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錦萍
摘要: 目的:探討應用丙種球蛋白治療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護理,以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方法:回顧2014年8月—2015年6月應用丙種球蛋白治療10例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護理過程:出血的預防及護理、應用丙種球蛋白的護理、對皮膚黏膜的護理等。結果:10例新生兒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未發生并發癥,全部治愈出院。結論: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兒的病情復雜,應用丙種球蛋白是一種較佳的治療方案,全面細致的護理有利于患兒的康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關鍵詞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丙種球蛋白 護理
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是指在新生兒期由于血小板產生和(或)破壞增加所致的紫癜,特征是皮膚廣泛性瘀點瘀斑(嚴重者還有胃腸道出血和顱內出血等)、血小板減少、毛細血管脆性試驗陽性、出血時間延長和血塊收縮時間延長且不完全,而凝血時間在正常范圍內。〔1〕其是新生兒期出血的原因之一,血小板嚴重低下常導致患兒顱內及其他重要臟器出血而危及生命,進行護理干預對減少嚴重并發癥及降低死亡率十分重要。我院新生兒科2014年8月―—2015年6月對10例NTP患兒用丙種球蛋白進行沖擊治療,并給予精心護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0例NTP患兒均經臨床、外周血常規檢查確診。診斷標準參考第3版實用新生兒學〔1〕:(1)血常規檢查血小板減少;(2)生后不久出現出血現象;(3)血小板抗體陽性;(4)無維生素K1缺乏、血友病、血型不合、G-6PD等出血疾病。10例患兒中,男7例,女3例,年齡2-8d。8例患有感染性疾病,其中2例新生兒敗血癥、6例新生兒肺炎、1例有出生時窒息史、1例患新生兒硬腫癥。10例患兒均有皮膚出血點,2例合并口腔黏膜出血,2例糞便中帶血絲,2例合并蛛網膜下腔出血,1例合并腦室內出血。治療前,血小板計數(2-50)×109/L。
1.2 方法 丙種球蛋白400mg/kg,在2―3小時內靜脈滴注,連用5d,5d后如血小板不能恢復正常,一周后給予同劑量丙種球蛋白,連用2―3周。對確診細菌感染者予抗生素治療,有硬腫癥者給予保溫及抗凝血治療,同時予止血藥及相應的支持治療。
1.3 結果 患兒出血癥狀均有明顯的改善,口腔黏膜出血停止,皮膚黏膜出血點、瘀斑減輕或逐漸消退。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一周后7例患兒血小板值上升至正常,為120―358×109/L,余3例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50―85×109/L),但未達到正常值,此3例患兒在兩周內PLT達到正常值。
2 護理措施
2.1 病情觀察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及時了解患兒血小板動態變化,經常檢查皮膚黏膜是否新增出血點或瘀斑數量、大小與顏色的變化?;純篜LT<30×109/L時有自發性出血的可能。出血嚴重時,應定時測血壓、脈搏、呼吸、觀察面色、神志變化,正確記錄出血量,以早期發現失血性休克,及早采取搶救措施。警惕內臟出血〔2〕,尤其是顱內出血、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出血是我們觀察的重點。定時化驗尿、便潛血,密切觀察有無顱內出血的先兆,如煩躁不安、尖叫、劇烈嘔吐呈噴射狀等。10例患兒頭顱CT及磁共振檢查3例并有顱內出血。2.2 出血的預防與護理 保持皮膚清潔,剪短指甲,避免抓傷皮膚。盡量減少哭鬧,保持患兒安靜,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各項治療護理工作有計劃地集中進行,靜脈留置穿刺盡量由業務熟練、經驗豐富的高年資護士執行,盡量做到一次成功;穿刺時動作應輕快,扎止血帶勿過緊、過久,以免增加出血點。拔針后要用棉簽緊按穿刺部位10分鐘以上,并觀察有無滲血、血腫發生。如穿刺部位出血不止,可局部壓迫止血,減避免肌肉注射及較大的有創操作。
2.3 應用丙種球蛋白的護理 丙種球蛋白可增強機體免疫力,可免疫調節細胞產生負反饋作用,丙種球蛋白是血液制品,在靜脈輸注過程中要注意有無血清學反應〔3〕,輸注時一定按照無菌技術操作原則執行,單獨輸入,不能與其他藥液配伍,開封后只能一次使用。因丙球價格較高,排氣過程中要避免浪費,輸注前應用生理鹽水進行靜脈穿刺,確保穿刺成功后再輸入丙種球蛋白。短時間內輸入大劑量丙球可增加心臟負擔,輸注過快易誘發心力衰竭,因此,在輸注丙球時應根據患兒的胎齡及體重調節輸液速度。開始時輸注速度宜慢,15min后如無不良反應可逐漸加快速度,但不宜太快。盡量使用微量輸液泵恒速控制輸液速度。在滴注過程中經常巡視,注意觀察有無過敏反應(發熱、皮疹等),如有立即停止時輸注,配合醫生靜脈使用抗過敏藥物如地塞米松,應密切觀察全身情況,發現異常及時處理。本組無1例出現過敏反應。
2.4 加強基礎護理 每日做好口腔護理,喂奶后用無菌棉簽蘸取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口腔護理時動作輕柔,注意觀察口腔黏膜有無異常,牙齦有無紅腫、出血。保持床單位清潔、平整、干燥,被褥輕軟。隨時更換臟衣物,便后及時更換紙尿褲,用溫水清洗肛周,必要時涂鞣酸軟膏,以防紅臀的發生。保持病房的清潔和通風,定時進行病房的消毒(空氣機消毒機消毒空氣2h,3次/d);限制探視人數和次數,嚴禁感冒人員與患兒接觸,避免造成患兒感染;醫務人員應嚴格保持無菌操作的習慣,加強手衛生消毒,實行保護性隔離,防止交叉感染。
2.5 心理護理 由于患兒病情較重,家長對疾病缺乏了解,造成家長焦慮不安,我們向家長講解該疾病方面的知識、治療方法及并發癥的預防,在治療前將藥物的作用、不良反應、過敏反應等向家長講明,對于實施保護性隔離、限制探視等護理措施的重要性也向家長說明,以消除其疑慮,取得理解和配合,使治療順利進行。
3 體會
丙種球蛋白是治療新生兒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有效方法,在臨床護理方面應重點密切觀察患兒出血癥狀及各項生命體征情況,加強病房消毒和隔離措施,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臨床治療時準確用藥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及降低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
〔1〕金漢珍,黃德珉,官希吉.實用新生兒學.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681.
〔2〕劉馮,肖丁華,莫東華,等.ITP患者血小板計數和出血分級之間關系的臨床研究〔J〕.浙江臨床醫學,2011,13(7):734-736.
〔3〕蘇宏萍,張莉,陳天麗.靜脈輸注丙種球蛋白治療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療效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03,10(11):1316-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