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禮平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討痔出血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方法:選擇從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痔出血患者90例,以45例為1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行手術治療,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中藥湯劑。觀察并對比兩組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愈率68.89%,對照組17.78%,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0.00%,經針對性處理后不適感消除;觀察組2.22%,繼續中藥湯劑2d后消失,無需其它處理措施,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痔出血的手術治療中加用中藥湯劑可潤腸通便、補血止血、清熱解毒,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痔出血;中西醫結合治療;療效
內痔發生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發病位置為距肛門3cm的齒線以上部位,作為一種常見的肛腸科疾病,內痔的發生人群正逐步年輕化,發病率也在不斷攀升[1-2]。內痔較為常見和普通,但如果處理不及時則有可能產生并發癥或者導致病情加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癥狀以出血為主,此外還有疼痛、脫垂等,手術是治療內痔的常用方法[3],但治愈療效有待進一步提升。為了驗證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療效,本文特以90例痔出血患者為例進行論述。現介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以90例痔出血患者為研究對象,時間跨度從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其中男44例,女46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42.6±6.4)歲;病程15d-26年,平均病程(2.4±1.2)年;病情分期:I期25例,II期54例,III11例。以45例為1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基線資料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患者均根據病情分期選擇合適的術式,I期患者行內痔硬化注射術,II期患者行內痔硬化注射術及結扎術,III期患者行外剝內扎術。貧血患者術前輸血。在此基礎上觀察組加用中藥湯劑,組成:黃柏10g、炒槐米10g、赤芍10g、生地10g、大薊15g、生甘草5g、黃芩10g、枳殼10g、地榆炭10g、大黃5g、丹皮10g、當歸10g。不便秘用熟大黃,便秘用生大黃。水煎,早晚服用,連用1周。
1.3觀察指標
①治愈率:肉眼看不到血絲,便血停止,為治愈;手紙有印血,大便出血基本停止,為好轉;大便出血無明顯好轉或加重,為無效。②不良反應發生率。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以P <0.05表示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用檢驗組間比較,用n/%表示計數資料, 用統計學軟件SPSS 20.0處理統計數據。
2.結果
2.1兩組治愈率比較
觀察組治愈率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兩組治愈率比較
2.2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有9例患者出現肛門墜脹感,發生率20.00%,經針對性處理后不適感消除;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肛門墜脹感,發生率2.22%,繼續中藥湯劑2d后消失,無需其它處理措施。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在肛腸科中痔瘡較為常見,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和復發率。發病時有痛感的患者較少,不過大多會在后期出現不適感,比如肛門墜漲、瘙癢等[4]。對于痔出血患者,盡管應長時間的排便出血出現貧血的癥狀,但由于發病位置較為私密,部分患者寧愿忍受身心折磨也不愿意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這是當前內痔治療的困境之一[5-6]。在本次研究中我們的實驗對象是從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90例痔出血患者,為了提高手術治療效果,筆者向對患者病情進行分期,然后依據最終的分期結果選擇手術方式,具體如下I期患者行內痔硬化注射術,II期患者行內痔硬化注射術及結扎術,III期患者行外剝內扎術。對于已出現貧血癥狀的患者,于術前輸血。且實驗組加用中藥湯劑,藥方由黃芩、黃柏、地榆炭組成,具有潤腸通便、補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并根據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況進行辯證施治,比如便秘者用生大黃。經1周的治療,觀察組治愈率68.89%,對照組17.78%,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0.00%,經針對性處理后不適感消除;觀察組2.22%,繼續中藥湯劑2d后消失,無需其它處理措施,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在痔出血的手術治療中加用中藥湯劑可在提高治愈率的同時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總的來說,我們應對內痔的危害有一個清晰正確的認識,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立刻到正規醫院進行救治,避免諱疾忌醫導致嚴重的并發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減低內痔對生活質量的影響。此外,要認識到生活習慣與內痔發生的關聯系,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減少內痔的誘發因素。在痔出血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西醫治療選擇手術可減少對潤腸通便、止血止痛、抗生素等藥物的利用,在幫助患者節省大量的醫療費用的同時還能避免大量使用西藥產生的副作用,中醫治療選擇具有潤腸通便、補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的中藥湯劑能在提升手術治療的效果的同時減低手術并發癥的發生。
參考文獻:
[1]陳善國.痔術后出血的中西醫結合治療[J].中國中醫急癥,2012,21(2):246-247.
[2]沈志剛,龐子云.中西醫結合治療痔出血32例療效觀察[J].云南中醫中藥雜志,2013,34(7):29-29.
[3]薛應祥,張平.痔出血至重度貧血治療探討[C].//第十六屆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病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論文集.2013:201-203.
[4]仲超祥,胡玉超.痔上黏膜環形切除釘合術并發出血的原因及對策[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2,(6):603-605.
[5]翟海峰.云南白藥聯合太寧栓治療內痔出血的臨床觀察[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11:137-138.
[6]張衛剛.裸花紫珠片治療I期內痔出血56例臨床觀察[J]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6(6):507-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