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久祥 魏叢 楊文婧
我國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文/張久祥1魏叢2楊文婧2
(1.河北經貿大學;2.河北工程技術學院河北·石家莊)
[提要]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有助于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特別是在我國二產向三產升級的過程中,如何發展好生產性服務業顯得尤為重要。本文采用計量分析方法,對生產性服務業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進行實證研究,以期為政府部門制定產業政策提供參考。
生產性服務業;經濟增長;實證研究
收錄日期:2015年4月16日
近年來,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生產性服務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結合國家統計局1994~2013年統計數據,我們發現生產性服務業占GDP的比重呈現曲折發展的態勢。2000~2005年受4萬億投資的影響,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而自2005年至今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有利影響,生產性服務業占GDP的比重由16.61%上升到了20.48%,顯示出快速發展的態勢。目前,我國生產性服務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因此研究我國生產性服務業與GDP的關系,并由此提出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相關建議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國外對生產性服務業的研究較早。如Marshall等(1987)對生產性服務業進行了定義和分類,并在現有研究基礎上對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進行了檢驗。Herbert&Michael(1989)對加拿大及一部分經合組織成員國1947~1984年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結果均顯示,戰后發達國家經濟的增長主要來自于生產性服務業。正如Juleff(1996)指出,哥倫比亞企業所創造價值有67%來源于服務部門,只有16%來源于制造業和資源部門。國內對于生產性服務業的研究也與日俱增。姚耀等(2006)比較分析了不同服務業對于上海市經濟增長的貢獻,得出生產性服務業對上海市GDP貢獻最大。趙成柏(2008)研究了江蘇省生產性服務業對GDP的影響,發現江蘇生產性服務業對GDP和產業結構合理化有很大的助推作用。李小慶(2011)通過多元回歸和格蘭杰檢驗,得出安徽的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及金融業的增長與GDP增長顯著正相關,從而表明生產性服務業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
在時間序列分析方面,國內學者使用的數據普遍比較陳舊。這些陳舊數據的解釋能力在當今來看值得商榷,特別是在考慮到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階段以及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的口徑和分類在歷年中變動較大的情況下,這些數據的說服力就更讓人懷疑。此外,現有的文獻大多針對某省某地區進行分析,而從全國的視角進行分析的文獻還很少見。因此,我們有必要從全國的角度分析生產性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
鑒于國家統計局把信息與傳輸、軟件與計算機服務等、商業服務與租賃服務、科學研究合作、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等生產性服務業與部分社會性服務業歸為“其他”,從而使得以上生產性服務業的數據無法獲得。因此,基于數據統計口徑的一致性以及數據本身的經濟解釋能力,本文只研究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批發零售業、金融服務業三個部分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筆者選取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我國1994~2013年共20年的經濟統計數據。以1978年為基期,利用GDP平減指數對20年的數據進行不變價格處理。
本文選取GDP為被解釋變量;選取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批發零售業和金融服務業增加值為解釋變量,分別用X1、X2和X3表示。
(一)對數化處理:利用eviews6對數據進行分析,發現數據呈現指數增長。為消除異方差、減少數據波動,分別對變量GDP、X1、X2和X3進行對數化處理,用LnGDP、LnX1、LnX2和LnX3表示。
(二)平穩性檢驗:ADF檢驗法。LnGDP與LnX1、LnX2和LnX3各序列均為二階單整序列,即I(2)。則他們之間可能存在穩定線性關系,具備建立協整模型的前提條件。
(三)模型建立:由于數據為二階單整,因此可以考慮采用E-G兩步法進行協整分析。建立模型為:
LnGDP=C+αLnX1+βLnX2+γLnX3+ε
利用eviews6進行最小二乘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模型整體擬合度很好,通過了F檢驗,但LnX2和LnX3未通過t檢驗,由此考慮模型存在多重共線性。
(四)多重共線性檢驗:發現三個解釋變量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因此采用逐步回歸法對模型中的自變量進行剔除。
(五)逐步回歸法分析:首先確定基準解釋變量,然后分別做LnGDP與LnX1、LnX2和LnX3的回歸,結果表明,LnGDP用LnX2解釋所得的回歸方程擬合優度最高(R2=0.992394),故選擇第二個方程。在模型二的基礎上逐步將其他解釋變量加入進行回歸。LnX3加入模型后,回歸方程中的兩個解釋變量不能通過t檢驗,考慮剔除。剔除后的回歸模型LnGDP=C+αLnX1+ βLnX2+ε,進行回歸分析,則回歸方程為:
LnGDP=2.781126+0.365997LnX1+0.61701LnX2+ε
(六)殘差檢驗:由線性回歸方程可知殘差序列為:
ε=LnGDP-2.781126-0.365997LnX1-0.61701LnX2
我們發現P值為0.0258<0.05,即殘差序列不存在單位根,線性回歸方程具有協整關系。由于該模型的目的是檢驗生產性服務業對GDP的長期影響作用,故不再進行誤差修正模型的分析。
(七)格蘭杰分析:為進一步檢驗LnX1、LnX2是否顯著的影響LnGDP,筆者進行了格蘭杰檢驗。檢驗結果中表明,LnGDP與LnX1沒有格蘭杰因果關系,表明交通運輸郵政倉儲對GDP沒有顯著影響,反過來,GDP的增長也沒有拉動這些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而LnX2是LnGDP的格蘭杰原因,表明批發零售業對GDP的增長有推動作用,但LnGDP不是LnX2的格蘭杰原因,表明GDP的增長對拉動批發零售的作用不顯著。
至此,估計出的模型為:

從模型中可以看到,交通郵政倉儲業每增長1%,GDP相應增長約0.366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每增長1%,GDP相應增長約0.617個百分點。結合格蘭杰分析結果,生產性服務業中的交通郵政倉儲業對GDP有一定貢獻,批發零售業對GDP的帶動作用明顯,這也充分說明當前我國批發零售業發展較為成熟。此外,我們還看到生產性服務業中的金融業沒能加入到模型當中,而從經濟學理論和發達國家的發展實踐來看,金融業的發展對經濟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出現這一矛盾的原因恰恰是由我國金融業相對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的滯后性造成的,因此我國應大力發展金融業,使金融業在助推經濟發展中起到應有的作用。此外,信息與傳輸、軟件與計算機服務等、商業服務與租賃服務、科學研究合作等生產性服務業由于無法獲得詳細的數據,沒有加入到模型中,這是本文的一個缺陷。■
F71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