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寧

[摘 要] 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最具標示性的產物。這一產物也被全球視為一種寶貴的“中國經驗”。新時期,我國需要厘清開發區功能的內涵詮釋和發展取向。我國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同發展階段的功能定位有較大差異,功能定位調整的基本規律是分探索、擴大和提升三步走,功能調整取向在產業結構、發展導向、科技發展、資源利用和環境營造方面均有體現。通過對開發區功能地位、功能調整的分析,以促進開發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并為國民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關鍵詞] 開發區;功能定位;功能調整;取向分析
[中圖分類號] F061.3 [文獻標識碼] B
開發區是我國改革開放最具標示性的產物。這一產物也被全球視為一種寶貴的“中國經驗”。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開啟了新一輪的改革。在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作為改革前沿陣地的開發區,為適應后危機時代經濟全球化的國際新常態和發展速度降緩下結構性轉變的國內新常態,進一步加快適應國家對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需要厘清我國開發區功能的內涵詮釋和調整取向。我國開發區的主體是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隨著國家級開發區的發展,國家級開發區的經濟總量不斷擴大、開放程度不斷提高、經濟結構不斷改善,產業增加值、進出口貿易、研究開發投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國家級開發區發展對國民經濟貢獻率在持續提高。因此,以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基礎分析我國開發區功能內涵詮釋和調整取向。
一、我國經濟技術開發區不同時期的功能定位
1984年9月國務院批準建立第一家開發區。截至2015年5月,全國共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18家。在3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經歷了建立初期、快速發展期、發展調整期和快速調整期四個階段。
(一)建立初期的功能定位
我國上世紀80年代中期設立開發區的初衷功能有三個:一是模擬國際投資環境,吸收國際資本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需要。主要是吸引外資、引進先進的制造業、擴大出口、替代先進材料和零部件的進口;二是推廣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特區的成功經驗,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是特區成功經驗的放大,是擴大對外開放戰略實施的重要內容;三是在沿海城市建立開發區能夠充分發揮沿海港口城市的區位優勢,能夠有機地把對外開放與發揮國內工業基礎相結合起來。因此,在開發區的建立初期在確立“四窗口”(技術、管理、知識和對外政策)的基礎上,提出了以發展工業為主、以利用外資為主、以出口創匯為主和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為主,一致力”)的發展方針。在慶祝開發區成立15周年座談會上吳儀副總理(1999年)較為系統地闡述了開發區的功能內涵和發展取向:一是產業結構優化;二是開放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三是發展道路的內涵化;四是示范和輻射作用充分發揮;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的建立和完善。
(二)快速發展期功能定位
開發區成立20周年之際,溫家寶總理(2004年)做出批示:“在新的發展階段,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嚴格執行國家關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各項政策,認真總結經驗,更加注重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更加注重引進技術和開發創新,更加注重開發項目的質量和效益,更加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防止盲目追求數量和規模,努力提高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發展水平。”隨后,2005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進一步提高發展水平的若干意見》,把國家級開發區發展功能定位在“三為主、二致力、一促進”。“三為主”是指以提高吸收外資質量、發展現代制造業和優化出口結構為主,“二致力”是指致力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發展高附加值服務業,“一促進”是指促進開發區向多功能綜合性產業區轉變和發展,并提出了開發區的六個發展目標:一是發展成為促進國內發展和擴大開放的經濟結合體;二是發展成為跨國公司轉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加工制造環節、研發中心及其服務外包業務的重要承接基地;三是發展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和高素質人才的聚集區;四是發展成為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重要支撐點;五是發展成為推進城市化和新型工業化進程的重要力量;六是發展成為體制改革、科技創新、發展循環經濟的排頭兵。
(三)調整期的功能定位
2011年國務院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指明了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十二五”期間的內涵詮釋和調整取向:“三并重、二致力、一促進”。“三并重”是包含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利用境外投資與境內投資并重以及經濟發展與社會和諧三個方面的并重;“二致力”是指致力于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以及增強體制機制活力;“一促進”是指促進國家級開發區向以產業為主導的多功能綜合性區域轉變”。
(四)快速調整期的功能定位
2014年9月,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全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會議時強調新時期開發區的內涵詮釋和調整取向,要適應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形勢,推動開發區實現“四轉變”,使開發區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探路者”和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的“頂梁柱”。緊接著,2014年12月國務院出臺的《關于促進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轉型升級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指明了設立國家級開發區的主要功能定位是“三成為,四轉變”。“三成為”:一是成為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二是成為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培育吸引外資新優勢的排頭兵,三是成為科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的示范區;“四轉變”:由追求速度向追求質量轉變,由政府主導向市場主導轉變,由同質化競爭向差異化發展轉變,由硬環境見長向軟環境取勝轉變。
二、我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調整規律
總結30多年來國家對經開區做出的功能定位調整,我國經濟技術開發區功能調整規律是分三步走,即第一步探索,第二步擴大,第三步提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