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建紅
【摘要】 鐵通公司自并入中國移動以來,公司的組織結構就是典型的、獨具特征的母子公司制組織形式,這種企業集團面臨的一個很明顯的難點就是信息壁壘、決策滯后,而子公司則出于自身利益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弱化了財務監督職能,出現了資金管理不規范、資金浪費等不良現象,這大大阻礙了企業集團成員之間的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文章從鐵通公司的自身發展出發,探討了當前鐵通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以財務管理為突破口,就如何提高財務管理、強化財務管理職能提出了筆者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 鐵通公司 財務管理 效益
一、鐵通公司發展以及財務管理重要性概述
自2000年12月底成立以來,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經過了迅速發展、轉型、合并等發展歷程,建立之初,省級分公覆蓋面達31個,地市分公司多達300來個,員工總量超過7萬人,屬于國有大型電信運營企業。此后幾年,鐵通經歷了幾項重大事件,其一,2008年,鐵通公司并入中國移動,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但運營獨立性可以保留。其二,同年,鐵通公司開啟了“走出中國,與世界接軌”的新模式,與俄羅斯鐵通、俄羅斯電信分別簽訂了合作協議。其三,2009年,鐵通公司將鐵路通信專網業務等與鐵路通信相關的業務和相關人員移交鐵道部,身份不變,專門從事公眾通信業務。自此,鐵通公司主要以ADSL、LAN兩大優勢業務作為一家電信運營商,包含了兩類電信業務,即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類電信業務。
經過了電信行業重組分營的巨大變革之后,公司外部環境對公司內部管理體制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包括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等在內的電信運營商以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業,都曾在2004—2008年期間對財務管理模式進行了深刻地摸索和探討,形成了現在比較成熟的財務集中管理模式。那么,鐵通公司作為中國移動的子公司,同時面臨著自身運營和發展與處理母子公司關系兩大難題。在成立的短短幾年里,中國鐵通公司盡管已經并入中國移動,但其仍然面臨著深化改革、規范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密集型管理轉型、提升品牌的重要任務。
不可否認,擁有強大軟實力的公司或者企業更具有強大的核心競爭力,更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所以,構建自身軟實力成為企業或者公司立足、發展的第一要務,而軟實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企業管理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建設。那么,鐵通公司作為一個全資子公司應該認真思考和探討這幾個問題,即如何在母公司的引導和帶領下,貫徹和執行該套財務集中管理模式,完善財務管理體制,改善服務;如何利用該理念降低內部控制風險,充分發揮所持資產的效用,作出正確、科學的融資決策以及統籌規劃現金流量和利潤的分配等,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管理、監督職能,提高財務管理效率以及公司效益,迅速增強綜合實力,實現鐵通公司的跨越式發展,促進鐵通公司和中國移動的共贏局面的形成,進而增強作為電信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
二、鐵通公司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1、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財務管理機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幾方面,首先,收入單線管理上會計處理不規范。有些鐵通公司在確認收入時,沒有設置單獨的會計科目,而是直接抵消某些支出,這不但有違基本會計法規的處理辦法,同時對于正確分析和評價鐵通公司的盈利能力、資產實力是非常不利的。其次,票據的稽核管理不嚴。一些公司,對于票據的審核不嚴格、上報不及時、保管不到位等原因,使得企業對經營收入的稽核和落實回款工作難度大大加深。另外,有些鐵通公司的管理流程不規范,財務把控力度不夠,分析、監管職能弱化,流程把控不嚴格,材料管理不到位,缺乏嚴格的審核、監督主體和責任主體,容易造成支出不當、失控、資金流失、浪費等不良后果。
2、財務分析不全面,財務困境復雜
鐵通公司的服務對象是大眾,據調查,因為一些業務是先服務后收費,每年都有不少的客戶欠賬、賒賬等情況,比如寬帶欠費、電話欠費等不少人應該體驗過,公司要回收這部分的應收賬款基本是不可能的,死賬在所難免。此外,一些企業為了獲取投資、運營資金,不得不向外界籌集資金,但是又缺乏對各種融資方式、途徑缺乏科學的分析和評價,對公司的資本結構規劃不合理等,容易產生盲目的投資以及決策失誤,這將大大加深財務風險。同時,在成本管理上,鐵通公司沒有完整配套的全面預算、控制、問責制度和考核辦法,缺乏對業務、財務活動的約束,加深了公司的財務窘境。
3、財務信息公開程度不高,信息化水平低
當前,不少鐵通公司的內部信息披露不夠充分與信息公開程度極有限,這很容易被一些心術不正之人獲取,由此而產生內幕消息交易,打亂了信息對稱性和公平性,長此以往會給公司造成嚴重的后果,挫傷員工積極性等。另外,有一些部門的辦公模式比較落后,跟不上信息時代的更新,比如一些工資發放、電費繳納等仍保留紙質傳遞、書寫工作模式,信息傳遞效率不高,辦公成本大。
