理質量,進一步保障政府后勤事務管理科學化,推進“電子化后勤”進程。
(3)實現政務公開。信息化社會是透明社會,政府后勤工作要打破自我封閉管理模式,打造開放、透明的政府后勤,實現市場經濟的開放調節。
3、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和人才管理機制
優質的后勤服務是以高素質的后勤人員為基礎的,不斷加強后勤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思想進步、技術過硬的后勤隊伍是完成后勤工作的必要保證。
(1)通過靈活的人才管理機制,吸引有學歷、有能力、有水平、懂政策的人才充實到政府后勤部門,改善年齡結構和知識水平,使隊伍逐步轉向合理的年齡結構和運轉方式,形成良性循環。
(2)建立員工培訓機制,提高后勤人員隊伍的管理素質和業務素質,加強員工的崗前、在崗培訓等工作。在培訓工作中要明確培訓目標、豐富培訓內容,將崗位培訓的有效性與崗位職責緊密地聯系起來,激發人的內在動力和潛力,全面提高后勤人員的綜合素質。
(4)以科技創新為先導,大搞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增強后勤服務的科技含量,提高后勤服務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現代化程度,增加后勤服務的附加值,推動后勤產業發展。
機關后勤社會化改革需要有勇氣面對各種困難,從政府后勤部門職能轉變的大局出發,敢于打破體制障礙的條條框框,總結管理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新經驗、新問題,積極進行理論概括。進一步解放思想,不斷推動社會化改革理論創新和制度創新,引進市場競爭機制,大力發展和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和民營企業參與到政府后勤工作中來,向公共資源要效益,為不同階層和社會群體提供公共產品和優質服務。
參考文獻
[1] 陳兆豐.著眼于現代服務業努力開拓機關后勤服務管理科學發展新境界[J].中國機關后勤,2009(11):26
[2] 蘇京平、陳國忠. 以政府機構改革為契機深入推進我省機關事務管理體制改革[J].后勤改革研究,2009(3):5
[3] 梁湘,王俊玲.市場經濟下機關后勤保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 2010(25).
[4]《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7 號),2007年3月28日
[5]王明根,關于機關事務工作改革發展路徑的思考與實踐 《中國機關后勤》2009,(4).
[6] 上海市人民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上海市機關事務工作協會.上海機關后勤改革與發展論文集[M],2006 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