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靜


【摘要】教材資源的有效利用能夠很大程度上優化教學環節和設計,從而助力實現既定教學目標。本文聚焦修訂版的《英語》(新標準)教材中的新增導入環節,對導入文本進行了不同層面的梳理和分析,發現導入文本有如下特點:1)用以對話為主的多種形式呈現;2)承載以核心句型為主的多層面課文信息。多樣化的呈現方式和多層面的承載功能使教師能夠對這部分重新整合,創新使用,達到優化整體教學設計的目標。筆者還結合教學實踐,闡述了導入環節“借用”到其他教學環節的幾種方法。
【關鍵詞】導入 創新 教材資源 優化教學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97-02
依據2011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合理開發和積極利用課程資源是有效實施英語課程的重要保證”。對于教材這一課程資源的核心抓手,教師應結合整體教學設計,靈活地、創造性地加以使用,對其內容、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要敢于進行適當的取舍和調整,以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
葉圣陶先生曾說:“教材無非就是個例子。”任何教材都是可變通和開放的,教師要善于挖掘、提煉和活用教材資源,使英語教學“材源滾滾”。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依據新課標對其經典小學英語教材《英語》(新標準)進行了全面修訂。新版教材中每模塊的教學活動由原來的七個增加到十個,如何篩選、重組并創新性地用活“新”“老”資源,成為廣大教師必須面對的問題。筆者以四年級上、下冊為例,對教材中新增導入環節做了詳細的梳理和分析,并依據文本的呈現形式,嘗試將導入環節“借用”到其他教學環節,實現了對教材內容的重新整合。
1.導入環節文本研究
修訂版《新標準英語》在結構設計上的一個明顯變化是每單元(Unit)增加了一個時長約30秒的動畫導入,這既是一個亮點,也是一個難點。動畫人物為可愛的動物卡通形象,趣味性強,每一次播放都能點“亮”孩子們的笑臉。但由于動畫的主題與課文內容沒有太多關聯,因此這部分似乎缺少教學價值,著實讓老師難以取舍。
1.1文本梳理
為了準確把握“導入”環節的實質,筆者對二冊教材中的導入部分文本從形式、功能和人物形象三方面按以下步驟進行了對比分析:
第一步,對上下冊每一課導入文本的形式(如對話、韻句、游戲等)、功能(與主課文的關系)和人物形象進行了梳理和界定。
第二步,匯總二冊全部導入文本信息,統計每種文本形式、每一類文本功能以及主要人物形象的出現頻次。
第三步,對文本形式、文本功能和人物形象分別進行比重分析(詳見[表-1,[圖-1],[圖-2])。
1.2文本分析
經過對比統計數據筆者發現:
1)導入環節的文本形式主要以人物對話、韻句、敘述和游戲四種方式呈現 (詳見[圖-1])。其中,人物對話類導入占65%,韻句類導入占20%,二者合計占全部總數的85%,因此導入環節的主要呈現方式為對話和小韻句。對話類導入的壓倒性比重體現了本環節側重語言學習的實用性和交際性;節奏感強的韻句類導入比重居次,說明節奏、節拍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視的。
2) 導入環節雖然篇幅不長,但是在功能上與主課文之間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分析(詳見[圖-2])顯示,承載核心句型信息的導入占60%,承載短語信息的導入占20%,承載新詞匯信息的導入占12.5%,體現大課文主題的導入只占到7.5%。由此可以推斷出導入環節的功能定位側重于增加核心句型的輸入頻次,即增加學生的話語輸入次數。由于體現大課文主題的導入只占7.5%,因此揭示主題不是這二冊教材導入環節的主要功能。
3)導入環節的人物呈現多樣化特點,主要以卡通動物形象為主,兩冊教材共出現13種動物形象,5種人的形象。動物形象中,上冊以卡通豬的形象為主,出現16次,占全冊的80%;下冊以卡通羊的形象為主,出現15次,占全冊的75%。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每冊的導入環節主推一個卡通形象,呈現系列化特點。可愛的卡通形象承載了趣味功能,以一個特定形象為主的系列化特點,使導入環節在各個單元內是連續的,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連續性思維以及知識的遷移。
上述對四年級上、下冊的導入文本分析表明,這一教學環節是通過以對話為主的多種形式呈現,承載以核心句型為主的多層面課文信息,對話人物的選擇在突出趣味性的同時,兼顧多樣性和連續性。
2.導入環節的創新使用
導入文本的形式和功能多樣化,為教師創新使用該環節提供了條件。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環節主要包括熱身導入、新知講授、新知操練、拓展應用和綜合輸出等,導入環節不僅可以用于“熱身導入”,教師還可以根據其具體形式和承載功能把它活用在其他后續教學環節中,優化整體教學設計,使教學各環節銜接自然流暢。
2.1韻句類導入的使用
2.1.1 用于熱身環節
以韻句形式呈現的導入動畫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在動感音樂或節奏襯托下更加朗朗上口。輕快的節奏可以迅速點燃學生的激情,吸引學生注意力,使之迅速進入上課狀態。這類導入非常適用于“熱身”環節,我們要用,而且要用到極致。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各種因素,讓學生“動”起來,“演”起來。
范例一:四年級上冊Module 2 Unit 1
本單元的導入文本為:
Hooray, hooray, I washed my shirt!
