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艷華
摘 要:舞蹈作為以肢體展現為基礎的藝術類型,其在教學過程中的規范性會對學生的舞蹈素質與技能培養產生關鍵影響。文章先對舞蹈教學規范性概念進行了闡述,之后著重討論了舞蹈教育中規范的重要性,最后對加強舞蹈教學的規范性提出了個人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為舞蹈教學發展提供幫助與支持。本文先對舞蹈教育的規范性概念和舞蹈教學中規范的重要性進行分析,之后提出了加強舞蹈教學的規范性的幾點建議,希望對相關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關鍵詞:舞蹈教育;規范性;重要性
前言:
舞蹈藝術教育是直觀性的教學,無論基本功訓練、民族民間舞、現代舞、爵士舞等相關的教學課程,都要重視規范性。因為舞蹈規范性既是體現專業舞蹈教學及藝術院校專業化教學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提高藝術院校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因此,重視加強教學的規范性建設始終是藝術院校教學的重要目標。
一、舞蹈教育規范性的概念
1.教學條件規范性
舞蹈教育條件的規范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教師教學能力。在舞蹈專業教學過程中,教師處于教學的主導地位,并作為學生學習舞蹈專業知識的引導者和組織者,舞蹈教學中首先要確立學生們基本功訓練的規范性意識,采用科學專業的舞蹈教材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從開始接觸舞蹈就接受到正規化的舞蹈教育。第二,學生學習條件。學生學習條件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泛指學生對音樂的感悟力、學習悟性、彈跳條件、身體協調性等。第三,規范教學計劃。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時,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舞蹈基本訓練的生理學原理,制定可行的教學目標和計劃,教學難度要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逐漸增加教學難度,根據學生特點、教學條件合理安排舞蹈教學內容,同時也要做好教學時間、教學設施、教學選擇等方面事宜的合理安排。第四,教師教學規范。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教授者,在教學中要親自為學生做各類動作的示范,這時教師要確保自身示范動作的規范性,不能有半點的懈怠,將規范的舞蹈動作全面的傳授給學生。學生舞蹈動作的規范與否,除其自身原因外,還表現在教師教學中對學生的指導和嚴格要求上,嚴格求學生的每個動作都要準確到位。
2.教學過程規范性
在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認識到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重要性,理論教學是指導實踐教學的基礎,實踐教學是驗證理論知識的重要途徑,二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趥魃斫淌俏璧附虒W常用的傳統教學方法,該種方法作為舞蹈教學的基本方法,符合舞蹈教學的基本規律。口傳是口頭傳遞信息的一種教學方式,在講解新舞蹈動作和復習已學舞蹈動作時,教師都要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為學生們講解,如舞蹈動作的要領、標準和規格等,以及在做這個舞蹈動作時易出現的毛病,怎樣去將這些毛病克服,如何糾正等知識的傳遞。身授是指教師以身示范的教學方式,教學中的舞蹈示范需由教師為學生們展示,教師示范動作要規范、準確,面部表情、手腳身體運動路線都要精確到位,每一個動作的示范都要體現出舞蹈本身的規范性。
3.基本功訓練規范性
舞蹈動作是最具典型性的動作,經過夸張、美化、條理化后的舞蹈更具規范性,技巧性、規范性是舞蹈動作的兩大特點,如在學習芭蕾基本功時的手位訓練,需要經歷一位手到七位手的訓練,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嚴格的規范要求學生,為學生后面的學習打好基礎。筆者認為舞蹈基本功訓練課要先掌握動作的基本含義和要領,以及規范的要求和點位,在反復的訓練過程中,學生可能會產生厭倦、懈怠的情緒,學生的形體和動作也可能會發生變形,這時要求教師要做好引導和輔導工作,加強學生的心理疏導,調整學生的情緒,使學生能夠以最飽滿的狀態進行舞蹈動作的練習。教師方面也要嚴格規范和要求,認識到自身在基本功規范性方面稍有疏忽,就會為其教學效果帶來極其嚴重的影響。
二、舞蹈教學中規范的重要性分析
1.舞蹈基本功訓練的規范性
舞蹈教學中的基本功非常重要,其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后面舞蹈學習,基本功也被我們稱之為基訓或基功,是學生們學習舞蹈的最基本內容,根據專業的不同,其對學生們教授的基功課程也會有所區別,該課程會對學生未來從事的舞蹈藝術相關工作有很大的幫助。因此,要求舞蹈教師們要重視起學生基本功課程的教授,對基功課程做出嚴格的規范性要求。如古典芭蕾訓練作為舞蹈基功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基功訓練方式,選擇這種基功訓練方式與芭蕾的形成和發展存在密切的關系,其對舞蹈初學者的四肢形態、肌肉線條的形成,以及對舞蹈氣、轉、跳、質能力的掌握有顯著作用。對于初學舞蹈的學生們來講,舞蹈基本功的訓練是后面舞蹈學習的基礎,這與其規范性有直接相關。
芭蕾舞的規范和嚴謹性是眾所周知的,從簡單的芭蕾舞手位到復雜的舞段表現都體現出芭蕾舞的規范性。因此,教師要將規范性貫穿于芭蕾舞教學的全過程,這不僅是芭蕾舞的風格要求,這更是衡量芭蕾舞蹈演員技術能力和表現能力的重要標準。在日常舞蹈訓練中,手位的訓練極易被教師和學生們所忽視,認為簡單的手位訓練不需要花費太多的時間來學習和練習,教師在訓練也沒有對學生做出嚴格的要求,這樣極易造成學生后背松懈、手臂姿勢不準確,這會對學生的舞蹈表現力產生直接的影響。長期發展下去,學生便養成了不良的習慣,這時再進行改正十分困難,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基礎沒打好。由此可見,在舞蹈基本功訓練中規范性的重要作用。
