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珠 許惠春

摘要:目的 :對脊柱手術俯臥位的護理方法和措施進行探討和分析。方法: 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俯臥位脊柱手術治療的患者94例為實驗研究的對象,根據患者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47),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和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術后舒適度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對俯臥位脊柱手術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優質護理服務的運用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和舒適度,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患者手術更為安全和有效的進行,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脊柱手術;俯臥位;常規護理服務;優質護理服務
俯臥位是脊柱手術最為常見和常用的一種手術體位,這一手術體位的運用可以充分的暴露出手術的視野,為手術帶來了一定的便利,但是俯臥位這一手術體位的運用會造成患者的生理學改變,導致患者的呼吸和循環功能出現障礙,給患者的胸腹部帶來一定的壓力,容易引起皮膚壓瘡等并發癥的出現,因此,在對俯臥位脊柱患者實施治療的過程中應該通過針對性的護理方法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1-2]。本文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俯臥位脊柱手術治療的患者94例為實驗研究的對象,對脊柱手術俯臥位的護理方法和措施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并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效果,實驗結果分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俯臥位脊柱手術治療的患者94例為實驗研究的對象,其中男患者53例,女患者41例,年齡最大的患者有65歲,年齡最小的患者有22歲,患者平均年齡為49.5歲,手術時間在2.2~4.6小時之間,所有患者的麻醉方式均為全身麻醉,根據患者護理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47)和對照組(n=47)。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手術之間和麻醉方式等一般情況上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護理服務,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服務,具體的護理內容和方法如下:
1.2.1術前護理:在手術前醫生和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進行巡視,評估患者的綜合情況,并進行全面的術前宣教和心理疏導,讓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進入手術間后讓患者平臥于手術車上,用眼貼貼合患者雙眼的眼瞼,維持患者脊柱處于水平位,在搬運患者的過程中步調應該一致,動作要輕柔,避免醫源損傷的出現。
1.2.2俯臥位護理:在改變患者體位為俯臥位的過程中應該使用馬蹄形頭圈,減少對局部組織造成的擠壓,每半個小時應該調整患者頭部一次,并避免面部繃的過緊,同時,在俯臥位體位安置成功后應該確認床單是否干凈、整潔和干燥,檢查患者身體各個部位是否與金屬物品接觸,并對各種管道的暢通情況進行進一步的確認。
1.2.3加強術中巡視:在對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該定時的對患者情況進行巡視,觀察患者面部以及肢體有無受壓的情況,如果發現有體位不當的情況應該立即告知醫生給予針對性的處理和適當的調整,同時,在手術情況允許的情況下應該每2小時調整一次體位,手術結束后應該評估患者皮膚情況并與病房護士進行交接。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后舒適度以及眼損傷、術野滲血、壓瘡和脊髓損傷等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均進行詳細的觀察和記錄,以供實驗統計和分析。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包SPSS19.O實現對本次實驗研究中所有數據的統計、分析和錄入。其計量資料比較采用 配對t 完成,組間構成比較用卡方(X2),將P<0.05作為表明數據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
2結果
2.1觀察組47例患者術后舒適度為97.9%,對照組47例患者術后舒適度為89.4%,觀察組患者術后舒適度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術后舒適度情況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觀察組共有患者47例,其中發生眼損傷、術野滲血、壓瘡和脊髓損傷等并發癥的患者共有3例,其并發癥發生率為6.4%;對照組共有患者47例,其中發生眼損傷、術野滲血、壓瘡和脊髓損傷等并發癥的患者共有7例,其并發癥發生率為14.9%,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優質護理服務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方法,這一護理模式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全面性,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可以更好的滿足患者的需要,充分的體現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在臨床上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運用[3]。
在運用優質護理服務對俯臥位脊柱手術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通過術前護理、俯臥位護理和加強術中巡視等護理內容的運用,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狀況,讓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狀態接受治療,同時,更好的安置了患者的俯臥位體位,避免了患者肢體和皮膚的擠壓,在此基礎上,也加強了患者術中情況的觀察,對不良情況進行了及時的處理,所以說這一護理方法的運用對患者的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和意義[4-5]。在本次試驗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術后舒適度以及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對俯臥位脊柱手術患者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優質護理服務的運用可以提高患者治療的有效率和舒適度,降低各種并發癥的發生,保證患者手術更為安全和有效的進行,是一種較為理想的護理方法,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參考文獻:
[1]張健冰.護理干預對脊柱后路手術俯臥位患者舒適狀況的影響[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0,26(11) : 134-135
[2]王芳.脊柱手術俯臥位的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1806) : 232-233
[3]潘麗芬,劉婉玲,張春燕,等. 經皮椎體成形術治療脊柱壓縮性骨折的手術體位改進[J].中華護理雜志.2010,45(07) :605-606
[4]王燕.俯臥位脊柱手術后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5):256-257
[5]田巍.循證護理的應用分析與實踐難點[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26(06):269-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