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鑠

摘要:目的: 探討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在判別早孕期胎兒結構異常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3例妊娠11-14周孕婦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診斷的胎兒結構異常聲像圖特征。結果: 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診斷的23例結構異常胎兒均經引產證實,超聲準確率高達100%。結果 63例高危受檢孕婦中,檢出胎兒結構異常者23例,其中8例為頸項透明層厚度增厚,3例露腦畸形,1例無腦兒畸形,3例胎兒全身水腫,1例內臟外翻,4例頸部水囊癌,1例胎盤部分性葡萄胎,1例脈絡膜囊腫,1例聯體雙胎。結論: 在孕早期胎兒結構異常判別中應用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可明顯提高胎兒畸形檢出率,對于胎兒早期畸形篩選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關鍵詞:經腹超聲, 經陰道超聲, 早孕期, 胎兒結構異常
以往臨床中一般認為妊娠18-26周是胎兒結構異常篩查的最佳時間,近年來,隨著高分辨率超聲的應用,妊娠11-14周孕早期胎兒結構異常篩查成為可能[1]。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63例妊娠11-14周的孕婦進行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常規檢查,判別胎兒結構異常,并評價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對早期胎兒結構異常篩查的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4年6月間經產前超聲檢有高危妊娠或經腹部超聲檢查不滿意的63例孕婦,均給予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聯合檢查。孕婦年齡20-42歲,平均(27.8±1.3)歲,孕周11-14周,平均(12.4±1.3)周。
1.2 方法
采用Phillip IU22和GE730型 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經腹探頭頻率為2-6MHz,經陰道探頭頻率為6-9MHz。患者取臥位,先行經腹超聲檢查,發現異常現象或經腹部超聲檢查不理想者,則使用經陰道超聲檢查。對胎兒頭臀徑、雙頂徑、股股長、肱骨長、胎兒頸項透明層厚度等進行詳細測量。發現胎兒結構異常者即終止妊娠,對部分引產胎兒進行病理學檢查,判斷超聲診斷的準確率。
2 結果
63例中,檢查發現胎兒結構異常者23例,其中8例為頸項透明層厚度增厚,3例露腦畸形,1例無腦兒畸形,3例胎兒全身水腫,1例內臟外翻,4例頸部水囊癌,1例胎盤部分性葡萄胎,1例脈絡膜囊腫,1例聯體雙胎。所有病例均經臨床證實符合超聲診斷,詳見表1。所有病例均終止妊娠,部分胎兒進行病例檢查。其中9例于2周后進行復查,確診后于14-16周終止妊娠。
表1 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診斷與病理學檢查符合情況
3 討論
我國新生兒出生畸形率約為5.6%,被認為是出生缺陷高發國家。每年新增缺陷新生兒數量達到90萬,這一龐大的數字給社會和家庭造成嚴重負擔。因此加強對妊娠期胎兒的超聲檢查有利于降低畸形兒的出生率,提高人口素質,減輕社會和家庭的負擔[2]。
近年來,隨著高分辨率超聲的不斷應用,超聲檢查孕早期胎兒的結構越來越清晰[3]。胎兒畸形聲像圖的表現主要分為四種:I型:早期發生的畸形,畸形隨著孕周增加不會改變;II型:一過性異常,隨著孕周的增加,異常消失;III型:多變異異常,病例不同,出現異常的聲像圖的時間可不相同;IV型:遲發型異常,異常一般在孕晚期才會表現。四種類型中,I型最常發生,約有80%的胎兒結構異常會出現在孕早期[4]。孕早期采用超聲檢查,可詳細的了解胎兒結構異常的不同類型,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處理,降低畸形兒的出生率,提高胎兒存活率。
孕早期胎兒結構異常的主要類型有頸項透明層厚度增厚、水囊癌、神經管畸形、腹壁及胃腸道異常等,其中神經管畸形有露腦畸形、無腦兒畸形。以上畸形中,神經管畸形的發病率最高[5]。經陰道超聲可清晰的顯示胎兒顱骨光環,對于胎兒顱內主要結構能清除辨別,聲像圖中,露腦畸形表現為未見頭顱光環,胎頭狀態異常,左右大腦半球向外或向上擴張。
相關研究表明,嚴重胎兒畸形一般都累計心臟[6]。孕早期產前超聲檢查若發現異常,應立即給予經陰道超聲檢查,確定胎兒心臟是否畸形。一般將孕早期11周-14周定為胎兒心臟結構異常的檢查時間,主要原因是:⑴胎兒在11周四大部分器官均已分化完成,胎兒心臟也已形成2條大血管和4個心腔,此時超聲儀器能分辨心臟結構;⑵11-14孕周胎兒一般都位于盆腔內,采用經陰道超聲檢查可行性較高。
孕早期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檢查的要注意以下方面,⑴檢查最佳時間為13-14周,此時檢查胎兒頸項透明層效果最好;⑵經陰道超聲檢查是,動作要輕柔,特別檢查胎兒心臟時,幅度不宜過大。對于先兆流產伴陰道出血者不宜采用經陰道超聲檢查;⑶對于部分圖像顯示困難者,可用手輕輕在孕婦腹部振動胎兒,使胎兒運動,便于詳細檢查胎兒情況。
經腹部超聲檢查清晰度不高,且檢查前孕婦一般需要憋尿到最大限度,而經陰道超聲檢查不需憋尿,且彌補了經腹部超聲檢查的不足,圖像能很好的顯示,圖像的清晰度也明顯提高,特別對于11-14周的胎兒心臟檢查,能清晰的顯示出心臟的內部結構[7]。但經陰道超聲檢查也有不足之處,其對于胎兒體位要求較高,位于遠場的結構一般難以顯示,故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檢查在判別早孕期胎兒結構異常中有重要價值。
本研究中共對63例孕早期孕婦進行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檢查,其中23例胎兒發現結構異常,其中8例為單純頸項透明層厚度增厚,3例露腦畸形,1例無腦兒畸形,3例胎兒全身水腫,1例內臟外翻,4例頸部水囊癌,1例胎盤部分性葡萄胎,1例脈絡膜囊腫,1例聯體雙胎,經臨床證實,超聲檢查符合率為100%。由此可見,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檢查能明顯提高孕早期胎兒圖像的顯示率和圖像的清晰度,經腹超聲和經陰道超聲優勢互補,提高了胎兒畸形的診斷水平,對于優生優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培粲,倫翠嬋.經陰道超聲在孕早期胎兒結構異常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3,19(6):748-750.
[2]鄧鳳蓮,郭燕麗,李銳,等.產前超聲對11-14孕周胎兒體蒂異常的診斷價值[J].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4,30(3):249-253.
[3]龔萍.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在孕早期胎兒結構異常篩查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導刊,2011,13(12):2187-2188.
[4]龐厚清,楊太珠,羅紅,等.經腹部超聲與經陰道超聲診斷孕11-14周胎兒畸形的對比研究[J].中國臨床學影像雜志,2012,23(2):134-136.
[5]梁新,陳書文,周鵬,等.經腹及經陰道三維超聲對11-14孕周胎兒畸形的診斷價值[J].中國臨床學影像雜志,2012,23(6):404-406.
[6]梁新,周鵬,高露,等.經腹超聲聯合經陰道超聲在判別早孕期胎兒結構異常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3,15(6):381-383.
[7]耿丹明,王鴻,涂學軍,等.孕11-14周正常胎兒心臟經陰道與腹部超聲檢查的對比研究[J].中華醫學超聲雜志: 電子版,2010,7(12):2101-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