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志英,任艷萍,牟愛玲,蔡紅霞,劉麗娟
(酒泉衛生學校,甘肅 酒泉 735000)
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與臨床實際操作能力需求的差異性對比研究
喻志英,任艷萍,牟愛玲,蔡紅霞,劉麗娟
(酒泉衛生學校,甘肅 酒泉 735000)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醫療機構護理人員對護生就業應具備的實踐能力的需求,分析中等職業學校護理專業護理學基礎[1]、護理專業技術實訓[2]兩門主干課程的教學大綱、教學特點、知識體系和內容、教法和學法上的異同點,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更新教育理念,制訂貼近臨床實際需求的實施性教學大綱,開發和使用實用型校本教材,創新實訓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護生實踐能力,順利實現課程教學與臨床需求的零距離銜接。
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臨床實際操作能力
21世紀的護理教育已不僅僅是提高護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使護生更好更快地適應臨床工作。本課題組成員為了解臨床工作者對中職護生培養的需求,探討中等衛生職業學校強化實踐教學的有效途徑,實現護理實踐教學與臨床工作的零距離銜接,進行了相關調查研究,現介紹如下。
1.1 調查對象
酒泉市第一人民醫院、嘉峪關市人民醫院等13家“二甲”及以上規模醫院的護理臨床帶教教師和具有3年以上護齡的護理人員,有效的調查人數為588人,平均年齡31歲。其中主任護師1人,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87人,護師265人,護士234人。
1.2 調查方法
采用問卷式調查,由課題組設計問卷,發放時由病區護士長統一安排,調查人員解釋說明后發放問卷,填寫完畢后當場收回。共發放問卷614份,收回有效問卷58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5.8%。
數據經檢查、核對后錄入數據庫,采用SPSS11.5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1 生活護理項目在臨床護理中的需求程度及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見表1)

表1 生活護理項目調查統計結果
2.2 生命體征的維護項目在臨床護理中的需求程度及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見表2)

表2 生命體征的維護項目調查統計結果
2.3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項目在臨床護理中的需求程度及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見表3)

表3 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項目調查統計結果
2.4 診療技術項目在臨床護理中的需求程度及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見表4)

表4 診療技術項目調查統計結果
2.5 置管護理項目在臨床護理中的需求程度及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見表5)

