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河
[摘要]本文淺談了農場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隊伍建設現狀,存在問題,對其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進行剖析,以及對今后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的思路和對策進行探索。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黨員隊伍;1+1+N;問題
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場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的現狀,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推動科學發展提供組織保證,本人對全場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進行了一次全面調查,通過調查,基本掌握了我場黨員隊伍的現狀和自身的主要問題,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場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的現狀及存在主要問題
(一)農場基層黨組織的現狀及存在主要問題。目前全場共有基層黨支部26個。近年來,我場以“1+1+N”活動為載體,把加強農場基層組織建設作為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大事來抓,基層組織建設普遍達到了加強,農場黨員干部隊伍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工作作風明顯好轉,抓發展保穩定、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能力普遍增強。但是我場基層組織建設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一是個別黨支部的領導核心地位沒體現出來,支部搞兩張皮,各干各的工作,不能達成共識做到行到統一。二是黨員干部隊伍后繼乏人的問題比較突出,隨著新農場勞務產業的迅速發展,農場剩余勞動力尤其是青壯年勞動力以務工的形式向城市大量轉移,導致農場基層隊伍中黨員難發展,后繼乏人和年齡老化問題越來越突出。三是一些基層黨支部組織生活會難開展,難組織,年輕黨員外出打工,長期不回,在家黨員年老體弱,有的長期生病不能參加。
(二)農場干部隊伍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一是工作熱情不高。一方面,隨著干部由管理型向服務型的角色轉換,農場黨員干部不再是“為民做事”的主人,而是“由民作主”的仆人,身上的權力和“光環”已逐漸退去,廣大黨員干部的心理不再有優越感;另一方面,部分的基層干部對于當前農場工作無所適從,不知如何下手,“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再加之農場經濟薄弱與必要的公益事業支出的矛盾比較突出,難以做到讓群眾滿意,內心感到苦悶。二是創新能力不強。部分干部思想觀念陳舊,對自身的職能定位,還停留在滿足于完成上級布置的常規性工作和突擊性任務,習慣于延續了幾十年的老一套工作方法,尚未將精力轉移到潛心研究本場經濟的增長點上來,缺乏對壯大農場經濟的戰略性、前瞻性思考。三是工作協調不夠。部分主干工作作風簡單,缺乏民主氣氛,綜合素質偏低,擺不正自己的位置。四是工作作風漂浮。少數干部工作作風不扎實,淡忘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或無所事事、吃喝玩樂;或利用干部的身份為自己謀取私利,不了解群眾需求,不關心群眾疾苦,疏遠了干群關系。五是后備力量薄弱。多數農場青年出了校門就進廠門,紛紛外出打工自謀職業,使農場后備干部后續乏人的現象進一步加劇。
二、當前農場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境的影響。一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過程中的結果,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主的農場生產方式的變化,實行雙層經營的農業生產組織形式,弱化了農場基層組織指揮生產的權力,致使相當一部分基層組織軟弱渙散,黨員履行義務缺乏強有力的組織約束。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對農場黨員影響較大,黨員流動性增大,拜金主義侵入基層組織的政治生活,一些先富起來的農場黨員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觀念卻日益淡漠,農場黨員的素質還很不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對新情況、新問題,適應能力,預見能力,解決能力卻比較差,不能較好地為群眾服務;二是隨著農場改革開放的擴大,農場形勢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整個農場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方法和手段沒能及時加以改建,以及一些黨員本身文化低,年齡大,思想素質較差,給工作開展造成了一定障礙。三是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利益分配和就業方式的多樣化,導致一些黨員價值取向多樣化。在多樣化的價值觀面前,在形形色色的人生哲學、社會浪潮面前,一些黨員的人生價值選擇出現困惑,產生了誤區,人生觀轉向,道德觀混亂,是非觀模糊,價值觀扭曲,正確的理想信念談化、動搖甚至喪失。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導致一些黨員的價值觀念向拜金主義和利益主義傾斜。少數黨員由于缺乏清醒的政治頭腦,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迷失方向,在拜金主義的影響下,把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追求,變成了金錢和個人利益的追求,信奉向錢看的信條。
