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順

摘要:目的: 探討三坳湯和止咳散加減佐治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西藥組和中藥組,西藥組使用抗生素、鎮咳平喘的西藥進行治療,中藥組在此基礎上輔以三坳湯和止咳散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以后,西藥組的有效率為67.5%,中藥組的有效率為97.5%,中藥組的治療效果要優于西藥組,P<0.05;兩組病例的咳、喘、痰癥狀都較比治療前有所改善,其中中藥組的證候改善情況最為明顯,P<0.05。結論: 在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中,三拗湯和止咳散加減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
關鍵詞:三坳湯;止咳散;慢性支氣管炎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ree depression and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 cough decoction. Methods January 2010 -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accepted treatment of 80 patients with chronic bronchitis as research object, is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group and Chinese medicine group, western medicine group use antibiotics, antitussive and antiasthmatic drugs fo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supplemented by three depression soup and cough powder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esults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western medicine group's efficiency was 67.5%,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group efficiency was 97.5%,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to better than western medicine group, P <; 0.05). Two groups were cough, asthma, phlegm symptoms are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improved, the syndrom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roup improved significantly,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 Sanao Decoction and cough powder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clinical symptoms.
Keywords:the three - Au - Tang; relieving cough and dispersing; chronic bronchitis
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癥狀由咳、痰、喘構成,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病癥[1]。患者氣管、支氣管粘膜等周邊組織存在慢性炎癥所導致,該病持續時間長,進展緩慢,癥狀反復且易復發[2]。慢性支氣管炎治療不及時極易演變成阻塞性肺氣腫、肺心病等急癥,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嚴重的威脅[3]。慢性支氣管炎在臨床中可以使用中藥、西藥或者中西醫聯合治療。采用有效的治療方法可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筆者在多年的臨床工作中發現三坳湯聯合止咳散對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效果尤佳,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病例均確診為慢性支氣管炎,臨床癥狀表現為頻繁咳嗽且有加重趨勢,氣喘、痰多、舌苔薄白、流清涕。將80病例隨機分為西藥組和中藥組各40例,西藥組男性19例,女性21例,最小年齡41歲,最大年齡64歲,平均年齡(45.2±2.1)歲,平均病程(5.2±2.1)年。中藥組男性29例,女性11例,最小年齡31歲,最大年齡70歲,平均年齡(44.25±1.1)歲,平均病程(4.7±2.5)年。兩組病例在年齡、病程、性別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西藥組使用抗生素、鎮咳平喘的西藥進行治療,中藥組在此基礎上輔以三坳湯和止咳散進行治療。三坳湯和止咳散加減的處方由炙麻黃5g、苦杏仁10g、甘草6g、桔梗10g、荊芥9g、紫菀12g、百部10g、白前12g、甘草6g、陳皮9g、細辛6g、白茯苓30g、法半夏15g、生姜5片、大棗8個構成。藥方需水煎去渣取汁150ml,早晚各一次,7天為一個療程,共服用兩個療程。臨床診斷寒痰多者在此方中加入干姜10g,咽痛嚴重者加入地龍8g,藥方中的細辛需要根據患者的癥狀進行增減,如患者體虛汗多則需要減量,患者身強體壯則需要加量;所有藥物根據患者的病癥改善情況,每三天進行一次用藥調整,直至痊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咳、喘、痰三種主要癥狀的改善情況,根據癥狀的輕重給予評分。0分:無癥狀;1分:癥狀輕微;2分:癥狀較重,持續服藥;3分:癥狀較為嚴重。評分越高則意味著患者的病情越嚴重。在治療2個療程以后,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證候變化情況。
1.4 療效觀察
