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瑛
在實現自身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的進程中,蘇州市立醫院不斷踐行著公立醫院社會責任的豐富內涵。醫院黨委前瞻規劃、統籌部署、精心組織、有序實施,將“品牌效應”的理念融入黨建工作中,深入開展了一系列以“在職黨員雙送服務進社區”為核心的主題活動。廣大黨員積極發揮自身作用,送醫送藥、幫貧濟困,與社區居民結下了深情厚誼,切實提高了科學服務群眾健康、服務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逐步成長為新時期醫療戰線上惠民、愛民的時代先鋒。
一、以“雙送服務”為主題,樹立品牌新形象。
在開展以“送健康、送服務”為主題的在職黨員進社區 “雙送服務”活動中,各支部黨員堅持“亮身份,樹形象,做表率”,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加社區黨組織開展的各項活動,向居民宣傳上級方針政策、重點工作,全心全意為身邊的居民群眾服務,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使醫務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1、科普知識進社區。廣大在職黨員充分發揮自身行業特點和專業所長,積極開展衛生科普、健康咨詢活動。(1)舉辦“健康大講堂”。自2011年起,醫院和蘇州市圖書館聯合開設了“健康大講堂”,每月定時舉辦科普知識宣教講座,現范圍輻射至周邊社區,已舉辦健康講座50余場,吸引了附近居民的積極參與,深受好評。(2)進行免費藥物咨詢。藥劑科黨支部組建藥物咨詢服務團隊,以各種形式進行合理用藥宣教活動,共為社區居民免費測量血壓1026人次,空腹測血糖165人次。同時為社會人群進行藥物咨詢854人次,發現錯誤用藥并進行糾正347人次。(3)參與媒體節目制作。選派相關專家參加電臺《名醫有約》節目制作,旨在就某個用藥專題或熱點用藥問題,通過電臺這一有效途徑對廣大市民進行宣傳教育;電視臺《健康黃絲帶》欄目與醫院定期就“合理安全使用藥物”這一主題進行合作,由醫療專家向市民進行用藥輔導。(4)開展安全用藥教育。在醫院的兒童發展中心以及三香社區、湖左岸社區、宇琪朝陽幼兒園等場所,為適齡兒童定期進行科普教育講座。2010年至今,深入太倉、常熟等地,以及市內衛生服務站、社區、科技園、老干部活動中心、幼兒園、大學等場所,進行院外合理用藥宣教講座80余次。此外,醫院多支部聯合,在平江路舉行了大型義診活動;參加了蘇州市衛生局、愛健辦、蘇州廣播電視臺聯合組織的“健康大巴進社區活動”……
2、共建結對進社區。醫院5個黨支部與社區建立了長期志愿服務關系,30多名黨員與社區居民建立“一對一”健康結對。開展多種形式的衛生科普、健康咨詢、醫療服務、心理咨詢、安排就診、送醫送藥等服務,以及助殘幫困、結對助學、樂齡關懷等工作。(1)尊老愛幼常記心間。本部醫技支部得知原滄浪區鐘樓新村社區“空巢老人”吳達新,年近八旬,由于中風后行走不便一直未出門,便專程上門送去拐杖、問寒問暖,并為老人進行了全身體檢,根據體檢報告,制定了科學合理的康復治療方案,定期隨訪,受到社區人員和附近居民的交口稱贊;本部機關支部連續三年為西美社區居民定期測血壓,共計4000余人次;后勤支部為培智學校學生捐書、捐物、體育競賽發放獎品等愛心活動;(2)普及家庭自救常識。東區急診黨支部在完成緊張繁重的急診急救、危重病人的醫療護理工作外,黨員同志把服務范圍向院外延伸,利用自己的知識和專長,放棄休息時間,走進蘇州市市民大講堂、社區、金閶公安分局、高新區醫院等單位開展急救技能群眾性普及工作,為社區居民講解和演示家庭意外傷害的急救。同時走進老年大學,完成蘇州市科協舉辦的“家庭急救120”系列講座春、秋季班二期,使更多的人掌握意外傷害的家庭自救互救本領,并組織黨員上門為殘疾老人義診、醫療咨詢,為有具體困難的出院病人進行上門換藥、更換胃管、導尿管、氣管插管等醫療服務,全年共計20余次。(3)整理家庭“小藥箱”。北區藥劑黨支部也將志愿服務活動開展到社區,為居民講解如何管好家庭小藥箱的知識。通過圖文并茂、結合實例、互動交流的方式,居民們掌握了管好家庭小藥箱的方法,也深刻體會到了安全用藥的重要性。(4)做好藥物安全工作。北區門診藥房開設了長期家庭過期、失效藥品回收服務,同時做好藥品正確使用及廢棄藥品安全處置等相關知識的宣傳,提高患者安全用藥意識,減少不良事件發生,避免廢棄藥品流入社會或污染環境。醫院開展的各項扎實有效的志愿活動受到了上級有關部門的肯定,其中1名黨員被評為滄浪區“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先進個人,本部第六支部的“藥學黨員專家志愿服務”入選市委組織部黨員服務典型案例。
