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小珍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68-02
[教材分析]
本單元“回歸”蘊涵的文化內容廣博而深沉。《朱鹮飛回來了》是第八冊最后一篇主體課文。記敘了一支科考隊來到大山里,依靠當地群眾尋找到瀕臨滅絕的朱鹮,并想法設法保護朱鹮,使朱鹮在自然保護區內順利繁衍、健康成長的事,表達了內容淺顯,中心意思不難把握;雖然表面上似乎與大多數人無關,實際上卻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應聯系學生的思想認識組織討論。
[設計思路]
“閱讀教學的第一個關鍵問題是語言,緊緊抓住文本語言,讀出情、品出味、悟出效、習得法、激活思。”(崔巒)由此可見,閱讀教學中語言文字的訓練多么重要。如何在閱讀教學中有效地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呢?本文教學以聚焦“珍”字 ,以凸顯真實為指導思想,力求憑借文本語言,緊扣文眼,激活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所要學習的生字、生詞。
2.通過各種方式搜集有關朱鹮的資料、了解朱鹮。
3.體會運用細節描寫的作用,感悟寫法。
4.有感情朗讀課文,培養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環境的意識,領悟人與自然應和諧相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運用細節描寫的作用,感悟寫法。
[教學過程]
一、說生活,聊珍稀——初讀課題,試概括
1.同學們,前不久《海峽都市報》、《泉州晚報》刊出了《泉州居民區驚現國寶“倭蜂猴”》這樣一則新聞,你們知道嗎?說的是,(出示新聞內容)(幻燈片)
2.在這則新聞中你記住了哪幾個關鍵的詞語?
師:今天我們要通過學習一篇課文來認識另一種稀世珍禽。看老師寫板書,注意“鹮”字筆畫。把課題讀一遍。要突出朱鹮怎么讀,再讀一遍。(從課題中,你讀懂了什么?)
師:你對朱鹮有哪些了解?誰為我們大家介紹一下吧。
3.聽了大家的介紹,你覺得朱鹮(相比其他普通的動物來說)是一種怎樣的動物?(板書:珍貴)打開課文,自由讀一讀,遇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把它讀通讀順,相信你對這種稀世珍禽會有更深的認識。(生自由初讀課文)
4.誰能講講,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用(抓關鍵詞句)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
生:……
師:(出示課件)
老師注意到你剛才講的時候把課題都融入。其實借助課題是概括文章主要意思的一個好辦法?誰來試一試?
二、讀句段,品珍貴——再讀課題,學語言
1.朱鹮到底是怎樣的一種稀世珍禽,其實課文中也有許多信息,只要大家認真閱讀,一定也能發現。請大家認真默讀課文,找出能看出朱鹮珍貴的語句。
(生默讀畫句)
2.交流、反饋:
——這是科考隊員和小光及伙伴們尋找、發現、保護朱鹮的不易和艱辛的行動。這些屬于側面描寫,也能突出了它的珍貴。
3.再讀課題,你此時強烈的感受是什么?
(太珍貴了……)
看,作者并沒有直接的寫出珍貴二字,但我們卻可從字里行間感受到這是一種稀世珍禽,體會到文章傳遞出來的真摯情感。這就是讀書思考的收獲。
三、抓細節,悟珍惜——品讀課題,悟表達
1.面對如此珍稀的朱鹮,人們怎么做的?
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哪些細節讓你感悟到人們對朱鹮的珍愛,可以在相關的語句做上記號,寫寫批注。一會兒咱們一起交流。
2.交流預想:(你找到的細節是什么,請把有關語句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他們來到一片稻田中隱蔽起來……以免干擾觀察。
想象一下,除了這些困難,科考隊員還忍受著哪些困難?
困難這么多,在這兒簡直是度秒如年、如坐針氈,而他們卻能堅持,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持著?
(他們非常愛護朱鹮;……)
□靜候一旁的科考隊員……珍惜的鳥兒。
師:你有一雙慧眼,一下子找到這么個有魅力的句子。這個句子的確很好。為什么這么說呢?我們把這個句子和下面這個句子比一比。
比較:
他們像守候著一只易碎的寶瓶一樣,小心翼翼地觀察著,悄悄地拍攝著……
他們守候在這兩只鳥兒的旁邊,觀察著,拍攝照片……
師:你從科考隊員的神情和舉動的形象描寫中體會出對朱鹮的萬般珍愛。
再讀這兩句
(1)其實這三個字也很有味道。(板書:就是它)誰來讀?
(2)你體會到什么?為什么如此驚喜、興奮?
(3)踏破鐵鞋,千辛萬苦的尋覓終于有了結果。這種心情你體會得很到位。可當時,科考隊員是像你這樣無所顧忌地大叫起來嗎?
(4)誰再來讀?為什么這么讀?
(5)難怪,書上用上了“按捺”這個詞準確地刻畫了大家努力克制這種激動心情的心態。現在,我們就是這群科考隊員,也按捺住激動之情,讀一讀。(再克制點、激動些)
(6)寫文章要反復推敲,讀書要細心揣摩,才能準確地表情達意。像這樣聯系語言環境的讀,就能做到有感情地朗讀。
4.細節雖小,卻不容忽視,同學們用心讀書體會到作者就是抓住這么一個個細節描寫來表達人們對朱鹮的珍惜。請再讀課題,想想你又讀出了什么?(人們尋覓了很久,苦苦等候多時,終于看見朱鹮飛來時興奮激動地心情;讀出了科考隊員想人 朱鹮快樂地生活的心情;害怕朱鹮驚飛了又可能會遇到困境;)
激動、欣喜——久違的朱鹮又回來了!不僅是考察隊員的心愿,也是作者的心愿,更是我們人類的心愿。
四、吐心聲,促和諧——誦讀課題,做訓練
是啊!朱鹮已經到了瀕臨滅絕的境地。但經過科考隊員、小光和伙伴們以及村民們的努力保護,朱鹮不斷繁殖,成群的朱鹮正在陜西省洋縣快樂地生活著。讓我們一起走進陜西洋縣,去那里領略朱鹮的仙風神韻。
欣賞朱鹮生活現狀片段。(課件)(設計意圖:情景創設,通過直觀的畫面,加上老師娓娓動聽的配樂深情的解說讓學生既了解了朱鹮是一種怎樣的鳥兒,又讓學生從視覺上感受到了朱鹮的美麗,了解朱鹮生活的環境,學生仿佛如臨其境,被美麗的景色所深深吸引,讓學生在思想、情感上得到共鳴,從內心感受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五、探究課題
1.師: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心情怎樣?(高興、欣慰、感謝……)
師:朱鹮是不幸的,因為它曾瀕臨滅絕。它又是幸運的,因為我們的努力與關愛它又回歸家園,回歸自然了。
2.看到此情此景,你最想對大家說什么?(不要再捕殺動物、保護環境給動物一個家……)
3.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寫一句宣傳標語,讓全世界的人們都愛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動物朋友,讓它們回家吧!
讓我們再讀課題,把這種美好的心愿表達出來。(生齊讀課題)愿我們夢想成真,朱鹮不斷地飛回來,所有珍稀物種能生生不息。(設計意圖:緊扣課題,在全文教學中貫穿朗讀課題,每一次的讀題,均有不同的認識、收獲,加深孩子對課文的深入認識。)
[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