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堇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超聲診斷先天性心臟病不同切面的敏感性及特異性。方法:通過對來我院1430例產婦行進行不同切面超聲心動圖檢查,使用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聲儀,依次從胎兒四腔心、五腔心、左心室流出道及右心室流出道長軸、大動脈短軸、主動脈弓及動脈導管弓長軸等各個切面觀察胎兒心臟血管解剖結構和血流情況,同引產后胎兒心臟尸檢結果進行比較,統計分析不同切面超聲診斷對先心病的特異性及敏感性。結果:本次研究篩查出26例先天性心臟病胎兒,通過對引產胎兒進行尸體解剖和產后新生兒隨訪,證實同超聲診斷結果完全相符先心病患兒23例,同超聲診斷基本相符先心病患兒3例,新生兒出生后隨診發現2例先心病胎兒漏診。先心病類型包括:心內膜墊缺損8例、法洛四聯征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2例、左心室發育不良3例,三尖瓣閉鎖6例。結論:本研究通過研究不同切面超聲檢查對于產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診斷的敏感性及特異性,結果證實很高的檢出率,此手段安全、簡單重復性高,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關鍵詞:超聲診斷 不同切面 先天性心臟病
存活嬰兒中先天性心臟病的發生概率約為 0.7%~0.8%[1],是胎兒先天性畸形中最多發的一種,我國每年有大量的新生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嚴重影響了其以后的生活質量,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和降低了國家的人口質量。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產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篩查至關重要,使用超聲心動圖檢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技術越來越成熟。本次主要研究高分辨超聲設備不同切面對胎兒先天性心臟病進行診斷,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自2013年3月-2015年3月對來我院就診并分娩的20—28周孕期的1430例產婦(平均23±5周,孕婦年齡23-43歲)為研究的主要對象。
1.2設備與方法:使用
超聲診斷儀(Volumon 730prov , PHILIPS HD11,ToshiBa 790)對胎兒進行檢查診斷。產婦仰臥位進行檢查,首先進行產科常規檢查與測量,篩查胎兒各個系統和羊水、胎盤、臍帶是否異常,然后采用組織諧波技術和局部放大功能,仔細檢查胎兒心臟和各大血管。當檢查出胎兒心律失常時,試用M型超聲心動圖,從而進一步分析和鑒別胎兒心律失常的類型。接下來對胎兒不同切面進行檢查:依次檢查胎兒四腔心、五腔心、左心室流出道及右心室流出道長軸、大動脈短軸、主動脈弓及動脈導管弓長軸、三血管切面等各個切面的解剖結構和血流情況。檢查方法:將儀器探頭和胎兒的脊柱保持平行,通過仔細觀察找到胎兒的心臟;然后旋轉探頭 90°可以找到到心臟的四個切面進行檢查。在四腔心切面觀察測量心臟橫徑與胸腔橫徑的比值,可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室間隔缺損,三尖瓣下移,心內膜墊缺失及瓣膜發育不良,且可因嚴重主動脈縮窄和肺動脈狹窄或閉鎖引起左右心不對稱;房室瓣的形態及位置,心房、心室及大動脈的連接關系,左心室及右心室流出途徑有無狹窄。如若在篩查中發現胎兒有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需要進行進一步的診斷,復查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聯合應用彩色及頻譜多普勒,觀察房室瓣口血流信號,評價房室瓣有無反流。脈沖多普勒檢測各瓣口血流速度。應用超聲心動圖明確診斷胎兒患有先天性心臟病,與產婦及家屬進行詳細的病情溝通,由產婦本人和家屬選擇胎兒的處理方式。若選擇引產,則對胎兒尸體進行解剖,分娩的胎兒在其出生后1W、1M、3M和6M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仔細觀察心臟結構情況。
2 結果