(二)農場基層黨組織對黨員的教育管理相對滯后,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一是教育流于形式的較多,脫離黨員的思想實際,缺乏戰斗力和說服力。二是對流動黨員、外出務工黨員管理力度不夠,管理辦法基本沒有。以致有些黨員長期脫離組織,不過組織生活,不繳納黨費,不履行黨員義務,成了名符其實的“下崗”黨員。三是黨內生活質量不高。一些支部長期以來只強調黨員義務,不注重黨員應有的權利,挫傷了黨員的積極性,使黨員對組織失去了信任感,也有的黨組織不敢開展面對面的思想斗爭,致使好人主義蔓延,影響了支部的整體形象。
(三)黨員干部降格以求放松學習。調查表明黨員的許多思想困惑是由于不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放松對世界觀的改造,人生觀、價值觀也隨之發生扭曲造成的。有一部分黨員分不清黨員的權利與義務,對黨的基本知識知之甚少;還有的黨員思想片面,對改革開放的復雜性和艱巨性認識不清,導致無根據的懷疑或悲觀失望;甚至個別黨員在市場經濟大潮面前,理想信念動搖,沉醉于燈紅酒綠之間,做了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俘虜。
(四)黨員干部隊伍血液不新,影響了黨員先進性的發揮。一是有的支部書記怕“培養了苗子、失去了路子”搞關門主義,一些優秀的中青年積極分子想入黨被拒之門外。二是對積極分子,發展對象和預備黨員重選擇、輕培養、重吸收、輕教育,有的雖然在組織上入了黨但在思想上沒有真正入黨。三是“出口”關沒有“疏通”,大部分基層黨組織重吸收,輕處理。部分黨組織負責人好人主義思想比較嚴重,對一些明顯違法違紀的黨員不及時處理,損害了黨的形象,降低了黨員在群眾心目中的威信,在群眾中造成了不良影響。
三、加強農場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的思路與對策
(一)大力加強農場黨員隊伍建設。一是緊緊圍繞農場黨員隊伍現狀,加大培養力度,注意將農場鄉土人才納入組織發展視野,加強對青壯年外出務工人員的跟蹤了解,做好在務工返鄉青年中發展黨員工作。二是建立健全和規范農場黨員教育陣地,努力在增強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和手段,加大對農場黨員黨的基本理論和根本宗旨,農場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市場經濟知識,文化科技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培訓力度,不間斷地實施黨員干部“素質工程”。三是要充分結合黨員的自身特點,結合經濟建設、結合改進作風,積極探索針對性強、特色鮮明、能有效增強基層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的活動載體賦予農場黨員管理新的內容和形式,為黨員充分發揮作用提供更寬闊的舞臺,使農場黨建工作富有生機,充滿活力。四是嚴格黨員管理,嚴格組織發展程序和黨風生活制度,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對長期不發揮作用、不過組織生活、不交納黨費、不受組織約束的黨員和違法違紀、損害黨的形象的不合格黨員、堅決進行組織處理,純潔黨員隊伍。
(二)加強廣大黨員干部的教育管理。一是要加強對干部的宗旨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黨的優良傳統作風教育,提高干部政策水平、法律意識,全面推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努力做到“按章辦事”,“依法治場”。注重調查研究,聽取群眾意見,遇事同群眾商量,反對強迫命令;注重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思想引導;注重腳踏實地,扎扎實實地為人民群眾服務;注重發揚民主,充分發揮一班人的作用;注重正確行使手中的權力,反對以權謀私。
(三)千方百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增強農場服務功能。一是管好用活現有集體經濟,使其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經濟社會效益。二是因地制宜,創新思路,不斷開拓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的有效手段,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積極探索集體經濟發展路子,靠搞活土地使用權增收,靠資源開發增收,靠資產經營增收,靠實施農業產業增收,使資源優勢變為經濟優勢。三是加大對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傾斜和扶持力度,通過項目指引、資金傾斜、信息技術服務、股份合作等具體措施,進一步深化責任制,做到經濟上支持,思路上拓寬與政策上傾斜并重,聚各方面力量促發展。同時,在集體經濟發展上要逐步實現由送錢送物向送科技、向送服務的轉變,由單純“輸血”向提高“造血”功能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