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樹明 宋文才
[摘要]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近些年來,隨著各項改革措施的不斷實行,電力企業的各項工作得到了有效地開展。為了達到國家環保政策的要求,電力企業利用電力計量檢測技術實現了節能降耗。本文將對電力計量在節能降耗方面的應用展開詳細地分析。
[關鍵詞]節能降耗;電力計量;改革
我國人口壓力大的現實問題決定了能源被不斷開采利用的現實狀況,這就為我國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很大的危機。電力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杰出的貢獻。但是,電力企業長期對能源的高消耗也造成了環境的巨大破壞。為了改變這種現狀,電力企業采用電力計量檢測技術作為實現節能減排的重要工具,該技術的有效利用,為電力企業大發展帶來了現實的參考意義。
一、當下低碳經濟理念在我國的實施狀況
隨著我國工業化步伐的加快,國家對于相關的企業在政策上給予了很多優惠。但是,很多的工廠或是企業為了片面追求自身的經濟效益,采用一些相對落后的技術或是生產設備進行相關產品的生產。在具體的生產過程中,機器產生了很多有害氣體,這就造成了環境的直接污染。這些氣體的化學成分不同,有的造成了溫室效應,有的造成了霧霾,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使環境的整體質量下降了。因此,國家提倡的低碳經濟社會建設目前還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各行業對于低碳經濟政策的具體落實還有很長的距離。尤其是能源消耗較大的電力企業,對于低碳經濟的可持續理念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需要采取更加科學的方式對待環境方面的保護工作。低碳經濟理念實施狀況的不容樂觀,促使更多的企業必須正視自己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同時,低碳經濟的理念如果在一定的時間內無法快速地貫徹執行下去,將會使我國的環境方面的壓力變得更大,整個生態系統將變得更加脆弱,直接影響社會的整體進步。
二、當前形勢下電力計量在節能降耗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形勢下,我國的電力企業除了利用傳統的煤炭和水電發電外,也經常利用太陽能和風能發電。但是,太陽能和風能電量的剩余,為周圍的環境帶來了一定壓力,相關電力計量的推廣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約。其中問題存在主要表現在:(1)測量數據的過程中存在誤差,導致最終得到的數據沒有科學性;(2)缺乏有效的考核機制,忽略了人才的重要性;(3)設備維修相關的費用不足,沒有科學的電力計量技術做支撐;(4)在具體的使用過程中,電力計量技術現場管理混亂;(5)電力計量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沒有遵守相關的行業標準,導致最終的檢測數據沒有實際的參考價值。
三、電力計量在節能降耗應用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措施
(一)使用標準化的電力計量設備
在信息化時代,電力計量相關的設備無論在材料的構造、工作性能方面,都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為了使電力計量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能夠得到科學的檢測數據,則最好使用標準化的電力計量設備。比如,在選用檢測電流大小的裝置時,一般使用電流表。這種儀器體積小、原理簡單、靈敏度較高等一系列優點,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二)規范電力計量監控管理制度
電力計量在實際的工作中依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突出的問題,這對電力企業正常的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了與我國節能降耗的環境友好型建設理念相接軌,則必須在電力設備的管理制度上進行必要的規范。當今的電力計量設備向著電子化、智能化、自動化的方向發展,對于一些行業的重點項目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必須以更加規范的監控管理制度去約束電力計量方面的工作,使得電力計量技術得到更多的推廣使用。
(三)完善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
在電力計量工作的具體開展過程中,會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這就使得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隨時承擔相應的工作壓力。同時,電力企業的技術人員必須取得相關的從業資格證才能上崗,這也就客觀地決定了電力企業有必要在電力計量工作方面完善相應的績效考核機制。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從業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有利于整體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加強技術人員專業化素質
在電力計量技術的運用過程中,它主要針對的領域是節能降耗的環境,需要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出眾,面對現場問題時可以快速地找到相應的解決方法。但是,目前電力計量技術方面的工作人員在專業能力上還無法達到工作崗位的要求。這就客觀地決定了電力企業必須加強技術人員的專業化素質,使得他們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
結束語
在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今天,做好節能降耗工作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電力計量技術是電力企業在推廣環保理念過程中的重要舉措,做好電力計量工作對于電力企業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文中通過對電力計量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問題的具體分析,找到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這些措施可以為相關企業在使用電力計量技術的過程中提供一定的參考建議。
參考文獻
[1]馬為軍,曾忠平.電力計量在節能降耗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21).
[2]沈智俊.電力計量在節能降耗中的應用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201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