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軍,高幼霞,韓國浩,張 琳
(1.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白銀 730900;2.白銀市白銀區王峴鎮計劃生育服務所,甘肅 白銀 730900;3.白銀市白銀區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站,甘肅 白銀 730900)
白銀市成年人吸煙及控煙情況調查
張顯軍1,高幼霞2,韓國浩3,張 琳1
(1.白銀市第二人民醫院,甘肅 白銀 730900;2.白銀市白銀區王峴鎮計劃生育服務所,甘肅 白銀 730900;3.白銀市白銀區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站,甘肅 白銀 730900)
白銀市;成年人;吸煙;控煙
吸煙與多種癌癥、心血管、內分泌及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目前全球每年有600多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1],到2030年,煙草將成為致死和致殘的第一位因素[2]。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煙草生產國和消耗國,據統計,2005年我國≥40歲人群中有673 000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其中因呼吸系統疾病死亡的人數為195 800人,占同年與吸煙有關疾病死亡人數的29.1%[3]。2011年報告顯示,中國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與吸煙有關的疾病,每年因被動吸煙而導致的死亡人數超過10萬人[4]。由此可見,與吸煙有關的疾病所致死亡在所有死亡中占有重要地位。本研究的目的是為了了解白銀市成年人的吸煙狀況、對煙草危害的認知情況、戒煙方面的知識、控煙能力等,進而進行戒煙知識的培訓和煙草危害的宣傳,提高全社會的控煙能力,減少煙草危害,并為各級政府部門制定有針對性的控煙政策或改進已有的控煙措施提供依據,現介紹如下。
1.1 對象
利用“生殖健康進家庭”活動,以家庭為單位發放調查問卷,對每個家庭的已婚育齡婦女及其丈夫進行調查。將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白銀市各地區長期居住的成年人作為調查對象。入選標準:所有白銀市長期居住的已婚育齡婦女及其丈夫。排除標準:臨時在本地居住的已婚育齡婦女及其丈夫。
1.2 調查方法及內容
根據本次調查的主要目的設計調查問卷,采用一對一調查方式進行。分別對調查對象的一般情況、個人吸煙情況、煙草危害認識程度、戒煙意愿、戒煙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等進行調查。在本次調查問卷發放前,由調查員組織各地區負責人對問卷填寫進行培訓,然后由地區負責人召集員工進行集中講解。問卷回收時,由各地區調查員對問卷進行審核,剔除不合格問卷。調查員、各地區負責人及員工均為醫生。
1.3 判斷標準[5]
吸煙者是指一生中連續或累積吸煙6個月或以上者;現在吸煙者是指符合吸煙者條件,調查時仍在吸煙者;戒煙者是指曾經每年吸煙至少6個月以上,調查時已經連續3個月不吸煙者。
2.1 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以家庭為單位發放問卷,共發放29 619份,收回有效問卷28 43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6.00%,共計56 746人。按性別分別統計,其中男28 311人(城鎮17 785人,農村10 526人),女28 435人(城鎮19 370人,農村9 065人);年齡20~60歲,平均42歲。本地區總吸煙率為33.23%,男性吸煙率為64.49%(18 258/28 311),女性吸煙率為2.10%(597/28 435),見表1。各地區吸煙人群的年齡構成見表2。被調查的吸煙者中46.00%有戒煙打算,成功戒煙的人數為218人。

表1 被調查人群的吸煙情況

表2 各地區吸煙人群的年齡構成
2.2 吸煙原因統計(見表3) 18 855名吸煙者中,吸煙主要原因包括(可多選)緩解工作壓力(37.3%)、習慣(62.7%)、環境(28.5%)、社交應酬需要(55.4%)、煙草依賴(13.4%)、吸煙是一種時尚(1.7%)、其他因素(7.9%)。調查結果顯示,習慣和社交應酬需要為吸煙的最常見原因。

