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弟春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們經常都會涉及到混凝土施工問題,盡管在現代化工程施工建設中我們采取了各種措施和方法對混凝土裂縫進行了總結和控制,但是其各種裂縫現象仍然不斷出現,給工程整體性和施工質量帶來了影響,甚至是引起結構滲透問題。因此,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需要我們進行深入全面的探索與完善,從而使得工程質量能夠得到優化與控制。
關鍵詞:土木工程;施工裂縫;處理措施
1.混凝土裂縫概述
混凝土是目前建筑結構中最為常見的一部分,也是現代化工程項目中最值得我們關注和重視的工程環節和質量方式。一般來說在,在當前的工程項目中,我們常說的混凝土主要指的是混凝土結構超過1m的。在這些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其與傳統的混凝土結構相比較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和個性化特征,同時這種混凝土結構主要體現在工程條件復雜、工程施工量大以及結構厚度較大的現象,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各種因素的應對較為復雜。尤其是在基礎工程中,混凝土在施工中還存在著極為嚴重的管理制度缺陷與隱患,這就需要我們在工作中加強工程技術管理和施工方法,從而使得混凝土施工質量得到保障。在目前的工程中,常見的混凝土裂縫可以分為三種,主要有表面裂縫、深層混凝土裂縫和貫穿裂縫。
2.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縫的成因
2.1設計問題
建筑施工工程在施工前的設計圖如果設計不到位就會引起建筑施工裂縫,比如施工前所進行的地質勘測出現失誤,使得地質報告的數據出現誤差;鉆勘測數據與實際情況有較大的差別;工程的設計方法出現問題等等諸多問題都會引發混凝土裂縫。而混凝土裂縫的形成有很多原因,因此在工程設計時應以一個嚴謹的態度來對待。
2.2材料問題
由于材料而引起的混凝土裂縫也是較為常見的問題。其中在選取材料時所使用的水泥和粗細骨料由于過期或者配比不符合要求都會引起混凝土裂縫。其次,所使用的骨料與水泥之中,可能會存在一些有害物質,這些有害物質也會引起混凝土裂縫的出現,混凝土在拌和時所使用的外加劑選用不當或者出現酸堿物質的相互反應等等也會造成混凝土裂縫的出現。
2.3混凝土攪拌方面的問題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的具體施工過程匯中,混凝土攪拌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混凝土如果攪拌質量難以符合工程的實際施工要求,振搗的均勻度和密實度不夠,將會造成澆筑難以符合相關技術標準。如果攪拌時間沒有控制好,時間過長,將會導致混凝土加快離析現象。時間過短,將會導致拌和不均勻,出現裂縫。
2.4溫度的影響
在澆筑混凝土入模的時候,如果溫度不合理,將會發生裂縫。在混凝土硬化的時候,水泥灰產生液化,散發出大量的熱量,導致內部溫度升高,表面出現拉應力。在最后施工階段,溫度會降低,內部出現拉應力。在兩個力一起作用的情況下,形成裂縫。
2.5養護方法不當
現階段的混凝土的養護方法還是比較簡易而粗糙的方法,這種方法已遠不適應泵送混凝土的較大溫度收縮變形的要求。另外,運輸及養護不當在混凝土運輸的過程中,需要對其進行養護,如果養護不當,也容易導致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問題。主要就是混凝土需要用草簾進行覆蓋,而在運輸的過程,忽略了采用草簾進行覆蓋或者是覆蓋的不及時,都容易出現混凝土的質量問題,造成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現裂縫。另外,混凝土的撒歲工作沒有做好,灑水的不均勻也會導致裂縫的產生。
3.裂縫出現的主要預防措施
在目前的施工中能夠,由于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多種多樣、變化無常,因此我們在施工中需要結合裂縫產生原因進行綜合、全面統的分析與總結,從而保障混凝土裂縫能夠得到有效的預防和處治,為工程施工質量提供可靠的保證基礎和依據。
3.1結構設計方面的改變
為了更好的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情況,就必須要改善建筑工程結構方面的設計。在材料的選擇方面也要做出改變,不是越好的材料就適合合成混凝土,應當選擇中低強度的材料來合成混凝土,還可以增加鋼筋的使用,但是不是加在混凝土里面,而是加在承臺表面,加強承載力。還要考慮到溫度的影響,可以采取設計為永久性的伸縮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溫度對混凝土產生裂縫的影響。
3.2加大混凝土施工中的監管力度