3、健康顧問進社區。健康顧問是體現黨員先進性的有效載體,市立醫院黨委參照客戶經理、理財顧問的模式,把專業優勢和黨員奉獻精神有機鏈接。一是社區健康顧問,以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水平為中心,800多名在職黨員深入全市70多個社區,宣傳衛生健康知識,調查社區居民健康情況,上門進行健康指導。讓社區居民在放松的環境中了解健康知識,與社區居民共同構筑了一道健康防護網。二是育嬰健康顧問。21名產科護士黨員和星級護士為年輕媽媽送上育嬰知識,指導沐浴和撫觸。三是腫瘤護理健康顧問。與腫瘤病人結對服務170人次,護理服務2300多人次。顧問服務以人性化的關懷,改善了醫患關系,拓展了服務新領域,打造了黨員新形象。同時,建立三個志愿服務品牌,進一步改善了醫患關系,樹立了衛生系統黨員的先鋒形象,真正體現了和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以注重服務為核心,豐富品牌新載體。
服務人民、服務群眾是黨的宗旨的具體體現。為此,醫院黨委始終圍繞“服務”開展品牌創建工作,充分利用醫療資源優勢,逐步提升自身品牌的社會效應,努力于打造一支業務精、素質強、作風正、服務優,適應發展需求的黨員隊伍。
1、組織發動,全員參與。根據市委組織部要求,醫院黨委積極響應上級部署,迅速投入到“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醫院召開了“在職黨員進社區”動員大會,黨務部門主動到社區了解情況,為在職黨員提供了全市各街道社區的服務崗位。按照“支部設崗、黨員選崗、共同定責、掛牌上崗、模范帶動”的原則,各支部有效組織到社區報到工作,同時做好本支部黨員參與社區志愿者活動的信息記錄,全院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率達100%,覆蓋社區79全,組織集體進社區活動140余次,2200多人次參加了進社區活動,形成了黨員先鋒走基層的長效機制。
2、深入基層,服務群眾。目前,醫院黨委已組織集體進社區活動140余次,在職黨員2200余人次參加了進社區活動,有5個黨支部、10個青年文明號、30多名黨員與結對社區建立了長期服務關系——本部機關黨支部堅持每周到社區開展醫療咨詢和測量血壓,許多居民已形成固定習慣;本部藥劑支部組織黨員藥師到社區開展藥物咨詢、用藥講座,到居民家中指導用藥;東區急診支部開展社區居民院前急救培訓……廣大黨員發揮自身優勢和行業特點,開展了科普宣教、健康咨詢、醫療服務,以及助殘幫困、結對助學、社區宣傳等工作,真正將服務社會百姓做到了實處,也使每個黨員的心靈經歷了一次凈化。
三、以宣傳輿論為契機,營造品牌新氛圍。
市立醫院黨委組織的在職黨員進社區活動,以提高醫院黨建工作水平、提升黨員雙重管理、雙重監督效能、提升服務群眾服務社會水平、提升黨的整體形象為宗旨,增強了全體黨員作為醫務工作者的的責任感,以及主動服務群眾的意識,同時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1、多措并舉,搞好宣傳發動。醫院黨委注重品牌的宣傳工作,組織相關部門利用手機短信、新聞媒體以及黨建網站、醫院院報、電子顯示屏等方式進行廣泛宣傳,使社會了解醫院、使群眾信任醫院,形成了良好氛圍。
2、根據需求,確定品牌項目。社區服務將成為未來的醫學服務大方向,群眾和醫護工作者的距離也將不斷拉近,就醫渠道更方便、更便捷是社會大眾共同的追求。秉承這一宗旨,各黨支部根據原來的服務項目,經過不斷調研,目前從零散的社區義診設攤,逐步形成支部與社區的“一對一”共建結對;從個人扶貧幫困,逐步形成到以支部為單位的愛心結對幫困;從簡單的健康咨詢,逐步形成了“健康顧問”式的新型模式,將“流動醫院”搬進了社區,多次被新聞媒體予以報道,社會反響良好。
四、以黨員示范為引領,深入品牌影響力。
黨員們做為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文明建設的示范員、公益事業的促進員、困難群體的幫扶員,充分發揮自身的先進性,突出引領示范作用,使品牌自身的影響力得以進一步深入。
1、凝聚力量做表率。在院黨委的統一部署下,全院829名在職黨員深入全市79個社區開展服務,黨員領導干部、支部書記帶頭參與,志愿服務的自覺性得到有效提高,黨委的凝聚力不斷增強。
2、體現價值樹理念。通過豐富的志愿活動,不僅鍛煉了黨員隊伍,更重要的是在黨員中間樹立了服務于民的理念,從而不斷提高黨員素養、豐富工作內涵,做到“內塑魂、外塑形”,使醫院的和諧風尚和良好形象得以全面彰顯,也使自身的品牌形象在群眾中更加深入、更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