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項目成本的形成過程中,對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和費用開支,進行指導、監督、調節和限制,及時糾正將要發生和已經發生的偏差,把各項施工費用控制在成本控制方案的范圍內。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那么,如何保證成本控制實現施工企業的最低成本,確保經濟效益最大化,從而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是眾多施工企業共同關注和急待解決的關鍵問題。
關鍵詞:建筑工程;成本管理;控制措施
1.正確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項目成本控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施工企業要想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強化成本管理,嚴格按照成本計劃加強成本控制,降低工程造價,從而提高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然而,目前部分施工企業仍然沒有充分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或者雖然已經意識到成本控制的必要性,但由于長期以來對成本控制認知的局限性,沒有將成本控制工作落到實處,沒有充分發揮成本控制帶來的優勢。正因為如此,導致施工過程中的管理弱化,成本控制流于形式,無可避免在施工中造成很多浪費現象,工程項目成本居高不下,降低了企業利潤,削弱了施工企業的競爭力,從而阻礙了企業的長遠發展。要想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和增強自身市場競爭力的總體目標,就必須正確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強化成本控制的理念,不能靠喊口號,或者靠降低工程質量來縮減成本,而必須科學、合理、高效地對工程成本進行控制。只有正確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強化成本控制理念和意識,才會積極尋求加強成本控制的方案和措施,完善成本控制體系;只有正確認識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明確成本控制的內容,才會積極付諸行動,尋找有效途徑,提高項目管理水平,減低成本支出,實現成本控制的目標,最終實現施工企業利潤最大化要求。
2.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2.1成本管理意識不強。在工程管理中,存在多數管理人員由于傳統思想的影響,成本管理,法律以及責任意識都不高,毫無合同觀念以及經濟意識,時長存在項目完工后且多增加的工作,但由于沒有健全必要手續與依據導致工程款收不回。
2.2人員素質不高,責任心不強。而不分具備施工管理與組織經驗的人員,成本管理能力存在局限性,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偏低;而具備高理論知識水平的大學生實踐經驗卻不夠;工程復合型人才較少。特別是部分項目部無責任制,目標成本未劃分,進而就導致項目部人員的消極怠工情緒。
2.3材料管理不嚴,浪費現象嚴重。工程中材料費用在整個工程造價中只有60%的比重,材料費用的虧損直接影響整個工程的利益。部分項目部不嚴格落實領料用料制度,失竊與浪費現象較為嚴重;監督體系不完善,在發生問題時卻找不到責任人。
2.4缺乏先進成本控制手段。效率較低當今社會高速迅猛發展,信息、技術、人才是推動社會不斷進步的三大核心資源,因此,企業要發展壯大必須引進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成本控制的技術水平。但是目前很多施工企業會計電算化水平較低,對財務管理的會計核算還處于紙質時代,各式各樣的票據憑證大大增大了會計的記錄、審核工作量,降低了會計核算質量,因此不利于成本的有效控制。有的企業跟風引進ERP管理系統,但是缺乏對該系統的深入認識,不能很好地與本企業組織結構相結合,反而影響了項目管理的正常進程,導致成本管理的效果大大降低。
2.5成本控制體系欠缺。目前建筑施工企業在權責利方面的設置明顯存在紕漏,成本控制的考核基本上集中在項目經理層面,而對于一般的員工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體系加以約束,應該明確成本控制實施最終還是依賴于基層員工,沒有對基層員工權責利的一個明確設置必然會導致成本控制目標的難以實現。
3.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策略
3.1建立規范的、統一的、標準的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模式。責權利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模式,應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和規范化、統一化、標準化的原則指導下得以建立。施工項目是以項目經理部為核心的獨立的經濟實體,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主體和核心是項目經理部。因此,需要對每個部門、每個人的工作職責和范圍進行明確的界定,賦予相應的權利。使其充分有效地履行職責;需要有一定的物質獎勵去刺激。徹底打破“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局面。要在層層抓落實逐級負責的基礎上.形成一個完整的責權利相結合的項目成本管理體系。以便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使員工共同為項目的成本管理獻計獻策。
3.2從質量成本管理上要效益對施工企業而言,產品質量并非是越高越好。超過了合理水平,屬于質量過剩或浪費。無論是質量不高或過剩,都會造成質量成本的增加。都需要通過質量成本管理加以調整。因此,應正確處理質量成本中幾個方面的相互關系,即質量損失(內、外部故障損失)、預防費用和檢驗費用間的相互關系:應采用科學合理、先進適用的技術措施,在確保施工質量達到設計要求水平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程成本。項目經理部也不能為了提高企業信譽和市場競爭力而使工程全面出現質量過剩現象,導致完成工程量不少而經濟效益低下的被動局面。
3.3從工期成本控制上要效益如何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是施工項目成本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工期成本的管理與控制對施工企業和施工項目經理部來說,并不是工期越短越好,而是需要通過對工期的合理調整達到最佳工期成本,把工期成本控制在最低點。工期成本管理的目標是正確處理工期與成本的關系,使工期成本的總和達到最低值。工期成本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項目經理部為了保證工期而采取的措施費用:另一方面是因為工期拖延而導致的業主索賠成本,亦可稱其為工期損失。由于內外部環境條件及合同條件的制約,保證合同工期和降低工程成本是一個十分艱巨的任務。因此,必須正確處理工期措施成本和工期損失之間的相互關系。在確保工期達到合同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降低工期成本,切不可為了提高企業信譽和市場競爭力而盲目搶工期趕進度,造成增大項目成本,導致項目虧損。
3.4強化成本意識樹立全員經濟意識施工企業必須加大宣傳力度,樹立全員經濟意識。首先要統一思想認識,從項目管理人員到普通施工人員,都要進行經濟教育,灌輸經濟意識,把“一切為了效益”的意識深深地印在每個職工的腦海里。對施工作業隊除組織大規模的教育外,還要大力進行宣傳,諸如“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建名牌工程,創最佳效益”等。使每一位職工都能把工程成本管理工作放在主要位置;再就是組織培訓,提高專業人員的素質,這是實現成本目標的重要保證。
3.5完善成本管理辦法不同的工程項目都有其自身的特點
要根據工程項目自身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項目成本管理辦法,如項目質量成本管理辦法、工期成本管理辦法、項目招投標管理辦法、合同評審管理辦法、材料使用控制辦法等。這些管理辦法應是責任到人的、切實可行的、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辦法。使項目的成本控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據可查。
3.6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損失。施工項目的各種經濟活動,都是以合同或協議的形式出現,如果合同條款不嚴謹,容易讓對方鉆空子,造成自己蒙受損失時應有的索賠條款不能成立,產生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必須細致周密的訂立嚴謹的合同條款。
首先,要有相對固定的經濟合同管理人員,并且精通經濟合同法規有關知識,必要時應持證上崗;其次是要加強經濟合同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三是要制定相應固定的合同標準格式。各種合同條款在形成之前應由工程、技術、合同、財務、成本等業務部門參與定稿,使各項條款的內涵清楚,嚴謹不漏。
4.結語
加強成本控制對于企業是否能夠獲得持續競爭優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鑒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要求施工企業高度重視成本控制工作,綜合采取多種有效措施來推進成本控制,從而使企業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徐亮.建筑工程成本控制與管理方法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2(1)
[2]郭慧芝.淺談施工項目成本控制[J].山西建筑,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