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頂崗實習的意義談起,通過對本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生頂崗實習訪談結果的分析,總結了高職學校學生頂崗實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學生頂崗實習中的問題提出了提高頂崗實習質量的對策策略,為進一步研究并提高高職學校學生的頂崗實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職學校 頂崗實習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27-02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若干意見》,要求要進一步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不斷地完善學生到企業中參加頂崗實習的制度,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育教學模式。當前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重點是要建立健全和完善行業、企業、學校共同參與的機制,以實踐和實訓教學環節為中心,突出“做中學、做中教”的職業教育教學特色。因此,要良好地實施頂崗實習的教學實踐環節環節,提高頂崗實習質量,縮短高職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的過渡期,掌握高職學生參加頂崗實習的現狀,是當前各高職院校研究的重點。
一、高職學校頂崗實習的含義及其意義
1.頂崗實習的含義
頂崗實習,是指在完成理論課、實驗課、實訓課等課程教學之后,組織學生到企業單位集中參加生產實習。在生產實習過程中,學生是以企業員工的身份在具體的職業崗位上頂替企業職工“真刀實槍”地進行技術工作。
2.頂崗實習的意義
(1)頂崗實習實現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2)頂崗實習有利于學生就業。
二、高職學校頂崗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對頂崗實習的認識不足,缺乏積極性
通過調查發現,企業一方面從自身發展的角度考慮,另一方面由于企業人才流失比較大,多數企業不愿意花費時間和人力去培養一個新人,因此主要接收有工作經驗的學生。而愿意接收頂崗實習學生的企業多數是剛剛成立的企業或是企業為了節約成本接收頂崗實習學生作為臨時工使用。
2.學生對頂崗實習的認識不足,實習期間存在“跳槽”現象
頂崗實習是學校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然而調查結果顯示,很多學生對于教學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課堂教學,所以存在對頂崗實習的認識不足,思想上不夠重視。
3.學生到企業頂崗實習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立法保障
學生在參加頂崗實習期間,接收頂崗實習學生的企業、學校和學生的權利和義務等都沒有形成明確的制度規定,并且對安排頂崗實習的企業單位也沒有相應合理的利益補償制度,沒有規范的合作協議文件,協議履行過程中缺乏必要的監督和協調,合作的效果缺乏評估,針對評估結果也缺乏對校企雙方相應的獎罰措施等現象,這就使學生頂崗實習期間的權益很難得到制度的保障。
三、針對高職學校頂崗實習存在問題的建議
1.加強校企合作,深化教學體系改革
建立學校與企業平等協作、有效互動的合作平臺,建立專門的工作聯絡機構,共同研究,在更寬的領域、更深的層次上拓展合作空間,同時創建學校與企業資源共享、利益共贏的運行模式,通過“訂單培養”、技術合作、人員交流、產品研發等方式,不斷提高頂崗實習的有效性和長效性。
2.明確頂崗實習管理規定,完善頂崗實習規章制度
參加頂崗實習的學生具有雙重身份,他們既是學校派出參加定崗實習的學生,又是頂崗實習單位的員工。因此,學校通過召開頂崗實習動員大會,使學生明確頂崗實習是學校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完善頂崗實習規章制度、安全制度、注意事項、實施細則、實習成果的要求,落實頂崗實習情況的檢查制度及總結表彰頂崗實習優秀學生。
3.政府要加強對頂崗實習的立法保障和政策支持
國家要通過立法、財政撥款等形式積極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為了使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更加有效的開展,各級地方政府和教育職能部門要認真貫徹和落實國家對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制定的各項方針和政策,同時針對頂崗實習中的學校、學生和企業三方制定可行的政策措施,從而促進我國高等職業教學的長遠發展。
四、對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的展望
學生通過頂崗實習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增強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大就業機會,實現“零距離上崗”的培養目標。同時頂崗實習也是職業院校有效推進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的最重要形式。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頂崗實習人才培養模式將逐漸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主導模式之一,本文針對本校楊凌職業技術學院的頂崗實習學生的存在問題的研究建議,對提高高職學校學生的頂崗實習效果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馬慶發.當代職業教育新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5.
[2]陳葉,魏生龍等.農業類高職生在“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J].河西學院學報,2004,(5).
[3]高樹風.高職院校學生頂崗實習的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8,10(3).
[4]蔡艷紅.職業院校學生頂崗實習項目管理研究[D].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工程碩工學位論文,2011.
作者簡介:
馬琳(1980年8月-),女,碩士,講師。主要從事建筑構造及施工綜合實訓教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