4、內部財務隊伍的建設有待提高
財務部是公司內部的一個重要樞紐,擁有一個穩定的、高素養的財務隊伍是公司保持財務較高連續性的重要保證。但是,有些鐵通公司的財務工作者并不具備相應的知識水平或者計算機操作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賬務處理不及時,程序、規范不明晰,按規矩辦事尚不能完成,更別談創造力了。此外,有不乏的財務工作者覺得該項工作就是照本宣科,對于經驗性、程序性較高的財務工作,不熟悉流程,滿足于現狀,稍有經驗就不注重知識的更新和相應的研究,倦怠、慵懶的心態逐漸暴漏,職業道德慢慢腐化等。
三、鐵通公司強化財務管理的辦法或措施
1、完善和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強化財務約束力
鐵通公司應該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嚴格規定各項財務業務流程、規范財務行為標準。比如公司建立完善的關于成本費用預算的章程,關于加強營業收入和繳款的一些程序規定,關于交通費補貼的各項通知等,同時應該參與并制定《工程結算及其考核辦法》等有關經營管理方面的文件。從制度方面約束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從監督體制方面強化財經紀律,真正做到“管理有制度、考核有依據、有責必究”,嚴格規范各種財務行為。此外,各鐵通公司應該根據省級鐵通集團等關于財務報表制度的新標準,修訂本公司的財務報銷程序和規范等,并認真組織員工進行討論活動,將明文條例各項內容落實到時間業務當中,尋找問題、檢查漏洞。比如出納人員,必須堅持會計原則,對于不合理的借款和費用報銷退回;再比如審核憑證過程中,財務人員必須通讀集團下發的文件和規定,嚴格、認真審核每一張憑證,及時解決每一個問題,進一步完善本公司的財務報銷管理機制,注重壓縮非生產性支出。
2、全面推行預算標桿工作,加強財務分析
財務管理的重要職能包括評價、監督以及預測等,鐵通公司要充分發揮財務管理的各項職能,必須重視并做好兩件重要工作,即全面預算和財務分析。首先,鐵通公司要全面推行預算標桿工作,嚴格執行預算計劃,并以該計劃引導和約束各項財務活動,充分發揮預算的事前預算、事中控制、事后反饋效用,做到有效配置資源,提升資源效率,推進電信實業的正常運營和全面發展。其次,鐵通公司要開展財務分析活動,參照預算、目標,利用趨勢、結構等對公司內部的投資活動、經營活動、分配活動進行分析,主要是評估和評價公司的盈利能力、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等,為公司的領導、管理者推送有價值信息,為他們作出財務決策提供一定的數據信息,進而推進業務——財務一體化在省、市、區等分公司層面落地。
3、試行財務信息化管理,提高內部員工的創新性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更新,要求各公司必須與時俱進,提高工作效率,因此,無紙化辦公、AO平臺是公司完善企業管理制度、積極探索的一大成功經驗。要求鐵通公司的財務部以企業無紙化辦公為主要突破口,對現存的一些紙質傳遞、書寫工作模式進行改革,比如衢州鐵通則根據自身的情況,研發了發放工資明細軟件,改變了以往負責人員多、紙質打印發放的舊模式,開通了以短信發送的方式,該模式大大節約了紙質文件的印發、傳送等所需人力、物力、時間,減輕了相關人員的勞動量,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幅降低了辦公成本。同時,試行財務信息化管理,探討營收業務比如營業收入周報、增值稅專用發票申請單、各類押金等活動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和方法,加快信息的傳遞,加強信息的共享。
4、認真組織相關財務人員培訓,加強財務隊伍建設
(1)鐵通公司自身應該加強財務隊伍的組建和培養。根據新形勢下的會計準則,財務人員必須具備財務管理、會計核算方面的專業技能,必須熟悉財務基礎工作,也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識以及軟件操作水平。因此,企業要組織一定形式的培訓、學習、考試等,完善企業的財務人員的知識結構和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
(2)要培養財務人員恪守盡職的職業道德和廉潔自好的品質,營造風清氣正的工作氛圍。財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嚴格按照《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等要求合理設置核算科目,也要跟蹤收支兩線的資金實況,發揮財務監督職能,將形式化的財務管理落實到電信運營實務中,促進項目資金的運行效益。本年度,不少鐵通分公司就組織了財務報賬管理系統的相關培訓,比如南平鐵通、青島鐵通、濰坊鐵通等。通過組織公司部分領導班子、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及相關職工等一起學習和探討,了解報賬管理系統的操作和相關功能,對于規范財務人員的財務報賬程序、發揮財務監督職能以及財務集中化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總之,鐵通公司性質的特殊性,決定其應該以學習和探討的態度去構建適合自身管理的財務管理模式。“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鐵通公司應該學習母公司的集中管理模式,探討財務——業務一體化的高效財務管理方法,改善服務,提高財務管理效率和效益,為實現“營改增”的戰略目標和成為擁有一定競爭實力的電信運營商的遠大理想而奮斗。
【參考文獻】
[1] 寧文博:吉林鐵通業務支撐系統和業務核對流程的“營改增”配套改造[D].吉林大學,2014.
[2] 黃喆:小微食品加工業的財務風險控制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14(5).
(責任編輯: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