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明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0014-01
一個喜歡學習物理、經常受到物理老師表揚、掌握物理學習方法的學生,物理學習成績一定會不錯。全班的同學都能如此,這個班級的物理成績一定會很好。“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讓每人學生愛上物理?關鍵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發揮引路人的作用,帶領、引導學生進入物理世界的殿堂,遨游物理知識的海洋。
一、培養興趣
興趣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一個人傾向于注意認識某種事物和研究某種事物的一種心理活動,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因素。高中物理較初中物理的內容更多,難度更大,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很高。教師要針對高中物理的特點,有效地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授課時要做到謹而不束,趣而不俗,樂而不稽,寓教于樂,使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激奮狀態,營造濃厚的學習氣氛。除此之外,我還利用物理學科本身的特點即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讓學生親自動手驗證真理,更能激發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無論如何,充分調動出學生的積極性才可能實現高效教學,因此持久的興趣是高效教學的前提,是高效教學的動力。
二、激勵贊揚
好學生是夸出來的。說教的作用往往不及讓其有一些小小的成功體驗來的效果好。“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及時、適當、確切的成功體驗能令人心情舒暢,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體驗到“跳一下,就能摘到好果子吃”的愉悅。這要求我們教師要真正了解每一個學生,因材施教。“知其心,救其矢”,發現他們身上不同的閃光點,對于有創新的學生給以高度的贊揚,對于有進步的學生給以肯定和鼓勵,對于學困生要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美味。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從不吝惜我的贊美之詞,因為我知道一句贊美或鼓勵的話語可能成為學生一輩子的動力!
三、教會方法
授人之魚,不如授人之漁。學習每一門功課,學習方法都很重要。
1.教會學生閱讀課本。認真閱讀課本,可以培養和提高自學能力。有了自學能力,就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學到課本里沒有學到的東西,知識就豐富了,眼界也開闊了。這對于活躍學生的思想,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是大有好處的。還應該看到,學校生活畢竟是短暫的。未來不論他們從事哪種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斷提高文化科學水平,這種提高主要靠自學,即自己閱讀有關書籍和報刊。在學校時通過認真閱讀課本培養起來的這種自學能力,對自己將來的發展將是十分重要的。這可通過預習和復習來做。
2.教會學生訓練思維。物理課堂教學的目的,首先是思維的訓練,其次才是掌握知識,這一點要讓學生明確。因此,課堂上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思考,樂于探究,讓活躍的課堂氣氛感染他們,訓練他們的思維。這樣他們上完一節課,才有所收獲,才有一種成就感,對物理也就有深刻印象,也就產生興趣。課本中設有思考欄目,其中提出的問題多是基本的問題,供學生鉆研或討論。弄清這些基本問題,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明確知識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我們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對他們提出恰當要求,鼓勵學生自己獨立鉆研,并給以指導。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討論問題的能力。能讓學生自己概括、推理、證明的,應該盡量鼓勵學生自己去做。最好不要都由我們教師講給學生,讓他們有思考,有收獲,有成就感,也就越學越有興趣。如關于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教材在正文中沒有列出,要求學生自己推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經常要求學生自己去做,預料可以大大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適時總結,可以使學過的知識和方法系統化,而且總結本身也是一種方法的訓練和能力的培養。教材中,在一些重要之處,如物體受力分析、動力學問題的解法、靜力學問題的解法等,都要求適時地進行總結。課本中有提示,并鼓勵學生自己總結。章后設有“本章小結”,要求學生通過對比、歸納、總結,對學過的知識和方法加以條理化,有深入、概括的理解。
3.教會學生擴展知識。課本中設有“閱讀材料”,供學生課外閱讀。閱讀材料中,有很多屬于擴展知識面的內容。靈活滲透的學習方式跟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有所不同,采取靈活滲透的方式學習,不必給出概念和術語的嚴格定義,了解一個大意,知道有這么一回事,擴展了眼界,激發了興趣,就達到了目的。教學中,我們可根據學生實際,指導學生進行閱讀,適當給予補充和指點,指導學生學會靈活滲透地吸取知識,并且跟按部就班的學習方式結合起來。
(責任編輯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