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雪
【摘要】 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用于肝膽外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120例肝膽外科患者, 隨機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60例。研究組運用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干預, 對照組則單純使用循證護理。比較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8.3%低于對照組26.7% (P<0.05)。研究組患者的軀體功能、整體健康、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評分分別為(66.5±6.7)、(70.5±8.4)、(87.6±7.2)、(78.7±9.7)分,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53.6±5.4)、(59.4±7.2)、(68.8±6.6)、(69.5±9.3)分(P<0.05)。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100.0%高于對照組的91.7%(P<0.05)。結論 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聯合使用可以明顯改善患者機體與功能, 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關鍵詞】 循證護理;個性化護理;肝膽外科;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8.163
肝膽外科患者的病情往往起病比較急, 進展比較快, 同時外科手術治療具有一定的創傷性, 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不良情緒及疼痛感[1], 在很大程度上也會讓患者及其家屬對病情預后存在擔憂。為此, 肝膽外科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需要加強護理干預。通過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讓患者得到更好的護理服務, 穩定患者情緒, 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進而促進患者預后效果更佳[2]。本文探討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用于肝膽外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0月本院收治的行外科手術治療的肝膽外科患者120例, 其中男70例, 女50例;年齡22~66歲, 平均年齡(43.7±7.1)歲;膽囊結石47例, 膽囊炎38例, 肝臟惡性腫瘤35例。隨機將入選的研究對象分成研究組與對照組, 每組60例。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實施循證護理, 具體方法為:①患者手術結束從手術室被送至病房后, 護理人員應該按照患者的手術麻醉方式科學選擇患者的臥位。如果是采用硬膜外麻醉方式, 則要讓患者處于去枕平臥位, 以防止患者的腦脊液向外溢出而引致顱內壓逐漸降低, 與此同時要叮囑患者的家屬, 在幫助患者轉動頭部的時候, 應該緩慢轉動, 動作不能劇烈。②固定好患者身上的引流管, 保持引流管始終處于通暢狀態, 并在適當的位置貼上標簽, 方便交接班可以清醒地看見。③術后患者往往存在程度不一的疼痛感, 護理人員應該嚴格按照醫囑給予服用止痛劑, 幫助患者減少疼痛感, 促進患者盡快康復。④注意觀察患者的手術切口的敷料情況, 如果切口出現滲血與滲液, 則應該給予妥善處理, 并嚴格實施無菌操作。⑤患者術后應該給予保持大便通暢, 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給予服用緩瀉劑, 或者使用開塞露促進患者排便。⑥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應該嚴格按照醫囑實施后續治療, 并對其詳細介紹藥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用藥可能出現的各種不良反應等。
1. 2. 2 研究組在對照組循證護理的基礎上加用個性化護理。個性化護理具體的方法為:①按照患者的實際病情實施不同的、富有個性化的護理方案。如果患者是長期臥床, 由于術后切口存在疼痛感而使得患者難以動彈, 比較容易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 則護理人員要耐心而仔細地向患者介紹早期活動的價值, 既能夠促進手術切口部位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 又能避免血液在下肢血管發生淤積現象[3]。為此, 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條件下, 可以多鼓勵此類患者克服困難盡早下床活動。②對患者加強溝通與交流, 密切注意患者內心的各種情緒變化及性格變化, 并按照患者的性格與情緒給予科學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計劃, 幫助患者疏導不良心理, 克服各種負面情緒。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機體與功能恢復情況、護理滿意度情況。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評價, 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 滿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8.3%低于對照組26.7% (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機體與功能情況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軀體功能、整體健康、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 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100.0%高于對照組的91.7%(P<0.05)。見表3。
3 討論
護理工作是肝膽外科患者臨床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幫助患者提升治療依從性, 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 改善患者預后。近年來, 人們對健康的認識以及對臨床護理的要求越來越高, 更加迫切需要在疾病治療過程中獲得更好的護理服務。許多護理模式隨著護理理念的不斷改變及護理要求的多元化而不斷涌現出來。循證護理模式就是一種在循證醫學相關理論上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護理理念, 它是指謹慎、準確地運用一種可以在當前獲得具有可靠價值的研究結果的基礎上, 充分結合各種護理經驗及護理專業技能, 全面考慮患者的個人價值與愿望, 沿著提出問題、尋找實證的思路, 讓患者得到最佳的護理服務[4, 5]。個性化護理也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理念模式, 它是按照患者實際病情以及個性特點所開展的一項有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措施, 不斷以患者為中心, 多角度給患者提供富有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如何讓這兩種護理模式發揮出自身的優勢, 更好地凸顯出它們自身的價值, 讓患者更好地享受到貼心、舒心、放心、滿意的護理服務是一項極其重要的課題。
本研究顯示,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軀體功能、整體健康、情感功能、社會功能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提示, 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這兩種護理模式相結合應用在肝膽外科患者臨床護理工作中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 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兩者側重點不同、關注點不同。在肝膽外科臨床護理工作中, 如果能夠將此兩種護理模式有機地結合起來, 則可以起到協同作用, 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緒, 緩解患者軀體健康狀況, 有效改善患者的預后, 大幅度提升患者生活的質量, 同時也可以顯著提升護理工作滿意度。循證護理與個性化護理聯合應用前景比較廣闊, 是肝膽外科患者護理的首選方法, 值得進一步推廣與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曉婷, 張小玲, 陳永紅. 肝膽外科手術患者疼痛的護理. 吉林醫學, 2013, 34(9):1761.
[2] 劉燕玲, 羅惠鳳, 焦偉華. 影響肝膽外科護理質量的原因分析與應對效果. 吉林醫學, 2013, 34(21):4370.
[3] 趙素珍, 朱峰, 李廣芹. 個體化護理對預防惡性腫瘤患者行全子宮切除及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尿潴留的效果評價. 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2, 28(20):11-13.
[4] 顧莉萍. 循證護理應用于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治療術后疼痛的效果觀察.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4, 35(19):2916-2917.
[5] 劉翠玉, 張翠英. 循證護理在胃大部切除術后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3, 32(8):1759-1760.
[收稿日期: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