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
詞匯,又稱語匯,是一種語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圍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例如,漢語詞匯、英語詞匯或一般詞匯、基本詞匯、文言詞匯、方言詞匯等;還可以指某一個人或某一作品所用的詞和固定短語的總和,如“老舍的詞匯”“《魯迅全集》的詞匯”等等。詞匯是詞的集合體,詞匯和詞的關系是集體與個體的關系,好比樹林和樹的關系。
所謂教學策略是指為了搞好職業任務及其相關技術內容的教學,在學校教學方針的范圍內,把教育設施、設備、教具、教材、教學時間及學生等諸因素妥善加以規劃、組織、運用和互相配合的方法的總稱。掌握并靈活運用學習策略,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重要內容。學者們對學習策略的定義不同,對學習策略結構的認識也不盡相同。盡管曾有學者懷疑學習策略訓練的有效性,但多數學者通過實證研究證實學習策略訓練的有效性,并提出策略訓練的方法、步驟。學習策略的運用受到學習者因素和外部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
一、研究現狀
小學英語詞匯在整個小學階段處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小學英語語言的組成及運用離不開詞匯的學習,但大量詞匯的記憶也成了學生學習英語的重點和難點,所以,更好更有效地記憶并掌握詞匯也成為小學階段老師和學生頭痛的事情。
1.教師孤立教詞,講得過多、是以往詞匯教學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
這種教法讓教師的講解占用了過多時間,使學生記憶一堆互不聯系的詞匯。這樣學生記起來比較乏味,更嚴重的是,部分學生一聽到默寫單詞或短語、句子等就皺眉頭,一臉不情愿的樣子,勉強讓他默寫了,結果是今天記住了,明天又忘了,效果常常是不盡如人意。
2.由于有計劃、有目的地結合詞匯教學進行聽、說、讀、寫不夠,導致詞匯重復少、吸收少
反過來,詞匯量少又導致聽、說、讀、寫難以大量進行。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英語教學步履艱難,不少學生英語難過關。由于害怕記單詞而討厭學英語。
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單詞的教學脫離語境
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孤立語篇而過于細碎地講解單詞的情況,這種脫離具體語境的教法不僅使詞匯教學占用了過多的課堂教學時間,不利于學生在聽、說、讀、寫中消化和吸收詞匯。
2.詞匯接觸頻率較低
小學英語課時較少,節次的安排缺乏合理性,導致許多單詞與學生僅有“一面之緣”。有目的地結合詞匯教學進行的綜合能力的訓練不夠,因此,詞匯重復少,吸收少。反之,詞匯量的匱乏又制約著聽、說、讀、寫全面有效地進行。
3.缺乏系統性
詞匯雖有內部規律性,但教材卻不可能按詞匯系統編排。要體現詞匯的系統性、規律性,首先要依靠教學方法。教學中,不少教師往往只是按照教材順序推進,詞匯教學前后聯系薄弱,使學生學了新詞忘了舊詞,對各類詞匯的用法混淆難辨,更不能正確運用。
我校的英語學習現狀是:班額大,課時少,這就增加了英語教學的難度。平時的教學中,主要通過卡片或實物呈現單詞,游戲法操練單詞,認讀單詞、抄寫鞏固單詞,聽寫復習單詞四個步驟教授。自己一直在反思的問題是:為什么學生聽音看圖能說出英語單詞,但是當出示單詞時,低年級的班級中有10%的學生不能認讀單詞,高年級學生在單詞聽寫方面有20%的學生完全靠死記硬背,過了一天就忘記了。單詞掌握不牢固,考試的情況越來越不理想,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慢慢消失。
4.記憶單詞的方法
所以現在我應該切實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找到一種能提高學生認讀能力和聽寫能力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單詞認讀能力和聽寫能力。因此,向學生介紹新的有趣的記憶方法,如:聯想記憶法,諧音記憶法,故事記憶法等。
學生樂于學習,主動參與,培養語感,提高英語能力,同時使教師提高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水平,豐富詞匯教學經驗。
編輯 楊兆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