Hooray, hooray, I washed my skirt!
這組韻句排比句式,短小精悍,易記上口。由于極具動感,可以引導學生加入“wash”的動作,邊“唱”邊“演”;由于二句話的唯一區別在于shirt和skirt,因此可以把學生分為男生組和女生組,分角色表演,這樣便更能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2.1.2 用于操練環節
有的韻句類導入主要呈現該單元的核心短語,這類導入可以活用在新知講授和操練環節之間作為過渡,既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又可以復現剛剛學過的新知,加深學生的印象。
范例二:四年級下冊Module 3 Unit 1
本單元的導入文本為:
The sheep ran up the hill.
The wolf ran up the hill.
The sheep ran down the hill.
The wolf ran down the hill.
這組韻句的內容核心為run up和run down二個新學短語。在播放完整動畫之前,可以先給學生呈現圖片,讓學生描述圖中“羊”和“狼”的動作,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手拍出節奏,試著在節奏中說出完整句子,之后再播放完整動畫。由于學生已經提前創編了句子,因此播放一遍學生就可以脫離課本,獨立背誦。如果時間允許,還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加入動作,模仿“上山”“下山”的姿勢來表演韻句。
2.2對話類導入的使用
2.2.1 用于講授新知環節
對話類的導入除了用在熱身環節讓學生感受外,還可以作為前測,了解學生已有語言能力。
范例三:四年級上冊Module 9 Unit 1
本單元的導入文本為:
Pig: What happened?
Bear: I fell off the tree.
Pig: What did you do in the tree?
Bear: I…
這個導入的圖片信息點很明確,因此先給學生出示圖片,讓學生根據所呈現的情境猜測圖中人物可能的對話,以此引導他們積極思考。簡短對話練習之后,再播放動畫。如果孩子們基本說出了導入的全部內容,他們會在上課伊始就體驗到成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如果他們的對話內容和導入略有不同,說明他們能夠用不同的語言描述相同的內容,具備一定的自由表述能力,同樣值得肯定。
2.2.2 用于綜合輸出環節
對話類的導入還可以用在綜合輸出環節。以導入對話為范例,讓學生自行創編對話,要在原文簡單語句的基礎上豐富對話,拓展話題,引導學生盡可能多的進行自主表達。
范例四:四年級下冊Module 1 Unit 2
本單元導入文本為:
Sheep: Dont feed the baby! Dont touch the baby!
Sing for the baby! Play with the baby!
本單元的主題為規則和禮貌行為,描述的是在特定場合下“禁止做什么”,“應該做什么”。導入環節描述的是對待小寶寶我們該做和不該做的事情,在播放動畫并讓學生跟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繼續思考對待小寶寶還有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接下來,教師可以繼續拓寬情境范圍,由對待寶寶拓展到對待長輩、對待病人、對待朋友等等,還可以把地點從身邊進一步延續到公共場合,繼而回扣課文。
其他可以靈活借用到輸出環節的導入還有第八冊M2U1,M6U1,M7U2和M9U1等。
2.3 其他類型導入的使用及小結
從文本呈現形式來看,教材中還出現了游戲類導入和敘述類導入。筆者認為游戲類導入更加適合后移至課堂中間階段,作為二個環節的過渡,一方面強化導入中所呈現的新知,另一方面還可以起到活躍課堂氣氛,舒緩學生緊張情緒的作用。作為敘述類導入,筆者認為可以活用到作業環節,以導入文本為范文,讓學生進行仿寫。
以上導入活用都是從文本形式角度考慮的,從功能角度出發,還會有其他多姿多彩的創新使用方法。一些導入環節可以靈活運用到其他教學環節,并不是說所有的導入環節都必須“挪走”,活用標準取決于教學目標,只要有助于教學目標的順利達成,只要能幫助學生掌握既定新知,導入環節完全可以做“自由人”,與需要它的教學環節無縫結合。
導入只是《新標準英語》教材資源中的一小部分,還有更多切題、前沿的資源隱藏其中。在新課程理念下,英語教材不是圣經,但它是“圣經”性的資源,教師應培養駕馭這些資源的能力。教材中的各個環節有多種創新使用方法,充分運用教材資源,既能夠節省搜尋素材的時間,又能夠將教材運用到極致,何樂而不為呢?
參考文獻:
[1]董興鋒.合理整合,善用教材[J].語數外學習(英語教育),2012(10).
[2]賈邑.“五步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4(2).
[3]孟宛容.采集多種課程資源,實現立體外語教學[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2(7).
[4]于傳麗.充分利用教材,開發課程資源[J].遼寧教育,2013(7).
[5]于業宏.《英語》(新標準)修訂版教材實踐中的思考[J].遼寧教育,2013(7).
[6]張獻臣.新課程理念下中小學英語教學需要處理的幾個辯證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