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凡濤
【關鍵詞】 語文學習; 興趣;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17—0090—01
如何加強學生語文有效性學習呢?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是知識獲取過程中的主動參與者。學習者通過自己練習、探索、發現,所獲得的知識才真正有效。”因此,要加強學生語文有效性學習,在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激活學生的主體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呢?
一、留給學生閱讀的時間,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把機會留給學生,把愉悅還給學生,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閱讀文本,去感受、領悟、思考,感受語文魅力,從閱讀中體驗快樂與啟發,積累知識,豐富個性體驗,增強對生活的感悟能力,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從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留給學生交流的機會,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孔子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學生自學后,教師要創設機會讓學生交流學習,讓學生暢所欲言討論、爭論,碰撞創新思維的火花,從而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與合作能力,讓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從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賞識學生的討論發言,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通過同桌討論,小組討論,師生討論等多種形式組織教學,營造民主評議的氛圍。在民主、融洽的課堂氣氛下,學生通過互評、互議,相互啟發,互教互學;在教師的適時點撥下,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從而提高學生評判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對學生的發言,評議以激勵為主,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四、鼓勵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在問題探究中,鼓勵學生對不明白的問題大膽發問,提倡學生給老師提意見、找岔子、挑毛病,誘導學生積極思維,發表獨立見解,鼓勵學生標新立異,激勵學生敢提問、愛提問、樂探究的興趣,培養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當學生想法與老師不一致時,教師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應耐心傾聽,尊重學生學習的意愿,順從學生的需求,學生就會自覺而積極地投入學習,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從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五、學有所用,勞有所獲,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檢測學生學習的成效,從文本出發,從實際出發,學什么,檢測什么,使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用,感受收獲的喜悅,品嘗勞動的甜蜜,從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六、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教學中,利用語文的工具性,既可讓課堂知識走進生活,如應用文的學寫,讓學生寫通知、啟事、廣告、宣傳標語、對聯等,讓課堂書本知識走進生活,為生活服務,讓學生親身體驗語文的實用性和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也可讓生活知識、生活語言走進課堂,如民俗、民諺、方言土語等。如《端午的鴨蛋》一文學習之后,可讓學生交流說一說當地端午的風俗;學了《看云識天氣》后,讓學生整理當地農諺交流學習;還可讓學生活學活用看云識當地的天氣等。生活知識、生活語言走進課堂,讓學生感受生活處處是語文,處處留心皆學問,從而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七、作文貼近學生生活,激活學生寫作熱情。寫作訓練,無論命題、半命題、話題、材料作文,都要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貼近學生生活,走進學生世界,學生才能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激活寫作熱情,點燃寫作情趣;教師才能看到生活化、個性化、有真情實感、有獨特感受的佳作。學生的寫作熱情一旦激活,情趣一旦點燃,語文學習的聽、說、讀、寫就進入了良性態勢,語文學習的興趣自然就提高了。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教師想方設法持之以恒地激發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學生就會對語文感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永遠超過責任感。”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一旦激活,學生就會愛語文,好語文,迷語文,語文學習就成了一種自覺行動,閱讀面的拓展,閱讀情趣的提高都會迎刃而解,語文有效性學習就會充分體現出來。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