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強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僅是在關注學生基本數學知識的掌握,看重的是學生的考試能力,常常忽視學生數感的培養,嚴重不利于高效數學課堂的實現。所以,在素質教育下,作為數學教師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有意識地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數感,進而在提高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同時,也為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種教學活動入手對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進行論述。
一、在生活情境中培養學生的數感
生活與數學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創設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且對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有意識地將學生熟悉的生活引入課堂之中,以確保學生在不斷應用中形成數感,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教學《除法的運算性質》時,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也為了培養學生的數感,在授課的時候,我組織學生思考下面一個情境:六一兒童節,老師買了120支鉛筆,打算送給2個班的學生,每個班平均有30人,請問,每個學生能分到幾支鉛筆?引導學生自主融入情境,并列出式子,同時,思考:120÷2÷30與120÷30÷2有區別嗎?這樣的學習過程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對學生數感的培養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進而,也有助于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提高。
二、在動手操作中培養學生的數感
動手操作是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法,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中找到學習數學的興趣點,同時,也有助于學生操作能力的培養以及數感的形成。例如,在教學《三角形的分類》時,為了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感,也為了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我組織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經驗,畫出不同形狀的三角形,然后,以小組為單位討論這些三角形的特點以及不同,這樣不僅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分類,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數感,進而在提高課堂效率的同時,也為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做好基礎性工作。
總之,在素質教育下,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借助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數感,進而,在全面提升學生數學素養的同時,也為學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段思者.淺談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感[J].讀寫算:素質教育論壇,2015(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