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發布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9%。在對話諾獎得主讓·梯若爾的圓桌會議上,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認為,經濟增速下滑這是不爭的事實,因為全球經濟現在都處在一個低迷的狀況。
不過李稻葵認為不應該停止在責怪客觀理由,“我們的經濟結構在改變,傳統行業鋼鐵、水泥現在基本上或者是負增長,或者微弱正增長,發電量4%的負增長,鋼鐵2%負增長,水泥5%負增長,傳統行業現在碰到了新問題,而新行業并沒有能夠給我們帶來足以彌補傳統行業下降的新的增長動力。”
如何保持經濟持續穩定增長,李稻葵認為應該在三個方面應該發力。
第一方面,搭建一個公平的、合理的氛圍,或者說一個平臺,需要建立各種各樣的產業園區,需要鼓勵各種各樣的企業家來創業,也需要引進風險投資者,來這里幫助企業家創業,也需要這個地方創造一些政治上的、政策上的環境。
李稻葵認為,“這也是地方政府首先應該干的事情,而不單單選取一個項目、一個產業去投資,政府看不準哪個行業能夠成功,哪個行業不成功,政府首先應該做的是搭一個平臺。”
第二件事情,地方政府應該發力的就是要維護市場的競爭秩序。比如說對創新而言,怎么樣能夠既保證創新,又不讓創新者、先行者變成市場的壟斷者。中國三大互聯網平臺BAT在今天事實上形成了一定的壟斷能力。
第三件事情,保證市場競爭中的弱勢群體。“剛剛我們講創新,講搭平臺,增加競爭,競爭和創新是有破壞力的。每當看到一個成功企業興起的時候,肯定有人在哭,哭的那些肯定是被競爭下去的落后的產業、落后的企業,當然我們不應該直接援助這些企業,但是個人是應該援助的。”李稻葵說。
他表示,落后企業應該淘汰,但是落后企業的無辜員工或者創業者的正常生活包括社會名譽應該給予保護。“這一方面深圳做得非常好,深圳失敗的企業根據我的了解并沒有恥辱感,相反這些企業并沒有問政府要很多不合理的補貼。”
上述三件事,搭平臺,保證公平競爭,另外援助競爭和創新的失意者,“這三件事如果中國其他地方政府能做到的話,包括東北地區、西部地區,都能夠像深圳這樣,那么中國經濟的轉型我想再過一兩年就能低谷,走向更加新的、更加繁榮的前景。”李稻葵說。
(摘編自鳳凰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