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甦
(江蘇省環境監測中心,江蘇 南京 210036)
非道路移動機械(non-road mobile machinery)是指用于非道路上的機械,即:(1)自驅動或具有雙重功能:既能自驅動又能進行其它功能操作的機械;(2)不能自驅動,但被設計成能夠從一個地方移動或被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機械。例如:工業鉆探設備、工程機械(包括裝載機,推土機,壓路機,瀝青攤鋪機,非公路用卡車,挖掘機等)、農業機械(包括拖拉機、聯合收割機等)、林業機械、材料裝卸機械、叉車、雪犁裝備、機場地勤設備等。由于非道路移動機械生產類型多、應用范圍廣、保有量大、污染排放無控制,其所排放的污染物權重日益加大,減排地位日益凸顯。美國等早期工業發展國家的經驗和教訓表明,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對城市空氣質量影響較大,特別是處于城鎮化發展中的城市,尤為突出。據美國康明斯《非道路排放白皮書》披露,非道路移動機械每年排放的氮氧化合物(NOx)、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和顆粒物(PM)等有害物質的總量幾乎相當于美國公路用車輛發動機的年排放總量。一輛挖掘機工作一小時PM排放量就相當于同等規模歐IV卡車63輛的排放總量,其污染物排放水平遠高于黃標車。
針對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嚴重狀況,2010年12月30日,環境保護部、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首次發布《非道路移動機械用小型點燃式發動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測量方法 (中國第一、二階段)》(GB 26133—2010),并于2011年3月1日實施。2014年10月1日正式實施近了《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旨在進一步加強對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的控制和治理。2013年9月份國務院發布的 《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3〕37號)要求:“開展工程機械等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船舶的污染控制”,正式將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污染控制提上了政府部門的議事日程。
長期以來,由于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無人關注,目前我國在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的管理上還是一片空白,主要存在以下4方面的問題:
(1)有標準缺監管?!斗堑缆芬苿訖C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剛剛開始實施,第三階段排放限值與第二階段的差別主要體現在發動機上,二者價格相差3~4萬元。生產廠商和銷售商均在觀望,如果監管工作不能到位,新標準可能淪為雞肋。目前,小型非道路移動機械入市還沒有環保排放要求;大中型非道路移動機械雖然入市有環保排放要求,但監管缺位,實際上流于形式。
(2)重安檢輕排放。據了解,非道路移動機械維修企業在承接維修業務時,對機械安檢工作非常重視,有專門的安檢線,有一套完整的安檢制度。但是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管理還很薄弱,除環保執法人員日常入戶檢查外,沒有排放檢測要求,其日常排放管理處于空白狀態。
(3)多租賃難管理。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建設方需要實施土方作業時,應向有關部門申報。但實際情況是建設方經常隱瞞不報,甚至有意逃避執法部門監管。施工機械租賃市場多為個體,成分復雜,有的來自周邊地區,雖然政府有關部門對施工方租賃施工機械有要求,但由于監管力度缺失,實際上是一紙空文。
(4)無登記難統計。當企業需要購買非道路移動機械時,不用上牌照,也不需要到相關機構備案登記,完全是自主行為。在日常使用過程中,維修保養和尾氣排放也沒有約束機制,只能靠企業或個人自律以及環保意識的提高。由于非道路移動機械流動性強,使用時間、地點沒有規律,使用范圍廣,型號種類多,情況復雜,難于統計和分析。
非道路移動機械的使用特點:一是,在夜間工作的時間多;二是,工作場所多數偏僻,遠離人群;三是,流動性強,工作周期短;四是,工作時間和場所無規律可循。針對以上特點,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加強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防治工作:
(1)抓住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這個牛鼻子。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面廣量大,其施工機械油耗合計占到總數的94.4%,是非道路施工機械污染防治的主要關注對象。
(2)以電代油做好攪拌機污染減排工作。在各類施工機械中,攪拌機的污染貢獻最大,占到總數的一半以上。如果能夠用電來取代燃油,則可以取得很好的污染防治效果。
(3)做好重點施工機械的尾氣治理工作。挖掘機和200噸以下吊車(起重機)分列貢獻的第二位和第三位,污染貢獻合計占比33%,也是污染防治的重要方面。
(4)提高認識,加大宣傳。政府有關部門首先要認清和重視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要積極宣傳、公布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現狀及對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提高全社會的環境保護意識。
(5)政府牽頭,摸清家底。目前,在用非道路移動機械使用市場缺乏統一管理,底數不清,情況不明,數字不準。需要政府牽頭,責成有關部門完成統計工作,為政府統籌兼顧制定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措施提供科學依據。
(6)知行合一,重在執行。治理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是改善城市空氣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制造和銷售環節把牢排放標準、從嚴執行是最有效的手段。在排放標準的制定過程中要深入開展調研,出臺的標準要切合實際,保證在執行過程中能落實、具有可操作性。
(7)規范市場,落實責任。一是,嚴格執行《非道路移動機械用柴油機排氣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中國第三、四階段)》,從建筑施工方特別是政府重點工程上把住租賃準入關,擠壓非標準排放機械生存空間;二是,嚴格排污申報制度,建設方需要土方施工時,事先必須向環保部門申報,經許可后方可作業;三是,由政府牽頭成立非道路移動機械行業協會,加強行業內部管理,構建與政府交流的平臺;四是遵循“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強化租賃公司和個體經營者的環保責任、意識,明確超標排放等違規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