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慧
早在2005年,自閉癥病患被列屬我國的殘疾人目錄,且患病人數還在逐年增加。雖然目前自閉癥病患的患病原因尚未可知,但無需懷疑的是,每產生一名自閉癥患者,都會給他們的家庭和社會帶來長遠而沉重的負擔,更會埋下社會隱患。
一、自閉癥兒童的臨床表現
自閉癥兒童多表現為以語言、社交障礙、行為刻板和興趣狹隘為主,還有部分兒童的智力發育存在缺陷。
1.自閉癥兒童的首要表現是語言障礙,其中大概有50%的兒童根本沒有形成可成文法的口語,有部分兒童在2~3歲時存在一定語言表達能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又逐漸下降,直至語言能力幾乎完全消失,這種語言倒退發育現象大約在20%~40%之間。
2.另一種表現被稱為社交障礙,兒童的社交障礙在不同年齡會有不同的表現,早期表現主要包括眼接觸回避、對身邊事情漠不關心、獨來獨往、行為孤僻等。
3.行為刻板、興趣狹隘是隨著自閉癥兒童年齡增長而逐漸顯現出來的,體現在他們對規律的生活和環境細微的改變會變得十分不安,相反,他們喜歡單一而簡單的事物。另外,對于一般兒童所喜歡的事物或者娛樂活動,他們并不感興趣,而是往往特別關注或者習慣某些個別物品或活動。
二、社會介入的意義
從社會反映和客觀條件來講,自閉癥患者,尤其是自閉癥兒童迫切需要政府和社會方面提供援助。目前政府政策層面對自閉癥兒童的支持太少,投入的資源有限,救助條件與國外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社會自發性質的救助服務,本質來說就是政府與市場救助失敗的產物。社會自發性組織的專業性和廣泛性,決定了只有它在現階段可以成為參與社會救助和供給的主體,能夠為自閉癥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救助服務。
社會在自閉癥救助方面的介入,恰能在政府無暇顧及的方面發揮作用,并充分利用其靈活機動、群體力量強的優點。在國家對公共產品供給不足時,社會參與能夠及時地填補空白,而社會干涉對于自閉癥救助的貢獻并不僅僅是為服務對象解決暫時的困難和問題,社會自發的救助組織還在其他諸如知識信息傳播、政策輿論方面起到很大作用,這些領域同樣可以納入自閉癥兒童的救助形式當中。在社會救助之前,自閉癥兒童的權益主要依靠其父母來爭取,隨著越來越多的社會工作者的介入,為自閉癥兒童爭取利益的工作逐漸由社會來分擔。其任務有以下幾個方面:(1)代表自閉癥群體與政府協商和尋求政策支持;(2)為自閉癥兒童的照顧者提供知識和技能培訓以及心理咨詢等輔助服務,緩解照顧者長期緊繃的精神狀態;(3)由于長期接觸自閉癥患者,社會服務人士能夠獲得更多的臨床接觸經驗和救助經歷,從而可以為自閉癥患者康復及治療方法的研究提供建議。
文至于此,筆者也呼吁,希望更多的社會組織能夠關注和參與救助自閉癥兒童這一弱勢群體,發揮自身的輿論和政策導向的影響力,倡議政府為自閉癥患兒提供更多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救助,以保證這一小群體和社會大群體的更加健康、安全延續和發展。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