療效評定的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顯效:咳、喘、痰癥狀有明顯的減輕;有效:咳、喘、痰癥狀有減輕,但程度不及顯效;無效:咳、喘、痰癥狀無變化,有加重的趨勢。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標準差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以后,西藥組的有效率為67.5%,中藥組的有效率為97.5%,中藥組的治療效果要優于西藥組,P<0.05。
注:與西藥組比較,P<0.05
2.2 兩組病例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
兩組患者在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后,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結果顯示,兩組病例的咳、喘、痰癥狀都較比治療前有所改善,其中中藥組的證候改善情況最為明顯,P<0.05。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
注:與西藥組比較,P<0.05
3 討論
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癥狀主要以咳、喘、痰為主,病程較長,多發于寒冷季節[4]。引發該病的原因考慮為遺傳、感染、粉塵、吸煙、過敏等[5]。西醫對于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主要以為祛痰平喘和止咳為主,在治療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感染會使用抗生素,祛痰平喘則使用氧療和霧化的形式來緩解,這些治療手段治標不治本,因此該病常會反復發作。中醫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中以治本為出發點,重要治療的副作用較少,安全性高,且起效快,在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方面具有很大優勢。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以后,西藥組的有效率為67.5%,中藥組的有效率為97.5%,中藥組的治療效果要優于西藥組,P<0.05。在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中,中醫以湯劑的方式輔助西醫的治療,能夠預防西藥所引發的不良反應,并能夠彌補西藥治療易復發的弊端,在臨床治療中效果明顯[6]。
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臨床癥狀由咳、痰、喘構成,是一種常見的呼吸系統病癥。患者氣管、支氣管粘膜等周邊組織存在慢性炎癥所導致。中藥在臨床治療中的抗菌、抗炎的效果明顯,在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中能夠有效的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減輕患者的病痛,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7]。本次研究中中藥使用山坳湯和止咳散加減來進行治療,山坳湯包含麻黃、杏仁和甘草,是溫肺止咳的經典方劑;止咳散以桔梗、紫菀、百部、白前、荊芥、細辛、白茯苓、法半夏、陳皮為主,主要起到宣降肺氣、祛痰止咳的作用。二者結合的藥方主要以宜肺平喘、潤肺止咳為主。藥方中炙麻黃、杏仁起到了宣肺平喘的作用,桔梗、陳皮起到了止痰消咳的作用,紫菀、百部、白前、荊芥起到了祛風解表和化痰的作用,細辛、白茯苓、法半夏起到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甘草則起到了調和各種藥物的作用[8]。
兩組患者在經過兩個療程的治療后,治療前后證候積分比較結果顯示,兩組病例的咳、喘、痰癥狀都較比治療前有所改善,其中中藥組的證候改善情況最為明顯,P<0.05。由此可見山坳湯和止咳散加減能夠有效的緩解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咳、喘、痰癥狀,在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中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在慢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中,在西藥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山坳湯和止咳散加減能夠有效的緩解慢性支氣管炎的咳、痰、喘癥狀,能夠有效的彌補西醫治療容易產生不良反應且不能夠治本的弊病,使用中藥進行治療可以根據患者的治療情況和身體狀況進行方藥的加減,能夠有效的緩解臨床癥狀,并且其安全性上也有所保障,因此筆者認為在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治療中,三坳湯和止咳散的應用安全有效,效果明顯,值得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1] 溫麗雅, 余紅, 張淑娟,等. 中醫藥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臨床與基礎研究進展[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 31(10):1934-1937.
[2] 楊子江, 荊明霞. 慢性支氣管炎健康教育及研究進展[J]. 中華全科醫學, 2012, 10(11):1776-1776.
[3] 劉英雄, 陳土祥.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臨床觀察[J]. 中國中醫藥科技, 2014, 21(3):321-322.
[4] 吳大斌. 藥浴配合走罐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觀察[J]. 湖北中醫雜志, 2014, 36(2):34-35. [5] 曾榮南. 三小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藥效學及臨床觀察[D]. 南方醫科大學, 2013.
[6] 陳永莉. 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42例臨床療效觀察[J]. 中醫臨床研究, 2012, (20):101-101.
[7] 潘傳鳳. 中西醫結合護理干預在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中的作用[J]. 黑龍江醫學, 2014, (9):1123-1124.
[8] 張心遠. 感染后咳嗽病證特點及中醫治療的文獻研究[D]. 北京中醫藥大學,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