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勝田 王海星 侯銘強
摘要:“十二五”時期,中國中醫藥服務貿易快速增長,發展態勢良好,但目前仍處在初級發展階段,面臨諸多問題和挑戰。本文認為,中國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迎來了國家政策鼓勵、與其他產業協作、國際市場接受程度提高、中醫藥國際化步伐加快等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不少困難,如產業規模較小且品牌效應不明顯、相關立法不完善、專業人才缺乏、服務貿易壁壘較多等問題。
關鍵詞:中醫藥;服務貿易;機遇;挑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9.001
中圖分類號:R2-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04(2015)09-0001-03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CM Service Trades in China HOU Sheng-tian1, WANG Hai-xing1, HOU Ming-qiang2 (1.School of 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2.School of Law,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TCM service trades grew rapidly and enjoyed optimistic future during the 12th five-year period, which was in good development trend. However, it is still in its primar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facing various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argu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CM service trades will meet great opportunities, such as governmental policy encouragement, cooperation with other industries, the increasing acceptance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and the acceler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CM. Meanwhile, there are also some difficulties - small industry scale and weak brand management, absence of legislation, lack of qualified professionals and various service trade barriers.
Key words:TCM;service trade;opportunity;challenge
中醫藥服務貿易是中國服務貿易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衛生服務貿易范疇。與中醫藥產品的貨物貿易不同,中醫藥服務貿易是通過跨境交付、境外消費、商業存在和自然人流動4種模式進行。中醫藥在醫療、保健、養生及旅游等方面特色明顯、優勢突出,具有廣闊的國際發展前景。
我國擁有豐富的中醫藥服務資源,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優勢明顯。“十二五”時期,中醫藥服務貿易進入快速增長期,出口穩步增加,國際合作渠道不斷拓寬。但是,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仍面臨著許多困難與挑戰,如貿易壁壘、相關立法及人才缺失等。筆者現就目前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機遇及挑戰加以分析,為制定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策略提供參考。
基金項目: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14JGB062);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共建項目建設計劃(2012年)
1 發展機遇
近年來,中醫藥服務貿易受到了國內和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一方面,我國政府大力支持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從政策上給予鼓勵;另一方面,國際社會對中醫藥服務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為中醫藥走向世界創造機遇。中醫藥服務貿易具備了深入發展的有利條件,市場前景廣闊。
1.1 國家大力扶持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
近年來,中國政府對中醫藥服務貿易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將中醫藥服務貿易納入國家服務貿易總體規劃之中。2007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強調,加強中醫藥服務貿易,促進中醫藥國際化發展。這是中國政府首次提出發展中醫藥服務貿易[1]。2012年,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14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促進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22號),更提升了我國政府對中醫藥服務貿易的重視程度。2014年,北京、上海、廣東、廣西等全國8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被納入中醫藥服務貿易先行試點區域,以探求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路徑,形成相應的品牌示范效應。另外,一些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也相繼出臺,給中醫藥事業發展帶來新機制,增添新動力,以推動中醫藥事業更好發展。
1.2 中醫藥服務業與其他產業協作發展空間大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國民對健康的關注不斷增加,對健康服務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以中醫藥為特色的休閑、旅游、餐飲服務越來越受到青睞[2]。因此,中醫藥與旅游、餐飲、娛樂、教育、藥品銷售等行業的關聯性增強,協作發展空間較大。
中醫醫療旅游是中醫藥服務貿易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項目。海南、廣東、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紛紛打造中醫健康游的醫療旅游特色項目,有效帶動了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如廣東省以涼茶和湯膳為特色,將中醫理論與傳統飲食文化結合,開展了藥膳服務貿易,并以此帶動藥膳食療的科學研究、科普宣傳、教育培訓、產品銷售等行業發展[3]。中醫藥留學教育是我國的優勢領域,在整個來華留學生教育中排名第二[4],國外也有多所正規大學設置中醫專業、開課中醫課程,中醫藥教育促進中醫藥在國際上廣泛傳播。