2.舞蹈教學實踐和演出的規范性
舞蹈教學實踐和舞蹈演出是檢驗學生舞蹈掌握情況和舞蹈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其作為舞蹈教學的重要環節也具有其自身的規范性。舞蹈教學實踐活動要有計劃的進行,將其分為三個等級來制定,舞蹈表演作為表演專業的重要內容,也要追求其表演的規范性、嚴謹性,那么怎樣做才能使舞蹈教學實踐和演出更具有規范性。首先,要尊重舞蹈藝術的發展規律,從實際情況和當前的教學條件出發,揚長避短的開展有創造性的教學活動,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師生從中受益匪淺,同時要確保教學活動是經過周密計劃的,避免出現無計劃、盲目性的開展。其次,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僅要考驗學生的表演能力,而且教師要注意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易出現的問題,從而更好的完善自身的教學工作,真正的體現出教學實踐環節的意義,實踐教學與課堂教學相互作用、相輔相成的關系。另外,在舞蹈教學的實踐和演出環節還要加強對學生專業性的嚴格要求,真正體現出舞蹈本身的專業水準和規范性。
三、加強舞蹈教學的規范性的幾點建議
1.提高對舞蹈教學規范性的重視
在舞蹈教學中只有高超精湛的專業教育,才能使學生更為系統的學習和掌握舞蹈的理論知識的專業技能,這同時也是衡量舞蹈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因此,重視舞蹈教學的規范性是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筆者認為應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在舞蹈教學中要加強教師和學生對舞蹈教學規范性的重視程度,無論作為教師合適學生都要在教學中和學習中嚴格的要求自己,將規范性貫穿于舞蹈教學的全過程。其次,俗話說的好打鐵還需自身硬,教師作為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教學者,要提高教學質量,要保證自身各項專業知識的規范性和完整性,這樣才能將專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舞蹈教學的最大特點就是直觀性,教師對教授科目的掌握程度和備課情況直接影響到教學工作的規范性。最后,加強教師間的溝通交流,在定期舉行的院校交流會中,要虛心的學習其他教師們科學的、成功的教學經驗,并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特點,加以完善應用到教學工作中,這也是舞蹈教學規范性的重要體現。
2.發揮舞蹈教學示范作用
示范是仿學環節中非常重要的內容,舞蹈教學作為典型的仿學教學內容,其對示范規范性有著極高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舞蹈動作的示范是否規范,會直接影響學生對舞蹈動作的學習,因此保證舞蹈教學示范的規范性對于舞蹈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關鍵性的影響。
在舞蹈示范教學過程中,教師保證自己示范動作的規范性,是其應該具備的基本專業素質。教師要通過對舞蹈動作當中形態、位置等內容的準確把握,來將舞蹈教學內容展現給學生,讓學生從中接收到規范的舞蹈動作信息。尤其是在舞蹈教學初期,剛剛接觸專業舞蹈的學生在缺乏足夠舞蹈素質的支持下,仿學是他們唯一的學習途徑。在這一時期,他們會在對教師充分信任的基礎上,產生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對教師的舞蹈動作深信不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的舞蹈教學在規范性上存在欠缺,那么不僅會影響學生對此方面舞蹈內容的學習效果,更會對學生的整體舞蹈素質產生影響,因此規范性的舞蹈動作對于舞蹈教學來說至關重要。尤其是在一些舞蹈動作的細節部分,教師一定要在保證自身示范規范性的基礎上,對學生的舞蹈動作進行嚴格要求,保證每一個舞蹈動作的規范性,逐步形成學生規范、準確的舞蹈動作行為和理念,為學生的舞蹈學習效果提供保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規范至始至終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做好對舞蹈教學規范性研究意義重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確保規范性舞蹈教學能夠有效展開,教師必須要發揮出自己的導師作用,通過對自己專業的嚴格要求,來提升自己的舞蹈規范性,并能夠將其延伸到教學活動中,在給予學生規范的教學指導基礎上,讓學生通過耳讀目染來感受規范性對于舞蹈的重要性,進而幫助學生建立起以規范性為基礎的舞蹈學習理念,幫助他們在舞蹈學習道路上‘先苦后甜,為學生將來的舞蹈生涯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榮蔚.民間舞蹈教學規范化的探索[J].中國科技創新導刊,2010,(23).
[2]郭振紅. 談舞蹈基本功訓練的規范化要求[J].大觀周刊,2011,(02).
[3]高燕平. 淺談少兒舞蹈教育“規范”的必要性[J]. 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0).
[4]歐陽艷.舞蹈教學中基本功訓練的規范性[J].音樂大觀,2014,12:224.
[5]沈元敏.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教學法[M]. 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6]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