表5 置管護理項目調查統計結果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分析,發現實踐教學項目中鋪備用床、鋪麻醉床、臥有病人更換床單、口腔護理、生命體征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測量)、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注射技術、輸液技術的臨床需求與護理學基礎、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要求基本一致,而部分項目的臨床護理需求與教學大綱之間出現脫節的現象。
3.1 臨床實際需求與現行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課程教學目標不統一
中等衛生職業教育的目的是培養符合社會、市場需求的人才,而我們在調查中發現,教材大綱與臨床需求不匹配,集中表現為:對于生活護理項目中的尸體護理技能40.31%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掌握,而護理學基礎教學大綱中只是要求學會;生命體征的維護項目中的體溫單繪制69.90%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熟練掌握,心肺復蘇項目50.00%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熟練掌握,而護理學基礎與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的要求與臨床需求不同;診療技術項目中的口服給藥法74.66%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熟練掌握,血液標本采集59.52%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熟練掌握,超聲霧化吸入69.22%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熟練掌握,而護理學基礎和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只是要求掌握、學會或者無要求,特別是血糖測定項目,護理學基礎和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均未做要求,而48.98%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熟練掌握;置管護理項目中的吸痰技術42.18%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熟練掌握,但護理學基礎和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要求是學會和熟悉,洗胃法40.14%的臨床護理人員要求掌握,但護理學基礎和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要求是學會和沒有要求。因此,按照教學大綱的設置,往往可能導致護生上崗后不能順利適應臨床工作崗位需求。
不同平面上的支撐油缸分布如圖5所示,其中,XOZ平面和YOZ平面各由4個支撐油缸調控。當豎井掘進機發生偏斜時,其任意偏斜量均可分解為XOZ平面和YOZ平面上的分量,各平面上的偏斜分量通過控制該平面的4個油缸進行糾正。
3.2 護理學基礎與護理專業技術實訓相同實踐教學項目教學目標不統一
在對護理學基礎和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的對比過程中發現,兩門課程中相同實踐教學項目的教學目標要求不一致,如生活護理項目中尸體護理教學要求不統一;生命體征的維護項目中體溫單繪制、心肺復蘇教學要求不統一;診療技術項目中口服給藥法、藥液抽吸、皮下注射、靜脈注射、血液標本采集、超聲霧化吸入教學要求不統一;置管護理項目中吸痰、氧氣吸入法、鼻飼護理、女病人導尿術、洗胃法教學要求不統一。護理學基礎的教學過程是指導護生能夠領會護理基本概念、護理原理,解釋護理現象,深刻理解護理基本理論,進而理論聯系實際,在整體護理觀的引領下掌握護理相關實踐操作技能。其中對實踐技能方面的要求分為熟練掌握、學會2個層次,熟練掌握是指能獨立、正確、規范地完成護理常用技術操作,學會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較為簡單的護理操作。護理專業技術實訓全部為實踐教學,是在完成了護理概論與護理技術及內、外、婦、兒等專科護理學習后,為加強護生動手實踐能力及其他綜合能力培養而設置的。教學要求分為熟練掌握、掌握、熟悉3個層次,熟練掌握指綜合、靈活地運用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掌握指能獨立、正確、規范地完成護理常用技術操作;熟悉指能正確完成護理常用技術操作。由此可見,兩門課程中對實踐技能部分的要求不一致,護理教師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對教學目標無法確定。
3.3 《護理學基礎》與《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材中相同要點內容不一致
《護理學基礎》教材中呼吸的記錄從10次/分鐘至40次/分鐘,在體溫單上用一小格表示:2次/分鐘是用藍色筆繪制“○”,相鄰兩次呼吸用藍線相連,描記曲線。《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材中呼吸的記錄是用黑色筆繪制“○”,相鄰兩次呼吸用黑線相連,描記曲線。如靜脈注射技術進針時針頭與皮膚角度在《護理學基礎》教材中的描述是15°~30°,在《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材中的描述是20°;再如超聲霧化吸入關機更換冷蒸餾水的前提在《護理學基礎》教材中的描述是水槽內水溫超過60℃,在《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材中的描述是水槽內水溫不能超過60℃。諸如此類內容不一致的情況仍有多處,使教師在教學中難下定論。
對臨床護理工作者的調查給我校中職護生培養帶來了啟示,建議制訂貼近臨床實際需求的實施性教學大綱,開發和使用實用型校本教材,創新實訓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護生的實踐能力,順利實現護生培養與臨床需求零距離銜接,滿足醫院及病人對護士較高素質的要求與期望。
4.1 制訂貼近臨床實際需求的實施性教學大綱
護理學基礎確定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求為標準的培養目標。鑒于以上的調查結果,在實際授課過程中,護理專業教師應緊密聯系臨床工作崗位實際需求,制訂出適合我校護生特點的實施性教學大綱,并在實際教學中貫徹執行。對于調查結果不一致的實踐內容,要組織臨床護理專家、專業教師進行統一修訂,更新內容,以適應臨床需求。如血糖測定技能,據調查,發展中國家糖尿病的患病率迅速升高,我國目前有約3 000萬的糖尿病病人,居世界第二位[3]。對于糖尿病病人最好的治療辦法就是控制血糖,這就需要監測血糖,但護理學基礎與護理專業技術實訓教學大綱對這一實踐項目未做要求,所以為了和臨床接軌,在護理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臨床血糖測定技能的培養。為使護生畢業后能順利開展臨床工作,其他臨床需求程度高的項目應在新修訂的教學大綱中靈活調整,加大實踐教學力度,同時做好各專業課程的銜接。
4.2 開發和使用實用型校本教材
基于以上調查分析,目前在使用的教材與臨床需求出現脫節現象、課程相關內容教學目標不一致及教學內容不統一的情況下,建議大膽開發和使用貼近臨床的實用型校本教材。可以抽調臨床經驗豐富的帶教教師和有豐富教學經驗、熟悉本學科當前使用教材及教學大綱、對本學科教學方法與教學理論有較高研究水平、掌握一定考試理論和方法、責任心強的任課教師承擔校本教材的編寫工作。需要對現行教材做統一修訂,查漏補缺,制訂出符合護生特點、適應臨床需求的授課教材,使教材與臨床接軌,讓教材真正服務于教學,讓教學真正服務于臨床,促進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4.3 創新實訓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護生的實踐能力
近年來,由于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臨床教學資源出現短缺情況,對護生熟練掌握護理技能操作有一定影響。另外,傳統的護理學基礎實踐教學一般采用教師示教—護生模擬練習—教師指導3個階段的教學模式,護生機械模仿教師操作[4],嚴重制約了護生的靈活性及個性思維的發展,忽視了護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提高護生的實踐技能,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仿真練習、階段練習、醫院見習與實習一體化實踐教學系統,在評判性思維的指引下完成理論指導實踐的順利過渡。在實踐教學方法和手段上大膽創新,教師可結合校內實訓基地高端多功能模擬人實現情景教學、案例教學、多媒體教學[5]、角色扮演,也可將人文教育融入護理實踐教學當中,充分調動護生的學習興趣,切實加大實訓力度,提高實訓效果[6]。勇于創新和大膽應用立體交叉式教學手段,讓護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新技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實踐技能,順利完成護生培養與臨床需求零距離銜接。
[1]李曉松.護理學基礎[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2]張美琴.護理專業實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3]金中杰,林梅英.內科護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4]周葵.護理學基礎實驗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08,26(23):88-89.
[5]李天天.護理學基礎實訓教學方法與展望[J].天津護理,2010,18(3):167-168.
[6]任艷萍.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學基礎強化實踐教學有效模式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4,32(2):106-108.
G526.5
B
1671-1246(2015)10-0102-03
甘肅省2012年度教育科學規劃課題“中等衛生職業教育護理學基礎強化實踐教學研究”([2012]GSGXG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