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蕓 謝海燕
【摘要】 隨著經濟一體化的不斷發展,民營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得以生存,核心問題是要提高其技術創新能力。本文以諸暨市珍珠企業為例,在分析珍珠產業發展現狀基礎上,從企業和政府兩個層面構建了諸暨市珍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途徑。
【關鍵詞】 技術創新 民營企業 珍珠行業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及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民營企業成為了一支不可忽視的主力軍。然而面對資金雄厚、管理先進、技術創新能力強大的跨國公司的挑戰,我國民營企業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技術創新能力,及時做出判斷,迅速適應市場才是民營企業在競爭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根本途徑。
近年來,我國珍珠產業發展迅速,珍珠產量占全世界的95%以上,但其產值卻只占世界珍珠總產值的5%~10%左右。珍珠是諸暨市重要的傳統支柱產業之一,雖然諸暨被譽為“中國珍珠之都”,但是其珍珠產業無論養殖技術還是加工技術,與國際先進相比都有較大差距。突破發展瓶頸,進一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不僅需要民營企業自身的創新投入,更需要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
一、諸暨市珍珠產業發展概況
浙江諸暨市是全國最大的淡水珍珠養殖、加工、貿易中心,擁有全國最大的珍珠和珍珠首飾專業市場,被譽為“中國珍珠之都”。諸暨淡水珍珠養殖始于上世紀60年代末,歷經近50年的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以養殖基地為基礎、國際市場為導向、專業市場為龍頭、加工企業為骨干、社會化服務相配套的產加銷一條龍、貿工農一體化、內外貿相結合,以初級加工和貿易為主要形式,工藝品、保健品加工延伸發展的產業經營格局。諸暨珍珠產業已形成以下一些優勢。
1、珍珠養殖規模和質量走在前列
諸暨淡水珍珠養殖面積達38萬畝,養殖戶達3000多戶,年產1500噸,年產量占世界淡水珍珠總產量的75%,全國總產量的85%。在養殖技術上由粗放型向高肥、高密型轉變,走上了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生產經營之路。
2、珍珠企業規模和實力全面提升
諸暨擁有珍珠加工企業2459家,珍珠深加工企業315家,貿易企業162家,其中銷售額超5000萬元珍珠企業20家,超億元企業8家。浙江山下湖珍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評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浙江阮仕公司珍珠股份有限公司為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
3、珍珠銷售網絡和隊伍逐漸壯大
諸暨現有營銷人員8000余人,其中長期從事市外銷售的人員占三成。珍珠企業在境外已設立多家分公司,其中僅香港就有8家,營銷網絡遍布50多個國家和地區。
4、珍珠品牌和文化得到弘揚
諸暨不斷加大品牌建設力度,“阮仕”、“千足”、“佳麗”等3只珍珠首飾及產品榮獲中國珍珠行業首次評比的“中國名牌”稱號,有省級名牌3只。“阮仕”、“千足”、“山下湖”牌淡水珍珠確定為原產地標記產品;“佳麗”珍珠、“阮仕”珍珠還榮獲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珠寶行業馳名品牌稱號。
二、諸暨市珍珠產業創新能力現狀
近年來,諸暨市珍珠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有了明顯提高,現有珍珠加工設備一萬多臺(套),年產珍珠首飾3000多萬件、工藝品800多萬件、珍珠粉65噸。2011年,珍珠產業實現加工產值達65.77億元,實現自營出口2.78億美元。建立了中國第一家淡水珍珠研究所,引進、研發了珍珠的漂白、增光等核心加工技術,解決了部分珍珠加工的技術瓶頸問題,擁有國家級和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各1家、企業研發中心8家。雖然諸暨市珍珠加工水平和科技含量有了明顯提高,但與其他產業相比,諸暨市珍珠產業在創新能力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
1、珍珠養殖技術有待提高
諸暨每年珍珠產量很大,但是珍珠的質量并不高,缺乏那種顆粒大、顏色純正、外觀圓潤的珍珠。技術落后導致珍珠產量和產值有明顯的差別,珍珠產量雖大但產值卻不怎么高,從而降低了珍珠產業鏈中珍珠的附加值,這也是我國之所以不能成為“珍珠產業強國”的原因。珍珠的養殖技術直接關乎到珍珠產品的質量,而其質量又是影響價格的關鍵因素,因此必須要進一步提高珍珠的養殖技術。
2、珍珠產業位于全球價值鏈的底端
在世界珍珠市場,中國珍珠產量與產值所占的比例極不協調,其中80%以上的中國珍珠只能以原料或初級加工產品的形式供應給我國香港、日本和歐美等地的客商。中國成了全球珍珠產業的原料生產基地,但卻受制于人,迫切需要進行珍珠產業升級,提升珍珠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3、珍珠的生產加工渠道過窄
珍珠的加工涉及到發飾、手鏈、項鏈、耳環、戒指、珍珠粉等方面,加工基本上是閑置在家的婦女手工制作而成,雖然別具一格,但從長遠角度來看其成本大、效率低。此外目前珍珠成品主要是利用價格優勢獲取收益的,仍然無法擺脫制造大國的形象。加工設計單一,僅僅局限在女士的飾品方面,制造技術有待提高。
