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恒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0001-02
中國由“五四”開始的新文學,白話文取代了文言文在文學上的正宗地位,即開始了文學面向廣大人民群眾的光輝歷程。廣大作家運用質樸生動的群眾語言,表現農村勞動群眾豐富多彩的斗爭生活,刻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勞動群眾形象,創作出了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在文學的大眾化方面進行了新的探索,出現了很多有成就文學作家,趙樹理就是其中的一位。
趙樹理——時代的產兒,“一個在創作、思想、生活各方面都有準備的作者,一位在成名之前已經相當成熟了的作家”。他作為這個時代文學創作的代表,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及時代精神,在他的《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等作品中,都直接取材于太行抗日根據地的斗爭生活,并以新鮮的樸實的民族形式,活潑、生動的群眾語言,健康、樂觀、機智的幽默風格,描繪了全新的時代、新的人民生活與斗爭風貌,創造了新的民族化、大眾化形式,不僅贏得了根據地廣大工農兵的熱愛,也受到了中國著名的老作家郭沫若、茅盾、朱自清等人的高度贊揚。他作為這個時代的文學創作代表,被譽之為“人民作家”。
創作的題材基本是農村,他有著不同于其他作家的選材角度,基本上是從自己在群眾中工作、生活所接觸的大量素材中選取的,顯示了他特有的文學創作風格。如《小二黑結婚》中的二諸葛就是他父親的縮影,小二黑和小芹在農村生活當中也有原形;《李有才板話》中老字輩和小字輩的人物都是他生活中的鄰里,而且好多還是他的朋友。趙樹理在農村工作時發現有些干部工作不深入,不能識破像閻恒元那樣狡猾的地主,章工作員式的人多而老楊式的人少才著手寫此作品的。作品著重描寫的是閻家山村農民與地主之間的斗爭,閻家山地主閻恒元利用我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和章工作員的主觀主義、官僚主義作風,百般抵制黨的減租減息政策,腐蝕農民干部,退居幕后,安插親信,操縱村政權,利用種種手段,維護他在閻家山的統治。同時也描寫了李有才這個受苦的貧窮農民,帶領農民斗爭地主的經過。在創作的思想內容方面,他的筆下少有叱咤風云傳奇式的英雄,他注重從平凡的人,從平凡的場景中反映時代的巨大變化;對農村中進行的翻天覆地的斗爭多作側面描繪。因而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建設,他緊密配合黨的路線、政策而辛勤操筆,常常把筆點在普通農民的家庭、愛情糾葛上,點在一般工作和日常勞動場景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上。他極注意深入一般農民生活的深處發掘其內心深處的活動與變化,通過刻畫“人變了”極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寫,深刻地顯示了時代風貌及其前進的步伐。如《小二黑結婚》,作者在塑造小二黑和小芹這對新人的同時,也成功地描寫了農民中的轉變人物二諸葛和三仙姑,展示了農村生活和斗爭的復雜性。二諸葛和三仙姑的轉變并不徹底,但畢竟不在用迷信去害人了,這也是進步。這種進步是時代逼出來的。新的社會,新的制度,在發展前進的道路上,也必將把落后的人們改造成新人。《登記》發表于50年代的評書體小說,作品主要反映農村婚姻存在的問題,作品透過農村中不同人物對兩對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態度,進行深層分析,進一步揭露封建婚姻觀念的虛偽性和殘忍性。同時也顯示了新社會、新政府婚姻制度的優越性,從而讓人感受到新中國成立后農村也在發生巨大變化。旨在配合剛剛頒布的《婚姻法》的宣傳、貫徹和執行。趙樹理說:“我寫小說,都是我下鄉工作時在工作中所碰到的問題,感到哪個問題不解決會妨礙我們工作的開展,應該把他寫出來”。以上三篇作品,都是取材于作者工作、生活的農村,所反映主題思想內容也基本相同,都深刻地顯示了時代風貌及其前進的步伐,流露出對新社會、新制度的贊美之情。
在《小二黑結婚》中,青年農民小二黑和美麗的農村姑娘小芹相好。但是,二黑的父親二諸葛卻認為他倆“命不相合”,反對這門親事;小芹的母親三仙姑貪財想賣掉女兒;村上的惡霸金旺妄想占有小芹,從中進行惡意的誣陷和破壞。二黑和小芹這一對農村新人,通過斗爭,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結婚了。作品中寫二諸葛和三仙姑的思想轉變,表現了農村小生產者在社會變革中的進步,同時也表明了人民政府實行民主改革、移風易俗的重要意義。人民政府判金旺十五年徒刑,表明政府是保護人民群眾的。二黑和小芹反對父母、反對金旺的斗爭,不僅僅是追求自由戀愛和個人幸福的斗爭,它聯系著社會的思想斗爭和階級斗爭。因此,他們的勝利,就是農村中民主思想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勢力斗爭的勝利。這一勝利不僅是個人爭取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新的時代和新民主政府給他們創造了獲得勝利的條件。在這篇小說中,作者并不是簡單地歌頌自由戀愛,而是通過戀愛故事,歌頌農民敢于為掌握自己的命運而斗爭的精神,歌頌農民中先進思想對愚昧、落后、迷信思想斗爭,和農民群眾對封建勢力斗爭的勝利。作者反映的是新題材,表達的是新主題。深刻顯示中國革命斗爭促進社會進步在20年間所邁出的巨大進步。熱情地歌頌了民主新政權,歌頌了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村社會長促進步。
趙樹理創造了適宜農民接受而又雅俗共賞的新通俗文體,從而為新文學增添了新的表現內容和藝術風格。趙樹理無愧于“人民藝術家”的稱號,不愧為“山藥蛋派”的代表。他的文學作品,已被譯成俄、英、法、德、日、印尼等文字,在國外廣泛流傳,因此,“民族化、大眾化”的藝術風格必將對中國文學乃至于世界文學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責任編輯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