中醫藥服務產業與其他產業協作發展,拓寬了中醫藥服務貿易渠道,實現了中醫藥服務產業更廣泛的產業鏈,為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
1.3 國際市場對中醫藥服務接受程度提高
中醫蘊含“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和“以人為本,效法自然”的核心價值。隨著世界回歸自然趨勢的發展,民眾對中醫藥的認識不斷增強,對重視陰陽平衡和標本兼治的中醫藥服務產生了濃厚興趣,這為中醫藥服務的發展帶來極大的市場需求。目前,中醫作為補充替代治療手段,被美、德等發達國家所采用。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患者來華接受中醫養生、康復治療。根據筆者調查,北京市外籍消費者對推拿、針灸、中醫減肥、中醫美容服務比較感興趣,39.58%在京外籍消費者體驗過中醫針灸服務。以針灸、推拿為主導的中醫藥服務得到了國際民眾的普遍接受。相比西醫在老年病、慢性病、疑難雜癥等方面的局限性,中醫良好的療效和相對低廉的價格具有明顯優勢。
1.4 中醫藥國際化步伐加快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變,各國已開始重視傳統醫學,積極開展對中醫的使用和研究,并與中國政府開展合作。目前,中醫藥服務已經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其醫療保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截至2013年,全球各類中醫藥從業人員約30萬人,中醫醫療機構8萬多家[5];至2012年底,我國與外國政府及有關國際組織已簽訂含有中醫藥合作內容的雙邊政府間協議96個,專門的中醫藥合作協議49個[6],內容涉及中醫藥臨床、教育、管理、科研等多個方面。在學術活動方面,許多國際性和地區性的中醫藥學術組織創辦了中醫藥學術期刊,并定期舉辦國際性的中醫藥學術會議;商業領域,越來越多的國際知名制藥企業實行中醫藥國際化戰略,從事中醫藥產品的研發,并將中醫藥產品作為藥品或保健品在國外銷售。總之,中醫藥的國際化進程不斷加快,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前景廣闊。
2 面臨的挑戰
2.1 貿易規模有待擴大
目前,我國中醫藥服務貿易整體規模較小,經營分散,品牌效應不明顯。現階段的中醫藥服務貿易正處于行業生命周期的成長期[7]:一方面,產業各環節及各部門的聯動配合還未形成,醫療、教育、科研及娛樂等形式的中醫藥服務還處在分散經營狀態,產業鏈不完整,經濟效益較低,行業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差;另一方面,中醫藥服務貿易的先行試點機構建設剛起步,相應國際知名機構及品牌產品尚未形成,中醫藥服務貿易缺少具有示范效應的貿易實體。
2.2 管理制度與立法不完善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及國際組織對傳統醫學進行了立法管理和保護。然而,中醫藥在我國及國外仍缺乏法律保護[8]。我國中醫藥立法工作存在許多問題,如缺乏針對中醫藥的專門立法,且立法層級較低;現有法規的操作性較差,立法技術有待提高[9]。由此導致中醫藥服務市場混亂,發展受阻。
2014年7月,國務院法制辦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使中醫藥立法邁出關鍵一步。但未來在中醫藥法的執行、監管及配套措施的輔助方面,仍面臨諸多考驗。
2.3 專業人才缺乏
服務貿易對資源的需求相對較小,而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較大。中醫藥服務貿易是一個跨學科、多專業的領域,對專業型人才及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較大,在行業發展中需要既掌握中醫基本知識,又熟悉服務貿易、衛生事業管理并具有一定外語交流能力的專業人才。我國目前尚未對中醫藥服務貿易人才進行專門培養,現有的人才數量、質量和結構不能滿足行業發展需要,導致相關的宣傳、運作和管理不能系統、有效地開展。
2.4 國際化面臨諸多貿易壁壘
目前國際上針對中醫藥服務的貿易壁壘很多,主要為限制中醫合法行醫及中醫藥產品的合法流通。限于不同國家法律和制度的約束,中醫藥服務目前難以取得國際權威認證。
現階段中醫藥只在極少數國家取得合法化,如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由于美國相關法規的限制,中藥產品仍不能以藥品身份進入美國市場;而中醫藥在歐美及非洲等地的合法化進程緩慢,也導致中醫藥在海外發展受限。此外,受各國政策限制,許多國家和地區未與中國簽訂學歷互認,導致留學生在我國接受了系統中醫教育回國后,不能獨立行醫,這嚴重制約了中醫藥教育的出口及中醫藥人才交流。
在技術性壁壘方面,中醫藥服務要進入其他國家,須得到進口國政府及衛生主管部門的許可。但是,中醫藥在國際上缺乏公認的規則,尤其近年國際社會對中藥成分和工藝的質疑,導致中醫理論、中醫療法、中醫藥產品無法得到權威認證,影響了中醫國際化、標準化,使中醫藥在進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困難重重。
3 小結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醫藥服務貿易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開展中醫藥服務貿易不僅要遵循服務貿易領域的基本規則,也要掌握中醫藥發展所處的國內外環境,認清中醫藥服務貿易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便更好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的健康發展。今后應當充分發展中醫藥服務的優勢,建設一批有特色的中醫藥服務機構及品牌,提高中醫藥的服務能力與服務質量;加快中醫藥標準國際化進程,深化中醫藥國際合作交流,探索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的新模式與新策略,使中醫藥服務貿易的機制更完善、內容更豐富、貿易能力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黃建銀.以服務貿易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J].世界中醫藥,2012,7(3):185-187.
[2] 侯勝田.以中醫藥為特色的中國醫療旅游產業發展戰略探討[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14,20(12):1-3.
[3] 胡旭光,劉基柱,貝偉劍,等.廣東藥膳食療服務體系的構建及對外服務貿易對策初探[J].廣東科技,2010(8):33-34.
[4] 陳丹丹,劉嵚,張菱菱.高等中醫藥教育服務境外消費出口結構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3,12(23):111-112.
[5] 李木元.我國全面推動中醫藥服務貿易發展[N].人民政協報, 2013-05-31(A04).
[6] 魏敏.中醫藥正闊步走向世界[N].中國中醫藥報,2012-11-05(1).
[7] 李振吉.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實務[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4:80-81.
[8] 喻文迪.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現狀及發展趨勢探析[J].世界中醫藥, 2014,9(2):178-180.
[9] 張德書,呂國銘.淺析加強中醫藥立法工作的必要性及對策[J].學理論,2013(21):139-140.
(收稿日期:2014-09-01;編輯:梅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