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微 吳蓉蓉 黃偉平


[摘要] 目的 探討個性化護理模式對男性泌尿外科患者圍術期生理應急和滿意度的影響。 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0月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圍術期男性泌尿外科患者12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實驗組患者采取個性化護理,對照組患者采取普通護理。于干預前后對兩組患者分別進行焦慮自評量表(SAS)測評,心率和血壓監測以及患者滿意度調查,分析并比較兩組結果。 結果 ①干預后,實驗組SAS得分為(46.21±5.49)分,與干預前[(64.83±9.25)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與對照組[(59.12±7.32)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②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心率為(76.3±8.4)次/min,明顯小于對照組患者[(85.7±8.7次/min)],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③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為85.0%,明顯優于對照組(46.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④實驗組患者在術后的疼痛評分為(4.3±1.2)分,對照組術后疼痛評分為(5.9±1.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結論 個性化護理模式已經在男性泌尿外科疾病圍術期護理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可以在臨床護理中廣泛推廣。
[關鍵詞] 個性化護理;泌尿外科;SAS量表;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5)09(b)-0142-05
個性化護理模式在中國引入較晚,是一種人文關懷與個人特點相結合的私人訂制式的護理方式。由于中國醫療人群龐大而醫護人員有限,個性化護理模式并沒有得到大量推廣。在過往的研究中,有研究表明,個性化護理在腹部外科手術的圍術期護理中效果良好[1]。個性化護理模式更是在陰莖離斷外傷患者的圍術期護理中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2]。而在有關泌尿外科疾病的圍術期護理中加入個性化護理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見。本研究旨在于探索個性化護理模式對泌尿外科患者圍術期生理應急和滿意度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2014年10月于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就診的男性患者中篩選符合標準的患者納入研究。篩選標準[3]:年齡30~70歲,所患疾病需要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受教育程度足夠閱讀和理解實驗所需調查問卷,無其他影響性疾病。經過篩選,共納入符合標準的患者120例,年齡32~68歲,平均(52.17±5.07)歲。120例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60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等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進行傳統護理干預,包括檢測心率、血壓以及圍術期中傷口復原情況和普通護理措施。
1.2.2 實驗組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個性化護理干預,也就是在傳統護理干預的基礎上,通過對患者家庭情況和個人背景的了解,根據患者的病情對其進行人性化的心理疏導。重點在于增加患者的自信心,通過心理干預讓患者從被動護理轉為主動積極的配合治療。通過改善病房環境和交流,讓患者心情放松,有利于疾病的恢復。具體如下:
1.2.2.1 入院宣教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做自我介紹,并向患者講解醫院環境與病區情況,醫務人員情況,講解相關疾病知識。對于那些尚不知道自己已經得了惡性腫瘤的患者,應進行嚴格的保護性護理與治療。對于已經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的患者,可分為2種情況:①性格開朗,正視疾病者,影響其介紹該怎樣配合手術,提高療效;②性格內向,缺乏信心的患者,應耐心向其講解手術方法及手術的必要性,本病的治療新進展,取得的良好療效,幫助其戰勝恐懼焦慮心理。
1.2.2.2 基礎護理 了解患者的不良嗜好。有吸煙習慣的要勸其戒煙,有胃病肝病的患者要多進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術前3 d開始讓患者練習咳嗽排痰,在床上大小便。行腹腔根治術的患者,應在術前晚留置飲食,次日早晨用溫肥皂水灌腸排便。行回、結腸改道代膀胱的患者,應在術前3 d采取高維生素、高熱量無渣流質飲食,并服用腸道抗生素,每晚用溫肥皂水灌腸,術晨灌腸并放置胃腸減壓管。
1.2.2.3 心理護理 患者入院后,生活環境與入院前有了很大差別,易出現心理落差,產生恐懼、孤獨、焦慮等心理,護理人員應及時和患者進行溝通,安慰、勸導患者,使其主動配合臨床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根據患者的疾病類型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及用藥知識的健康宣教,強調積極配合治療的必要性與重要性,使患者掌握配合治療、飲食禁忌等方面的知識。
1.2.2.4 手術環境 保持手術環境溫度為22~25℃,濕度50%~60%,需要輸注的液體先放置于40℃恒溫箱內保存。對患者進行操作時,要先進行提示,保證手術全程的心理支持及環境支持。術后,應告知患者手術結果,并送上衷心的祝愿。
1.2.2.5 疼痛護理 通過放松療法,使患者以積極健康的態度對待疼痛,消除患者因認知錯誤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告知患者只需忍耐幾天的切口疼痛就能恢復健康,對于疼痛劇烈的患者,也可以給予適量止痛藥物。要保持引流的通暢,導管長度適宜,固定得當,避免因過度牽拉導致患者疼痛。此外,還可以使用軟枕幫助患者獲得正確的睡姿與體位,避免患者背部僵硬或背痛。
1.2.2.6 家庭支持 家庭支持對患者具有很大的作用,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好家屬工作,使患者家屬對患者起到有效的支持作用,使患者得到安慰,擺脫不良情緒,增強戰勝疾病,快速康復的信心。
1.2.2.7 術后基礎護理 術后,患者常規留監護室,持續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一旦發現患者出現面色蒼白、血壓過低、四肢厥冷等情況,要及時報告醫師進行處理。患者要保持絕對臥床,杜絕管道脫出或活動性出血,保持床單干燥整潔,預防壓瘡。持續低流量吸氧,每小時測量1次體溫。全面患者應督促其進行吹氣球或深呼吸,防止肺不張或肺部感染。患者生命體征穩定后,幫助其活動下肢,翻身,杜絕深靜脈血栓。患者腸功能恢復后,可給予高營養易消化飲食,避免大便干燥。還要鼓勵患者多喝水,以沖洗分泌物、血塊等,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