三、提升諸暨市珍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途徑
由于珍珠產業歷史較短,底子薄、基礎差,在養殖技術、加工、流通、管理等方面還存在著許多問題,致使珍珠產量與產值有明顯的反差,產品附加值很低,因此必須探索一條提升諸暨市珍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途徑。
1、企業層面
(1)企業要持續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創新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是一個企業不斷適應環境、實現自我超越的必然過程。當前企業之間的競爭一定程度上已成為創新能力的競爭,企業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已成為企業興衰存亡的決定因素。民營企業只有持續地進行科技創新,把各種分散的技術整合后濃縮在創新產品中,形成自身的核心技術,才能實現企業產品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珍珠養殖、加工絕不是簡單的手工藝,而是需要有真真切切的科學技術。針對珍珠的生產技術問題,諸暨企業可以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招聘更多專業人才,加大與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力度,提高珍珠加工工藝水平,從而生產出質量上乘、顏色豐富的珍珠。
(2)企業的產品定位要體現差異化。對珍珠產業來說,除了要不斷提高養殖技術水平外,還要提高珍珠初級產品深加工的應用范圍,如珍珠醫藥制品、珍珠保健品、珍珠營養食品、珍珠美容化妝品等。珍珠成品除了做成手鏈、項鏈、耳環等飾品外,還可以與中國傳統的服飾相結合,將珍珠鑲嵌到中式婚禮中新郎、新娘的服飾、帽子、鳳冠中,也可以與中國的旗袍、戲曲服飾相結合。產品要體現差異化,才能進一步提升競爭力。
2、政府層面
(1)加強對企業的治理和改制,引導和培育其創新能力。諸暨市珍珠企業規模小,生產者大部分還是農民,文化層次較低,觀念落后,舍不得科技投入等,這必然導致諸暨市珍珠企業創新能力薄弱。因此,必須對其進行治理,通過兼并或者合資等形式建立大企業,加強科技投入,增強其在珍珠產業中的競爭力。此外,要加強對當地企業創新的引導和培育,使科技創新型企業不斷涌現。政府應該對初創型企業采取上門指導服務、集會培訓等形式,指導企業如何享受政策紅利,鼓勵企業從新產品申報、專利申請等入手,使企業認識到科技創新對企業發展的好處和重要性,從而自覺地向科技型企業發展。
(2)加強對珍珠市場的管理,塑造良好的競爭環境。政府要建立合理的產業網絡,增強整個產業的創新能力。針對當前中國珍珠市場競爭環境惡化,珍珠價格偏低的狀況,諸暨市應該規范當地的珍珠市場,限制產量,提高質量,促進其珍珠產業的價格攀升。
(3)加強對珍珠產業的扶持和投入,促進產學研合作。由于諸暨市企業規模小,技術研發實力弱等原因,單個企業的研究已很難在技術上有質的飛躍,這就需要政府或者行業協會出面,對其進行扶持,或者尋求專業機構進行研發、試點、擴散、普及。針對不同類型的企業,政府應采用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對于成長型企業,諸暨應積極鼓勵其與高校院所合作,提高其自身的科技水平。而對于成熟型企業,則應鼓勵其做強研發,切實提高核心競爭力,力爭成為領軍企業。
對企業個體來說,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逼迫其加快科技進步,但個體的力量又有限,他們需要有這樣一種機構,能夠幫助其整合資源,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例如由諸暨市山下湖鎮政府、珍珠企業和浙江大學聯合建立的諸暨珍珠產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為當地珍珠企業、養殖戶以及科研人員提供了研究開發、中試轉化、檢測測試等必要的儀器設備和場地,以及各類技術咨詢、培訓服務,全面提升了當地珍珠產業的技術水平,為諸暨的珍珠產業發展和提升,起到了直接的推動作用。諸暨政府應繼續積極推動珍珠行業產學研創新服務平臺的建設,促進珍珠產業的轉型升級,增強珍珠企業的創新能力。
(注:基金項目:本文系紹興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紹興市民營企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研究(125449)、浙江省商業經濟學會重點課題(2014SJZD06)、浙江省社科聯研究課題(2014N161)、杭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C14GL02)、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課題(R2014S019)、浙江省教育廳項目(Y201225389)、浙江農林大學暨陽學院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項目(TMKC1427)的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 陳勁、張高亮、陳中等:基于全球價值鏈的珍珠產業升級機制研究——以諸暨市珍珠產業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07(2).
[2] 范軼琳、吳曉波:二次創新視角下的產業集群演進:諸暨山下湖珍珠產業集群案例[J].科學管理研究,2010(1).
[3] 王春燕:從浙江省諸暨市山下湖鎮珍珠行業的興衰看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D].復旦大學,2008.
(責任編輯:劉冰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