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本期有震撼力的關鍵詞是“常態化下沉基層”,有意思的是天津大學的“愛情學分”,感人的是江蘇大學團委的“創意謝師恩”,還有廣西南寧團市委為農民工子弟完成“微心愿”的溫暖。
云南“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上線,從而讓團組織能更好地把握青年脈搏,而遼寧丹東團市委的創業大賽計劃,又將更好地造福有夢想、有激情的創業青年。
有活力的團組織,才能吸引、引導活力青年。
讓團干部大部分工作時間到青年中去
@共青團中央
最近,團中央46名機關干部離開熟悉的工作環境,下沉到全國46個縣(區)開展為期4個月的“常態化下沉基層”工作。四分之一的機關干部到縣(區)直接面向團員青年開展工作,將成為團中央和團省(區、市)委機關干部的工作常態。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指出,群團組織中存在的問題,實質是脫離群眾。他要求群團干部要心中有黨、對黨忠誠,心系群眾、為民造福,求真務實、真抓實干。
在推動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貫徹落實過程中,團中央書記處明確提出,共青團深化改革的任務不能等、工作不能停,總體方案設計和具體工作探索要同步推進、交織進行。根據團中央書記處的統一部署,團中央和團省(區、市)委機關干部“常態化下沉基層”工作率先啟動。與此同時,團中央機關干部向基層服務對象報到工作也開始實施,每名機關干部每周至少要用兩個半天工作時間深入社區及企業、機關、學校、科研院所、社會組織等青年集中的單位,直接聯系和服務團員青年。
下沉基層要做到身到心到,真學苦學,交流交心,推動創新創優,求實務實。
首批常態化下沉基層干部全部到崗
@內蒙古自治區團委
按照團中央要求,內蒙古自治區團委于日前啟動了“團干部常態化下沉基層”工作,將在兩年內分四批每批選派1/4的干部派駐到旗縣基層工作4個月,通過派駐基層、直接聯系、靠前指導、定期輪換等方式,使機關干部走出機關、走進基層、走進青年。首批7名派駐干部已下沉到旗縣展開工作。
9月17日,內蒙古自治區團委副書記李中增到派駐點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縣正式報到對接,并參加了“中國云谷杯”第二屆呼和浩特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暨第二屆“創青春”內蒙古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呼市分賽啟動儀式。隨后,李中增來到團縣委,并向大家介紹了本次常態化下沉基層工作的目的、目標和工作任務。
內蒙古自治區團委派駐基層的其他干部也與當地團干部座談、走訪困難青年,與基層青年同勞動,開展青年志愿者服務、助力“十個全覆蓋”工程等工作和活動。下沉干部張俊杰說:“平時在機關里,很難了解到基層這么多的實際情況,頂層設計、工作部署和實踐落實需要很好的貫通起來,才能更好地實現目標。”
云南“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正式上線
@云南團省委
云南省青少年微電影大賽賽程是什么?今年昆明官渡區教師招聘面試會提前通知面試題目嗎?2015年玉溪第三批事業單位什么時候開始報名?從9月16日開始,要找到答案,除了問度娘,還可以直接登錄云南“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提問。
經過不斷探索,由團云南省委依托團中央“青年之聲”V3.0云平臺搭建的公益互動社交平臺——云南“青年之聲”于9月16日正式上線,既是社交網站,又具備共青團特色,對廣大青年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疑難問題做解答,并提供面對面幫扶,為青年成長、健康、創業等提供服務。
團省委副書記任遠征表示,建設云南“青年之聲”互動社交平臺,是樹立互聯網思維密切團青關系的探索和嘗試,是搭建共青團與青年之間的網絡溝通橋梁,使團組織能夠更加全面、準確地把握住青年脈搏,進而有針對性地調整和設計團的工作。
青年與政協委員“面對面”共談創新創業
@上海團市委權益部
青年創業者該如何面對創業失敗?創業需要的“圈子”該如何拓展?這些青年創業者關心的問題都在日前舉行的“傾聽創客心聲促進青年創業”——2015年上海市政協團、青界別委員活動暨“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中被提及。活動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上海市青年聯合會主辦。
