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祥 王偉
【摘要】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是一個典型的革命黨。新中國成立后比較長的一個時間內,仍然具有革命黨的較多特征。在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型過程中,遇到過許多的障礙,雖然經歷了一些挫折,在改革開放后,我黨從革命黨向執政黨的轉型還是非常的成功。革命黨與執政黨在視角和社會基礎、中心任務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本文以共產黨為例,簡要闡述二者的區別。
【關鍵詞】革命黨;執政黨;思維
中圖分類號:D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0278(2015)11-081-01
一、革命黨思維
我黨從建立后,歷經獨立自主發動工人運動到國共合作,失敗后,又獨立領導了艱苦卓絕的武裝斗爭,在此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的革命思維。作為革命黨,其最根本的一點在于用矛盾的眼光看世界,這是繼承了馬克思主義根本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上采用的一種視角。而這種視角恰如其分的反映了中國的實際,所以能獲得巨大成功。如,劃分近代中國的兩大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之間的矛盾。矛盾背后是民族和階級的因素。毛澤東也說過,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我們的敵人,這是革命首要的問題。具體而言,作為革命黨,一般具有如下思維特征:
首先,在政治上,革命思維代表和發動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它主要代表社會中處于下層的勞動階級,在中國主要是工人和農民等下層階級,在農民中主要是指貧下中農這些階層,這凸顯在新民主主義政治綱領中:強調我黨領導中國革命,就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建立以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各革命階級聯合專政的共和國。
其次,在社會經濟方面,它關注的中心是生產關系的變革,在它看來舊的生產關系是一切罪惡的根源,這也凸顯在我黨的新民主主義經濟綱領中:沒收封建地主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資本歸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在意識形態上,強調私有制基礎上產生的階級根本利益的罪惡性,強調文化的民族性科學性和大眾性。
最后,在實踐上,通過你死我活、急風暴雨式的階級斗爭和武裝斗爭,輿論上的不相容和批判等來實現目標,我黨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斗爭路線。就最根本來看,就是階級——矛盾——政權的思路。矛盾的根源在于剝削階級剝削廣大的被剝削階級,從而引起激烈的矛盾沖突,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官僚資本主義的大肆聚斂,中國的政治經濟資源被高度集中,普通百姓喪失基本的生活依靠。最終,要解決此種沖突,就必須先奪取政權后打散被高度壟斷的政治經濟資源,建立一個各革命階級共同分享和參與的社會。
新中國成立后,我黨繼續沿用了一段時間的革命黨思維,主要體現在三大改造中。當然,這次的三大改造是通過和平的方式來進行。中國共產黨建立之初,就以建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為目標,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從理論和實踐來看,中國革命分兩步走,先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后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完成。經過幾年的國民經濟恢復,條件一具備,我黨就領導全國人民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三大改造,消滅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建立了社會主義。從此,中國就不再存在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大家都是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二、執政黨思維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轉變為一個執政黨,全面領導新中國各方面事物。對一個掌握了政權的執政黨來說,情況完全與革命黨不同。
首先,社會主要矛盾思想和黨的中心任務思想的變化。三大改造后,毛澤東提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對于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后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人民對于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鄧小平也指出,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從對主要矛盾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盡管仍然使用主要矛盾一詞,但內涵變化巨大。革命年代,從人與人、階級與階級對立角度來界定主要矛盾,執政后則從人與生產力之間來界定。從而使得黨的中心任務發生根本改變。由階級斗爭奪取政權轉變化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發展教育提高人的素質、改善社會和企業管理的方面來。這突出反映為黨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最先進的文化上面。
其次,社會基礎思想的變化。革命年代,我黨突出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利益代表的階級屬性。三大改造后,中國不再存在剝削階級,只有自食其力的勞動者階級。改革開放后,中國民營經濟迅速發展,社會財富的保有量也是直線上升。中國出現了大量新的階層,我黨從政治的高度解決了此問題。江澤民同志指出,看一個人先進不先進,不要看其財富的多寡,關鍵是看其思想先進與否。從黨的理論角度看,我黨強調其階級性時,也強調其人民性和民族性一面,強調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且在其他新的社會階層不斷出現時,我黨的社會基礎會進一步擴大。
三、思維比較
革命黨要推翻原有的政治社會制度及其機構機器,而執政黨有了自己領導的政府。革命黨不承認原有政府所制定的各種法律制度,執政黨必須制定自己的法律,并且處理好黨的領導與法治的關系。革命黨主張領導一部分人一部分階級打到另一部分人和階級。革命要破壞舊世界,執政要建設一個新世界。執政黨要擔起行使公共權力的責任,和政府有共同的目標,即整合國家和社會,并推動其發展。執政黨強調建設和發展,強調整合社會,一視同仁的對待國民大眾,擴大自己的社會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