通過對1430例產婦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其中篩查出26例胎兒還有先天性心臟病,通過引產對胎兒尸體解剖和產后進行新生兒隨訪證實與超聲診斷完全相符有23例,占88.46% (23/26),其中復雜性心臟畸形3例與超聲診斷基本相符,占11.54% (3/26),有2例胎兒在新生兒出生后的隨診發現漏診,占7.69% (2/26)。由于國內文獻[2]將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分為單純性和復雜性,根據胎兒不同切面超聲心動圖,本次研究中胎兒單純性畸形8例,占30.77% (8/26);復雜性畸形18例,占69.23%(18/26)。心內膜墊缺損8例、法洛四聯征7例、三尖瓣下移畸形2例、左心室發育不良3例,三尖瓣閉鎖6例。漏診2例,其中1例為法洛四聯征、左心室發育不良1例,其中在四腔心切面(圖1)可診斷先心12 例,診斷敏感性為46.15%,附加兩心室流出道切面(圖2)及三血管切面(圖3)檢查后可診斷先心20例,診斷敏感性被提高至76.92%。胎兒先天性心臟畸形中伴有心外其他器官異常有10例,分別為腦積水、無腦兒、肺發育不良、內臟轉位、唇腭裂、異位腎、內臟膨出。
圖1:四腔心切面 圖2:心室流出道切面
3 討論
使用超聲心動圖不同切面檢查胎兒心臟結構是胎兒先心病篩查的重要方式,但是因為胎兒處于生長生理狀態和生理解剖的特殊性,即使實施各系統最全面的檢查,使用超聲診斷也無法保證絕對的準確性。選擇心臟不同的切面對于診斷胎兒心臟具有不同敏感性,所以在檢查過程中,不同檢查切面的選擇非常重要。有關研究指出,單純四腔心切面在低危胎兒中篩選心臟病的敏感性很低,僅為15%~35%[3]。而對采取兩心室流出道切面,根據主,肺動脈十字交叉關系可排除各種類型大血管轉位[4],根據文獻,三血管切面是顯示房室瓣結構最理想的切面,可較好的觀察三尖瓣與二尖瓣環附著點間的距離。能夠彌補單純四腔心切面無法或較難發現胎兒心臟大血管畸形的缺陷,可獲得大動脈的解剖及心臟左右室流出道的信息,尤其對診斷胎兒圓錐干相關畸形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有研究報道稱,以三血管切面為主要觀察切面時,可排除65%以上的先天性心臟病,其敏感性為60.13%[5]。通過與三血管切面能夠觀察主、肺動脈內徑比例異常及血流方向異常。如果將兩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同四腔心切面結合起來檢查,并在清晰的二維圖像上疊加M型和多普勒超聲檢查,并對心功能變化進行評估,能夠顯著提高胎兒心血管畸形篩查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減少漏診率和誤診率。這與王琳琳等[6]所研究的結論大致相同。本此研究所中出現的心內膜墊缺損、法洛四聯征、三尖瓣下移畸形、左心室發育不良,三尖瓣閉鎖等畸形在四腔心切面(圖1)診斷敏感性為46.15%,附加兩心室流出道切面(圖2)及三血管切面(圖3)檢查后,診斷敏感性被提高至76.92%。但是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發生少數2例漏診的現象。本研究通過使用超聲設備不同切面診斷胎兒先心病,具有很高的敏感性,所以,此診斷方法可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 考 文 獻(References):
[1]尉挺.現代臨床心臟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2:383-431.
[2]陳灝珠.心臟病學[M].1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394.
[3]朱勝,劉武巖,曹曄.產前超聲篩查胎兒先天性心臟病的臨床價值分析[J].臨床軍醫雜志,2011,5(39):960-961
[4] 張暉,王勇,劉蓉輝等.合并大血管畸形的復雜型先天性心臟病CT與超聲的對比研究[J].醫學綜述,2014,20(22):4189-4190,4193.
[5] 張樂,孫美平,高衛線等.縣、鄉級超聲醫生開展胎兒期復雜先天性心臟病超聲篩查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10(3):373-378.
[6] 王琳琳,張鑫.產前超聲對篩查中孕期胎兒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的價值[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10(9):995-996,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