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瓊:這個夏季你都做了什么?當演出季結束后,人們紛紛跑去度假或是去參加夏季音樂節、夏令營。
小薇:我暢享了一番夏季藝術節的活動,尤其體驗了一把由上海交響樂團主辦的上海夏季音樂節(MISA)。
小瓊:今年夏季音樂節的閉幕演出上有歌劇內容!今年已是田浩江領導的isING!國際青年歌唱家藝術節舉辦的第五屆。從去年起,這個項目移至蘇州,與上海近在咫尺。本年度,40多位年輕歌唱家參加了這個項目,在上海交響樂廳呈現了50分鐘的中外聲樂作品演唱。
小薇:歌劇詠嘆調或歌曲重唱,以音樂會的形式通過精心的編排,就連流行歌曲也可以放在一起演唱(只要管弦樂的編配夠藝術化)。我聽說這場音樂會相當成功。
小瓊:能夠做到融匯中西聲樂曲目的編排,本身就是一門藝術。isING!成立的初衷,是為幫助那些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西方年輕歌唱家,前來中國進行國際交流并獲取學習經驗(在夏季前來中國學習生活):國外的歌唱家可以學習一些中國的藝術歌曲或歌劇唱段,中國的歌唱家們則可以有機會得到國際聲樂藝術指導的提點,今年的聲樂指導是邁克爾·西爾維斯特(MichaelSylvester)。有別于僅僅站立演唱,歌劇演唱需要有戲劇性的表演。今年,國際著名導演、戲劇表演指導馬修·巴克萊(Matthew Ba relay)前來蘇州對學員們進行表演方面的訓練。我向你保證,鄧麗君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已被改編成二聲部的女聲合唱。所有曲目都有一定的肢體動作在舞臺上展現。
小薇:有沒有純歌劇曲目的演出?
小瓊:王云鵬,是從isING!中走出的、目前最著名的校友,他從法國飛回來為演唱《茶花女》中阿爾芒最著名的詠嘆調。其他學員也演出《拉美摩爾的露契亞》、《燕子》《蘭斯之旅》中著名的四重唱、六重唱等。
小薇:他們演出了哪些中國藝術歌曲?
小瓊:演出中包含有冼星海的《黃河怨》、施光南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印青的《天路》等。歌曲都是串聯起來的。所有這些的安排設計都是非常巧妙的,因為在聽過幾首中國歌曲之后,你的情緒將會漸漸過渡到多尼采蒂、普契尼、羅西尼的西方歌劇上。于此同時,你的情緒點也逐漸從歡欣轉為了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