表3 吸煙原因統計[n(%),人]
2.3 吸煙者對煙草危害和戒煙相關知識的了解情況
18 855名吸煙者中,2 206人(11.7%)能說出5種以上吸煙誘發的疾病;7 467人(39.6%)知道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尼古丁成癮性疾病;1 226人(6.5%)知道戒煙藥物;13 990人(74.2%)愿意戒煙,3 450人(18.3%)認為沒必要戒煙,6 675人(35.4%)認為需要幫助才能戒煙。所有受訪者均知道二手煙有危害。
3.1 吸煙的危害
吸煙能誘發肺癌、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性功能障礙、骨質疏松、膀胱癌、早產和胎兒畸形、脈管炎、消化性潰瘍及腫瘤、女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等疾病。2005年世界衛生組織制定《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是為了推動煙草控制全球化。控煙的宣傳教育在我國開展已有多年,各地也采取了積極的控煙措施,但效果并不令人滿意。本次調查利用“生殖健康服務進家庭”活動是為了資源共享、減少人力投入,且已婚育齡婦女及其丈夫年齡在20~60歲之間,更具代表性,能夠反映本地區的吸煙狀況。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白銀市成年人吸煙率為33.23%,其中男性吸煙率為64.49%,女性吸煙率為2.10%,與楊功煥[6]2010年的調查相比,男性吸煙率高于其調查的52.9%,女性吸煙率低于其調查的2.4%。姜垣等[7]2004年的調查顯示,中國醫生的吸煙率男性為45.0%,女性為1.3%,遠遠高于2005年王辰和肖丹報道的北京朝陽醫院全院職工吸煙率11.3%。醫務工作者對煙草危害、控煙措施、戒煙知識更加了解,吸煙率較普通人低。白銀市是一個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們受教育水平較低,經濟發展滯后,導致本地區吸煙率高。這說明控煙形勢十分嚴峻,有必要加大宣傳力度,制訂切實可行的控煙措施,提高居民的控煙意識,有效促進全社會積極參與控煙工作,把整個社會建設成無煙社會。
3.2 吸煙原因分析
本次受訪的吸煙者中,男性數量明顯多于女性(P<0.05),這一現象主要是中國傳統文化觀念造成的,女性吸煙未得到中國社會的普遍認可。從地區分布來看,農村男性吸煙率高于城鎮(P<0.05),農村女性吸煙率低于城鎮(P<0.05);從年齡分布看,20~40歲人群的吸煙率最高。分析原因可能是城鎮接觸到的控煙宣傳更多,對煙草危害的認識更全面;公共場合禁止吸煙;農村居民文化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健康觀念淡薄,對吸煙危害認識不足;城鎮女性更追求時尚;年輕人社會交往多,受周圍環境影響大,更重視傳統的“煙文化”在社會交往中的作用;隨著年齡的增大,受各種疾病困擾,戒煙者增多。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交往增多、經濟條件改善、生活節奏加快、思想壓力增大、思維方式轉變等,吸煙的原因增多,主要有習慣、緩解工作壓力、環境影響、社交應酬需要和煙草依賴等,也有部分人員將吸煙作為一種時尚。彭單伊等[8]報道指出,大多數人吸煙最主要的原因為緩解工作壓力。
在吸煙危害的認識方面,大部分被調查人員認為主動吸煙及被動吸煙與肺部疾病相關,其次為心血管系統疾病,而對吸煙與其他疾病關系的認識嚴重不足,大部分吸煙者對吸煙與骨質疏松和膀胱癌相關持反對意見;能夠說出5種以上吸煙誘發的疾病的人只占11.7%;絕大部分吸煙者不認為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疾病,不知道戒煙藥物;部分人認為沒有必要戒煙,也沒有戒煙的打算;部分人擔心戒不掉反而增大煙癮;部分人認為戒煙會誘發疾病和增加體重。
3.3 預防措施
吸煙與年齡、性別、習慣、周圍環境、經濟狀況、文化程度、工作性質等有關。只有讓大家都知道煙草危害,才能降低吸煙率。另外,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高復發性疾病,需要聯合心理、行為、藥物等綜合治療模式,才有可能緩解戒斷癥狀,降低復吸率。動員全社會參加戒煙培訓,通過對戒煙藥物、戒煙技能和控煙政策的深度掌握,建立完善的戒煙服務體系。推廣文明的社會交往,緩解工作壓力,營造無煙環境,改變不良習慣,提高全社會的文化程度,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鼓勵吸煙者戒煙,拒絕吸煙這種不健康的行為方式,提高社會戒煙成功率,改善我國的控煙現狀。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2]衛生部履行《煙草控制框架公約》領導小組辦公室.2007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創建無煙環境,享受健康生活[J].中國健康教育,2008 (12):934-939.
[3]Gu D,Kelly T N,Wu X,et al.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smoking in China[J].N Engl J Med,2009(360):150-159.
[4]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2011年中國控制吸煙報告——全面推行公共場所禁煙[R].2011.
[5]石薈,徐浩,白沖,等.2010—2012年上海市醫院工作人員吸煙及控煙狀況調查[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6):421.
[6]楊功煥.2010全球成人煙草調查(中國報告)[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11.
[7]姜垣,魏小帥,陶金,等.中國六城市醫生吸煙狀況[J].中國健康教育,2005(6):403-407.
[8]彭單伊,周俊豪,陳虹,等.重慶市呼吸專業醫生吸煙狀況及控煙知信行調查[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85.
R195
B
1671-1246(2015)10-01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