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穎,卜清軍,王 鑫,許長義
(天津市濱海新區氣象局 天津 300457)
為了解和掌握濱海新區不同類型的專業氣象服務客戶對氣象服務的滿意程度和對氣象信息的需求,以便進一步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率和氣象服務水平,使氣象服務質量邁上新臺階,更好地貼近企業生產決策及人們的生活,提高公眾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濱海新區氣象局在 2014年進行了問卷調查。在對調查數據統計分析的基礎上,進而探討如何更好地進行氣象預報和服務工作。
本次調查問卷數量達到 300份以上。對回收到的有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用統計分析工具 Excel進行初步整理歸納、數據錄入、統計分析,得出統計分析結果。
該調查選項包括:非常關注、比較關注、一般、不太關注、不關注等5個選項。
統計顯示:總體氣象信息服務關注度為 95%,(非常關注+比較關注),表明客戶對氣象信息有極高的關注度,說明氣象預報與人們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見表1)。

表1 氣象預報關注度調查結果Tab.1 Survey result of weather forecast attention
該調查項分為:一天一次、多次、幾天一次、幾周一次、從不等5個選項。
統計顯示:95%,的客戶至少每天收看/聽氣象預報一次。
該調查項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電話、網絡、短信和電子郵件等7個選項。
統計顯示:客戶最主要的氣象信息獲取渠道是“看電視和短信”,也是他們認為最方便并適合自己的。而許多專業服務用戶則選擇的是采用傳真、電話、電子郵件等(見表2)。

表2 氣象服務形式調查結果Tab.2 Survey result of weather service forms
該調查項包括:電視、廣播、報紙、電話、網絡、短信和電子郵件等7個選項。
統計顯示:每一種服務方式都有不同受眾,各取所需。氣象短信服務最受歡迎,其次是電視、網絡。
該調查項包括: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夜間等5個選項。
統計顯示:客戶獲得氣象信息的時間主要集中在上午和下午,以便于安排當天和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
該調查項包括: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12小時天氣預報、逐日天氣預報、天氣趨勢預報、農業或海上等專業氣象預報、天氣實況等6個選項。
統計顯示:客戶最關注的氣象信息類型是“12小時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逐日天氣預報”,最不關注的是“農業或海上天氣預報”。但是,據走訪調查,港務局等相關港口客戶則對海上天氣預報較為關注。
1.7.1 災害性天氣預報警報主要包括:準確、基本準確、不穩定、經常不準等4個選項,評價預報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評價災害性天氣預報結果Tab.3 Scoring of forecast results of disastrous weather
1.7.2 12小時天氣預報主要包括:準確、基本準確、不穩定、經常不準等4個選項,評價預報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評價12小時天氣預報結果Tab.4 Scoring of 12,h weather forecast results
1.7.3 24小時天氣預報主要包括:準確、基本準確、不穩定、經常不準等4個選項,評價預報結果如表5所示。

表5 評價24小時天氣預報結果Tab.5 Scoring of 24,h weather forecast results
1.7.4 農業或海上等專業氣象預報主要包括:準確、基本準確、不穩定、經常不準等4個選項,評價預報結果如表6所示。

