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新常態、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同業競爭加劇……整個銀行業眼下面臨的這些挑戰,于體量相對較小的城市商業銀行而言更為嚴峻。面對種種挑戰,很大一部分城商行選擇了堅守服務小微的天職,事實證明,這同時為城商行實現自身發展贏得了空間。
“一家有競爭力的銀行,必須要有精準的市場定位,專業化是社會發展趨勢,也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市場、客戶的必由之路。作為城市商業銀行,徽商銀行最大的特點和優勢就是與地方經濟發展高度契合,對區域內小微企業發展有著深刻了解,在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面具有歷史傳承和經驗積累。因此,我們將深耕細作,始終如一地服務小微、支持小微。”徽商銀行行長吳學民表示,自去年以來,徽商銀行發展迅速,通過持續提升小微金融業務各項規模指標,加快推進小微金融業務轉型升級,進一步鞏固和擴大了區域發展優勢。
明確定位:
專注小微金融服務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經濟浪潮中,徽商銀行始終堅守服務小微企業陣地。成立伊始,徽商銀行明確定位,與小微企業攜手同行,不僅培育出泰爾重工、荃銀高科等企業在中小企業板塊成功上市,還通過專業的小微金融服務,幫助大量的小微企業解決了資金難題,實現了銀企合作共贏。
截至2014年末,徽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956.02億元,占全行各項貸款比例為43.47%,較年初新增小微企業貸款163.45億元,較上年同期多增15.92億元,市場份額在省內商業銀行中遙遙領先,達到12.85%;小微企業貸款增幅20.62%,遠高于當年全行各項貸款12.48%的增速水平;連續8年完成了監管部門提出的小微企業貸款“兩個不低于”工作目標。并且,通過不斷夯實客戶基礎,徽商銀行小微企業客戶達到34049戶,其中法人小微企業客戶8629戶,較成立之初增長了126.9%。
去年以來,徽商銀行對原有的小企業特色支行進行改革,在體制機制和業務模式上大膽創新,全力推進小企業金融服務專業化建設。參與試點的特色支行業務定位明確以小企業客戶為主,實現小企業業務專業化經營。
產品升級:
從資金支持到全方位服務
缺少抵質押物,一直是小微企業融資難的癥結所在。徽商銀行近幾年來在這方面做了大量的創新和嘗試。去年4月份,該行正式啟動了“微貸項目”,無需抵押,以信用和自然人保證方式為主,以客戶未來經營性現金流為主要還款來源,單戶貸款金額最高可達100萬元。微貸項目首先在合肥分行進行試點,采用準事業部制的模式運行,推出了“微貸通”業務品牌。
同時,在去年7月份銀監會下發文件正式允許商業銀行給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辦理續貸業務后,徽商銀行“易連貸”產品正式亮相,系統性地解決了小微企業續貸前還款困難以及因此引發的“倒貸”問題。截至去年末,該行小企業“易連貸”累計發放53筆,惠及企業44家,授信金額2.78億元,為企業節省融資成本至少186萬元。
除此之外,徽商銀行小企業銀行部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在長期服務小微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小微企業主不僅有融資需求,對改善資金管理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為了進一步滿足小微企業主的資金管理需求,徽商銀行去年正式推出小企業金融服務平臺,實現了全方位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突破和轉型。該平臺涵蓋“存、貸、匯”等主要業務,實現了“一個平臺、二個服務渠道、三類特色金融產品、四項功能模塊”,從財資管理、融資服務、渠道拓展、資產增值等多方面滿足小微企業的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并提供電腦終端和移動Pad終端多渠道服務。這一平臺的推出標志著徽商銀行在小微企業財資管理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
穩步發展:
深化鏈式營銷開發
在金融服務“百花齊放”的大環境下,客戶的選擇余地越來越大,客戶需求行為的變化對銀行的業務營銷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總結多年服務小微的經驗,徽商銀行意識到推廣鏈式營銷模式,充分發揮批量開發優勢的重要性。去年,該行以轉型升級發展為主線,以小微金融改革為契機,加快業務下沉,深入推進鏈式營銷,按照“批量化、專業化、定制化、標準化”的總體要求,向大量小微企業提供量身定制的全方位、批量化開發服務方案。
通過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聚小微,促發展主題營銷活動”、“鏈式營銷活動”和“小微企業集群批量營銷開發方案競賽評比活動”,徽商銀行精細梳理區域市場,加大“條、塊、鏈”營銷開發力度,縱深挖掘重點客戶上下游小微客戶集群,以批量營銷開發方案和區域化產品為落腳點,針對市場開發遇到的新趨勢、新需求、新問題,進行個性化的方案設計,力爭將客戶范圍覆蓋產業鏈中的供應商、生產商、服務商、批發商、銷售商直至最終消費者。去年該行共梳理園區、市場、商圈、產業鏈等集群130個,組織不同形式的銀企對接會54場。通過集群開發方案成功開發集群平臺106個,新增批量營銷客戶484戶,授信金額28,29億元,開立小企業有效國際結算戶131戶,實現國際結算量62399萬美元,國際貿易融資3438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