會上,市政協常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繆曉寶指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青年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市政協將密切關注各類青年創新創業群體,深入研究、多措并舉,反映青年呼聲,爭取青年權益,全力支持青年創新創業工作。
團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王宇在講話中指出,當下是青年創新創業的最好時代,希望社會各界聚焦草根創業者和初創型企業,幫助青年創業者對接市場,解決創業中的實際困難,為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優良環境。
讓我來完成你的“微心愿”
@廣西南寧團市委
9月15日,以“銘記歷史關愛未來”為主題的“五個一”關愛農民工子女公益活動在南寧啟動,并在惠民學校舉辦捐贈儀式。此次活動由共青團廣西區委、廣西新聞網主辦,共青團南寧市委承辦,共青團江南區委協辦。
儀式上,學校方接受了來自愛心企業深圳淦水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捐贈的4000斤富硒愛心大米。惠民學校10名家庭困難農民工子女代表還接受了抗戰書籍、書包、文具等一批愛心物資。儀式后,愛心單位還開展了點亮“微心愿”社會公益活動,征集了三所學校農民工子女的“微心愿”,將通過廣西新聞網等媒體的網絡、微信、微博等宣傳途徑號召社會愛心人士,幫助農民工子女完成小心愿,送去溫暖。同時,共青團廣西區委、廣西青年志愿者協會還組織了來自愛心企業和高校的志愿者進入學校開展家教服務活動,針對農民工子女進行幫教、輔導和興趣愛好培養。
陽光創業贏賺未來
@團遼寧丹東市委
9月15日,為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引導青年創新創業,由共青團丹東市委員會、遼寧丹東市人力資源等共同舉辦的“陽光創業贏賺未來”青年創業大賽正式啟動。
團丹東市委副書記趙越出席啟動儀式。本次大賽為這個城市有夢想的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實現夢想的平臺,共設置5個最佳創業夢想大獎,獲獎者可獲得指定萬達商鋪1年免租使用權。同時,在大賽期間,為幫助創業者提升創業技能,在比賽中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大賽主辦方組建專業的導師團隊為參賽選手提供創業指導,既有學術大咖傾囊相授管理精髓,也有投資專家指引資本之路,切實為創業者提供所需支持與幫助。
在政府鼓勵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大環境下,無論什么人,只要有意愿、有能力,都可以靠創業自立、憑創新出彩,都有平等的發展機會和社會上升通道,更好地體現尊嚴和價值,去完成自己的夢想。
“戀愛課”開課,學以致用
@天津大學社團
2015新學年首周,天津大學的選課手冊中赫然列著一門《戀愛學理論與實踐》課程。該課程2學分,分理論和實踐,“學以致用,交到對象,可以酌情給滿分”。
這門課程是天津大學學生社團“鵲橋會”開設。原來,今年4月份,天津大學組織開展課外實踐教育課程化改革,鼓勵支持引導學生社團在內的各單位申報課程項目,滿足學生多方面發展需求。社團“鵲橋會”申報了“戀愛學理論與實踐”課程,打破傳統意義上的課堂教學,不再以教師主導,而是學生共同參與為主。
這樣的“摸著石頭過河”,也受到了學生的歡迎。鵲橋會社團創始人叢穎幽默地說:“愛情里并沒有權威的經驗,將課程得的知識學以致用,交到好對象,我們可以酌情給滿分。”
創意謝師恩
@江蘇大學
9月10日是第31個教師節,江蘇大學的大學生們本著“熱烈、儉樸、務實”的原則,自發通過原創設計、真情實意、鮮活時尚的板報、手繪賀卡、創意文字等形式,在校園各處、線上線下表達著對全校教職工真摯的祝福、無限的感激和衷心的問候。
9日和10日兩天,江蘇大學1000余個基層團支部和全體青年積極開展“師恩情深感謝有你”感恩教師節活動,線下活動開展與線上活動展示相結合,創意謝師恩。
在三山樓的教室里,電氣卓越2014級的學生們設計了精美的板報,向董德福老師送上節日的祝福。在主A樓408教室,江蘇大學文法學院法學1301班同學面向江蘇大學文法學院周德軍老師三鞠躬,周德軍老師是連續三屆“最受學生歡迎的十佳教師”在三江樓、北固校區的每一個教室,都在重復著這一幕幕真情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