表6 評價專業天氣預報結果Tab.6 Scoring of professional weather forecast
統計顯示:客戶對天氣預報的準確率評價總體滿意,說明我們的氣象預報水平得到了大多數客戶的認可,但是氣象預報的能力和水平與客戶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說明氣象預報的準確率有待進一步提高。
該調查項包括:專業術語表達要通俗易懂、進一步推出個性化預報產品、增加預報服務內容、增加預報服務次數、發布途徑和渠道要多些、預報時效性更長一些、提高預報準確率等7個選項。
客戶都認為氣象服務最需要改進的方面是“提高預報準確率”和“增加氣象發布的渠道”,其次是“推出個性化預報產品”。
用戶和公眾均希望氣象臺能夠提供更加準確、定時、定點、精細化或更加專業性的預報,并且希望氣象服務要更加及時,更有針對性、突出個性化。
通過此次調查可以看到企業和公眾對氣象服務產品及服務總體滿意,說明氣象預報服務工作得到了社會和氣象服務用戶的肯定,同時也還有許多不足的方面需要改進。
調查表明,大部分客戶認為天氣預報預測準確率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要提高 12小時天氣預報以及災害性氣象預報的準確率,要提供更加準確、定時、定點、精細化和更加專業性的預報,以滿足社會對氣象日益增長的需求。由此可見,公眾對氣象服務的滿意度與預報準確率關注度高,氣象信息預報的準確性再一次成為客戶最為重視的指標。
為進一步提高氣象的準確率,要細化天氣預報產品,針對不同用戶關注的天氣現象發布專項氣象服務產品,努力提高預報質量和針對性,實現氣象服務精細化;對有特殊需求的可在本地加裝氣象要素監測設備。要增強氣象服務的敏銳性,加強分析、細心工作、提前介入,努力做好臨近天氣預報和災害性天氣預測,使氣象服務貼近生活、貼近生產、貼近用戶。
氣象部門目前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向客戶發布氣象信息。通過對照客戶氣象信息的獲取渠道可以發現,公眾獲取氣象服務信息的方式主要有電視、手機短信、報紙、網站等,這表明當前客戶并不缺乏獲取氣象信息的渠道,但是每個渠道的受眾面有極大差異,從而導致公眾獲取信息的渠道過于單一。應該在保證傳統媒體(電視、網絡、電臺)的氣象信息發布渠道暢通的同時,加強信息的發布,加大力度拓展、強化新型渠道的達到率;要進一步改善服務輸出途徑,利用現代化的通訊手段,可以采用手機推送如微信、微博等,服務器訪問、網站查詢等多種方式來提供全方位的氣象服務,擴大氣象服務信息的公眾覆蓋面。
濱海新區氣象局地處渤海灣,港口服務是氣象服務的重點和特色。目前,濱海新區氣象局共有氣象服務用戶 80個左右,而港口用戶接近 40個,其中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有 20余家子公司與濱海新區氣象局有長期氣象服務合作關系。主要就天氣現象、氣象災害預警、歷史資料查詢與實時氣象監測 4大部分進行合作。氣象局現有的預報產品大多基于傳統氣象服務產品衍生而來,通訊方式以傳真、郵件、電話、短信為主。通過調查與走訪,了解到天津港港口作業依據貨物類別區分明確,而不同貨物生產時,對氣象條件的要求也大相徑庭。目前,天津港貨物主要分為集裝箱、煤礦、散雜貨、滾裝(整車)、糧食化肥、鋼材、油料,不同貨物生產對應不同的天氣現象。然而,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客戶需求的提升,現有方式僅能滿足港口安全運營的基本氣象保障。因此,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氣象監測網絡。針對天氣現象、氣象災害預警、歷史資料查詢與實時氣象監測等 4方面內容,更加細化服務產品;通過現代通訊手段有效傳輸氣象服務數據,提升氣象局面向港口的氣象服務能力。開展有針對性、更加切合實際的多樣化氣象產品為港口服務,提高氣象服務產品的精細化水平。
通過對濱海新區氣象服務客戶的氣象服務滿意度的調查,比較全面地了解了客戶對氣象預報服務工作的滿意程度、對天氣預報的關注程度,以及在氣象信息類型、預報準確性、獲取氣象信息的渠道等方面的需求;在對回收的有效問卷進行匯總、統計的基礎上,對結果進行分析總結。最后依據分析統計的結果,探討濱海新區氣象服務發展方向,提出氣象服務的具體改進意見。■
[1]劉甜甜,楊玲,廖春花,等.湖南公眾氣象服務調查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1(29):145-146.
[2]周小云,陸文,張秋燕.氣象服務調查問卷的設計[J].廣東氣象,2010(4):38-40.
[3]馬輝安,趙江濤.農業氣象服務調查分析[J].陜西農業科學,2014(3):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