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延萍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20-0070-02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那些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成功因素之一,首先就是他們對所研究的學科有濃厚的興趣。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古人強調(diào):“教必有趣,以趣促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教學中最主要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發(fā)主動地獲取知識。
一、輕松地跨過寫作門檻會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小學生升入二年級后,語文教學的重心不再只是積累字詞、正確書寫和理解詞句意思這些內(nèi)容了,教學中開始出現(xiàn)一些寫話的練習要求。對于學生來說,尤其是剛剛開始學習寫作的學生來說,還沒有學會很多正確的用詞或是造句的技巧,就要完成一定字數(shù)的字、詞、句、段、篇的綜合練習,這實在是一件很不愉快的事。究竟如何幫助學生順利地度過艱難的起始階段,讓他們樂于寫作,并從每一次的寫作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呢?關鍵還是積極引發(fā)他們樂于寫作的興趣。
修訂后的語文大綱降低了學生寫作的要求,明確指出低年級學生要對寫話有興趣,樂于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就行。其實做到這點并不是什么難事,要求教師在剛剛開始進行寫作訓練時幫助學生打消思想顧慮,告訴他們學習寫話(作文)很容易,就是要學會用筆來說話,自己怎樣想就怎樣說,怎樣說就可以怎樣寫。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單幅或多幅畫面來說一說自己看到、想到的有趣情節(jié);或者讓學生講述自己一天中看到、聽到、感到最有意思的事情,并說清為什么有意思。學生們一一說過后,教師指導他們將自己所說的內(nèi)容正確記錄在一個專門的本上,并明確告訴他們通過手中的筆把自己剛才說的那些話記錄在本上的過程就是寫作,本上的內(nèi)容就是作文。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會感到寫作很容易,于是不知不覺地產(chǎn)生寫作的興趣。當然,在組織學生觀察畫面的過程中,教師完全可以在學生不會說或想不到的時候給他們提供一些建議或啟發(fā),這樣就容易引發(fā)他們繼續(xù)完成寫作練習的興趣。
二、從有興趣的事物入手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
作文教學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認識客觀世界,并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情感和思想的途徑。在這一系列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中,學會觀察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培養(yǎng)學生細心觀察的能力呢?最直接的辦法就是激發(fā)他們觀察的興趣。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他們會將注意力全部放在被關注事物上。他們會產(chǎn)生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的念頭,并會通過多種方式實現(xiàn)細心觀察,如:看、聽、聞、嘗、摸、想……例如在組織學生完成習作《我愛我的家園》時,在布置觀察作業(yè)前,我問學生:“你喜歡咱們的家嗎?你喜歡它的什么?”有誰不喜歡自己的家呢,所以很容易激起他們的熱情。在集體匯報對自己家園的觀察結果時,可以說是內(nèi)容豐富,出人意料。有的講訴自家的房子,有的講訴自家養(yǎng)的牲畜、動物,有的講訴自家的菜園、果園等,一堂課下來,學生們在匯報自己的觀察結果時幾乎說遍了家園的每一個角落、每一處景物。望著滿滿一黑板的匯報內(nèi)容,不僅是老師,甚至連學生自己也難以相信他們眼中的家園居然這么美。這無疑是學生們產(chǎn)生興趣,進行細致觀察的結果。
三、積極的評價可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欲望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能力,需要教師教會學生細心地觀察,更需要教師在他們學習寫作的道路上予以積極的評價。因為積極的評價,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興趣,促使學生進行細致入微地觀察,讓他們在生活中、在自己的身邊發(fā)現(xiàn)許多有意義、有意思的可寫內(nèi)容。在一次《我的媽媽》的練筆中我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切身感受說一說媽媽對子女的關心與愛護。在談話過程中,一名學生回想起媽媽為了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地接送自己學繪畫,眼睛里分明有些濕潤,其他學生也沉浸在深深的感動中,有的甚至雙眼盈淚。對于她的講述,我深情地對全班學生說:“你媽媽對你太好了,她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你能體會到媽媽的愛,而且知道感恩,是個好孩子”。另一名學生則激動地講起不久前發(fā)生的一件事:媽媽平時最愛美,可是她舍不得為自己買價錢昂貴的美容霜,卻拿出幾千元給孩子換了一把嶄新的大提琴。聽到這里,我由衷地說:“你的媽媽很偉大,你應該為自己有這樣的媽媽感到特別驕傲!”幾句簡單卻發(fā)自內(nèi)心的稱贊的話說得這位平時并不十分出眾的學生十分激動。一石激起千層浪,此時教室里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許多和媽媽有關的話要說。因為時間關系,不可能讓學生們在課堂上一一交流,學生特別想說一說、寫一寫的愿望被激發(fā)出來了。于是一篇篇形式各異充滿真情實感的文章應運而生。正是因為有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學生筆下的文字就如同源源不斷的涌泉一樣,將一位位慈母的感人事跡記錄下來。新大綱中明確告訴我們:學生只要能把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寫出來,做到內(nèi)容具體,感情真實,有一定條理,語句通順,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即可。因此,語文教師在評判學生的習作時不必過高要求,盡可能地做到在平凡的文字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尤其是對寫作基礎不好或?qū)懽魅鄙倥d趣的學生更應該常常采取積極的形式多樣的鼓勵,使他們在寫作過程中也能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
總之,抓住學生的好奇、好勝心理,滿足他們的情感需要,培養(yǎng)他們的寫作興趣,讓他們在輕松愉快中學會寫作,這一做法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也發(fā)揮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真正使學生成為習作的主人。
(責任編輯 文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