為了有效的減緩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現象,必須加強對混凝土施工中的管理力度。混凝土可以一次澆筑很多個,但是必須控制好數量,不能太多,否則混凝土會更容易發生裂縫現象。同時應當控制好混凝土之間的距離,不能太靠近,否則由于熱脹冷縮會造成混凝土出現裂縫。除此之外,在混凝土的運輸中也要非常的注意,混凝土在受到振搗時,很容易對混凝土造成破壞,并且混凝土具有泌水性,所以必須重視對混凝土的二次壓抹處理,防止混凝土出現裂縫現象。
3.3合理選擇水泥,控制混凝土質量
在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中,在選擇水泥品種的時候,應該綜合濕度、溫度等環境條件,以及地質條件等。水泥的主要構成成分是鐵鋁酸四鈣、鋁酸三鈣、硅酸二鈣和硅酸三鈣,其水化特性不同,水化放熱、凝結硬化速度和水泥強度也不同,這幾種礦物成分對于水泥釋放的速度和溫度有著決定作用。例如,鋁酸三鈣發熱速率快,發熱量大,硬化凝結速度快。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應該根據地質情況和自然環境來選擇水泥品種,控制用量,從而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避免出現裂縫。
3.4控制溫度。
①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改善骨料級配,優化混凝土配合比。在混凝土中摻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密實度,提高抗滲能力,改良混凝土的工作度,減小最終收縮值,利把粉煤灰作為混凝土的摻合料,減小混凝土的水泥水化熱引起的內部溫升,提升混凝土的后期的強度和抗裂能力;②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拌合混凝土時加水或用水將碎石冷卻;③減少澆筑厚度,利用澆筑層面散熱(熱天澆筑);④埋設水管,冷水降溫。
3.5預防貫穿性裂縫的發生。
貫穿裂縫是因為混凝土表面裂縫發展為深層裂縫,最終形成的。它切斷了結構的斷面,對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會產生破壞,有很大的危害。貫穿裂縫出現后要恢復其結構的整體性相當難,因此,應注意避免貫穿裂縫的形成。
3.6添加外加劑
對混凝土的性能進行改善,提升抗裂能力,加強養護,避免表面干縮和開裂,使混凝土有更好的耐久性。混凝土中有著大量的毛細孔道,水的蒸發會導致毛細管中出現張力,導致混凝土干縮變形。用引氣劑等外加劑,使混凝土中產生微小氣泡,反應產物能嵌進分散的孔隙中,可降低膨脹壓力。
3.7做好混凝土攪拌和地基施工
在混凝土攪拌的時候,應該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按照相關的技術規范,進行規范化的操作,從而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在地基施工中,要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避免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生,從而有效地減少發生裂縫的可能性。
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振搗,確保混凝土內部組織密實,實現提升混凝土極限拉伸值的效果。
3.8加強成型混凝土的養護
對混凝土的養護在建筑工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養護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溫,不能使溫度過高或過低,這樣可以降低混凝土塊對自身的約束力,還可以保持混凝土內外的溫度相差不會太大,這樣可以很好緩解了溫度對混凝土的影響。同時保溫養護混凝土塊,將混凝土的強度發揮到最大,并且在建筑工程中使材料的應力松弛作用發揮到最大效果。因此,在惡劣的環境下更應當加強對混凝土的保溫護養。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土木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為了防止裂縫的產生,應該從結構設計、混凝土質量、溫度控制、養護工作等幾個方面入手,保證混凝土的質量,避免裂縫的產生。這樣不僅可以提高施工水平,保證工程質量,還能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從而推動建筑行業的穩定、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萬田.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縫處理策略探究[J].企業理,2014,24:180-181.
[2]孫中輝.房屋施工混凝土裂縫防治措施探討[J].科技創新報,2014,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