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隨著公路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公路升等建設會越來越多,工程建設中不規范性操作所引起的環境問題越來越突出。在公路建設進程中,公路工程監理應與環境監理相互配合、同步推進。因此,要將工程建設沿線范圍地形、地質、水文、生態環保等因素考慮在其中。通過對設計文件環境檢查工作、施工階段環境監理、試運行階段環境監理來確保建設沿線的環境,改善生態環境,提升自然平衡,為人們出行創造一個健康、安全、舒適的行車環境。
【關鍵詞】公路建設 工程監理 環境監理 關系
在公路工程建設以及工程監理中,環境監理又成為建設單位最關鍵的工作環節。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將環境監理與工程監理同等應用。
1環境監理的誕生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更高的戰略層面,國家環保部為落實黨的方針路線,充分發揮中國建設教育協會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有利優勢,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環保為民的執法理念,根據環辦〔2012〕05號文件通知,聯合開展《全國環境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培訓考試工作,旨在加強對工程環境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業務素質和能力,培養建設工程環境監理領域所急需的專業人才隊伍。
2公路工程監理與環境監理工程概述
2.1公路工程監理
指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監理單位受工程項目建設單位的委托,承擔其項目管理工作,并代表建設單位,依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的法律、法規,經建設主管部門批準的工程項目建設文件、工程建設監理合同及其它工程建設合同,對承建單位的建設行為進行監督和管理的專業化技術服務活動。它具有科學的理論和行之有效的監理方法和手段。由此可以看出:公路工程監理,按國家有關規定建設單位的委托,依據監理合同,對工程施工質量、安全、進度、費用等實施監督和管理活動。
2.2環境工程監理
指建設項目環境監理單位受建設單位委托,依據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建設環境影響評價及其批復文件、環境監理合同,對建設項目實施專業化的環境保護咨詢和科技服務,協助和指導建設單位全面落實建設項目各項環保措施。環境監理作為一種第三方咨詢服務主體,具有“獨立性、公正性、科學性、服務性”,在建設單位授權范圍內,協助建設單位對承包商的指導和監督,有效落實“三同時”(同時施工、同時設計、同時運行)有效執行,因此可以看出:環境監理工作是加快向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一項重點工作環節,值得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3公路工程監理與環境工程監理的關系
工程環境監理是建設監理的進步與發展,公路工程監理關注的是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環境監理關注的是環境質量和環境安全、為實現環保目標為主要內容而開展的監理工作,因此具有特殊性和相對獨立性。
工程環境監理與公路工程監理同樣具有社會化、專業化和獨立第三方公正性,
工程建設環境微觀管理的重要措施與手段;同樣受業主委托,工程監理是平等協作的伙伴關系。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為建設單位共同監理的建設項目實施的是各有側重的監督管理。
因此,環境監理單位與建設單位是委托與被委托的關系,與施工單位是監管與被監管的關系,與設計單位是協作與配合關系,與工程監理單位是相互配合、互為補充關系。
4公路工程監理與環境監理在工作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對比(如表1)
5工程監理質量控制的特殊性及工程環境監理的本質性
(1)公路工程建設過程中,往往線長、點多、面廣,要實行三種控制:①施工者自身的質量控制(自控),這是從產品生產者的角度進行的質量控制;②政府對工程質量的監督(監控),這是從社會公眾角度進行的一種質量控制;③監理單位的質量控制(他控),這是從業主角度或者說從產品需求者角度進行的質量控制,對于建設工程質量,落實政府的質量監督和監理單位的質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但絕不能依次而淡化或弱化實施者的自身控制。
(2)工程質量事故具有多發性,要落實對工程質量事故預控和處理,工程質量事故在建設工程實施過程中,具有多發性特點,列如:基礎不牢,混泥土強度不足,麻面、露筋、跑模甚至倒塌,乃至一個建設工程整體報廢都有可能發生,拖延的工期超額的投資都不可能在以后的工程實施進程中挽回,拆掉的是垃圾,損失的是效益,破壞的是生態,污染的是環境。不合格的工程絕不會順著時間的推移而自然變成合格工程。因此,應當對工程質量事故予以高度重視,從設計、施工以及材料設備、供應等方面入手,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特別應盡可能做到主動控制、事前控制。
(3)工程環境監理與其它工程建設活動有著明顯的區別和差異,工程環境監理力求”實現工程建設項目環保目標。只能是“力求”不能是“確保”。
開展工程環境監理工作在沒有相關規范、標準依據出臺的情況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及審批機關的批復意見往往就成為開展工程環境監理主要的技術性依據。保證項目環評報告書及批復意見中有關污染防治措施及生態環境保護措施落實到位是環境監理的具體目標。
6結語
工程環境監理在公路建設中具有非常的重要作用,貫穿于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過程,同時受到多個方面的影響與制約,因此,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對沿線、地形、地質、環保等所影響因素進行充分考慮,將有利的自然特點充分發揮出來,確保沿線生態設施合理性,盡展公路無窮活力的生態文明空間,為群眾建造一條健康、舒適、愉快的通行環境,推動中國夢進程不斷加快。
參考文獻:
[1] 李治平,林東風主編. 監理理論第二版.人民交通出版社, 2013.5.
[2]全國環境監理工程師(基礎篇)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內部資料.
作者簡介:周云珊(1971—),男 ,陜西安康人,工程師,主要研究生態旅游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