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寧辰

對慈善領域的投入,被何巧女視為“覺醒和行動”,即便在目前以男性企業家為主的慈善家陣營里,她的一系列慈善動作也算得上是“重量級”
何巧女的財富視野和目標再一次升級,這從她最近頻頻出手的商業及慈善動作可見端倪。
在2015年8月8日東方園林遷址慶典上,東方園林投資控股集團董事長何巧女宣布未來集團的宏偉藍圖為“心系地球”,版圖覆蓋生態環保、文旅、互聯網+、醫療、保險等五大板塊。她雄心勃勃地計劃,“3至5年內,東方園林生態股份的市值將達1000億。至多10年,打造5個不同領域的千億市值公司。”
在慈善領域,雖自謙為“學生”,但何巧女的慈善標桿已向比爾·蓋茨看齊。今年她與比爾·蓋茨及另外幾位企業家,共同捐贈設立了中國慈善公益學院。
按照目前所持股份,何巧女身價超過百億。在福布斯中國商界女性排行榜上,2014年她名列第17位,同年,在胡潤全球白手起家女富豪榜上她排在第23位。但顯然,在慈善戰略上,她已經迅速拉開了與其他女性企業家的距離。即便在目前以男性企業家為主的慈善家陣營里,她的一系列動作也算得上是“重量級”。
2012年11月底,何巧女在北京民政局注冊成立了“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巧女公益基金會”),性質為非公募,原始注冊基金為500萬元。何巧女對這個基金會寄予厚望,基金會致力于助學扶老、扶困濟貧、支持和促進城市鄉村生態環境改善和公共設施的建設,帶有何巧女強烈的個人情懷和社會使命感。基金會秘書長為她的姐姐何巧玲。
在基金會成立之前,何巧女就曾多次在教育、扶貧等社會領域熱心捐贈。2011年,她捐資2000萬,在北京大學設立“東方園林生態城市講席教授基金”。同年,一位外來民工在何巧女的故鄉—浙江武義勇救落水青年,在當地傳為佳話。得知消息的何巧女親自致電家鄉,捐資100萬設立見義勇為基金,后續又捐贈2000萬分別成立教育基金和老年人關愛基金。
成立巧女基金會同年,恰逢何巧女母校北京林業大學建校60周年,作為第一個在園林學院設立獎學金的校友,何巧女再度捐贈4000萬元,用于學校及園林學院的科研和師資建設。
成立基金會前后,正是何巧女在商業上進行全面戰略轉型與升級的階段。從跟隨父親賣盆栽起步,20多年間,何巧女穩步打造了“中國園林上市第一股”、“全球景觀行業市值最大的公司”。取得輝煌的商業成績后,她沒有安于現狀,而是帶領公司進行第二輪創業,以期成為“全球景觀生態行業的持續領跑者”,并在多個領域全面推進生態戰略。
何巧女所從事的景觀園林建設行業,與生態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她自身也非常關心生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認為“資金來源是目前制約水治理、土壤修復的一大瓶頸”,因此生態金融大有可為。她構想,“金融學者、環境學者、政府和企業四劍合壁,利用金融這根杠桿,完全可以撬動地球走上綠色發展之路。”
2014年,北京巧女公益基金會與中國人民大學簽署捐贈協議,五年內巧女公益基金會將陸續捐贈2500萬元,支持設立中國人民大學生態金融研究中心,這也是中國首個生態金融智庫。
了解到馬云發起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何巧女感到自己在生態環境保護的這條路上“并不寂寞”,“我知道馬云的影響力,他會帶動一大批企業家關注環保。”
何巧女對夢想的追求有一種忘我的激情,在目前的二次創業中,她比以前更加從容、自信,并且時刻感受“自己的生命正在優雅綻放”。多年的企業家生涯帶給她多元有效的戰略方法,在一次演講中她坦言,“我們知道怎樣插上金融的翅膀、互聯網的翅膀。我們知道怎樣做并購,也知道怎樣使企業內生性地發展,我們不僅知道吸引人才,我們還知道怎么樣讓大家擁抱共同的理想和使命。”
而在慈善領域的投入,被何巧女視為“覺醒和行動”。和比爾·蓋茨的接觸和交流,給了她很多啟發,讓她看到一位企業家在商業成功之后,依然具備的無限可能性和社會創造力。“比爾·蓋茨是當今世界上最成功的企業家,同時也是最偉大的慈善家,他不僅自己做慈善,而且帶動各國企業家一起參與慈善。”
在和比爾·蓋茨一起做慈善的過程中,她記得蓋茨對她說的話,“世界上有一些事情是政治家可以解決的,有一些事情是企業家可以解決的,有一些事情是只有慈善家才可以解決的。當政治家、企業家和慈善家都共同努力的時候,才能讓世界更加美好。”
何巧女打算把公益慈善事業,作為自己后半生的“主要工作”,持續進行學習和研究。今年早春時她給東方園林的員工寫了一首小詩:《善良的種子》,從中可看出她的期待。
一顆善良的種子,
種在每個人的心里就會開出歡喜的花朵,
結出智慧的果實。
一顆善良的種子,
種在企業的土壤里就會開出成功的花朵,
結出恒久的果實。
讓我們在美好的春天里播下善良的種子,
共同澆灌,
長出快樂職場,成就善良東方永流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