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紅 代瓊
【摘要】 中國共產黨歷史文庫、馬克思主義理論文庫、中國國情和地方志文庫,是黨校系統圖書館著力打造的“三大文庫”。本文對黨校系統圖書館“三大文庫”的建設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三大文庫”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今后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 黨校圖書館 自建“三大文庫” 資源建設
相對于傳統書刊資料,電子資源越來越受到讀者的喜愛。電子數據庫已成為信息社會的主要信息源之一,同時也是各級各類圖書館文獻資源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加大購買數據庫力度的同時,許多圖書館都紛紛結合本系統學科建設重點和館藏特點,發掘最有價值、最具保護性的地域文化與特色資源,全力打造特色鮮明、實用性強、價值突出的品牌特色數據庫。但在自建特色數據庫過程中,無論是數據庫的規模、質量還是系統標準化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以全國黨校系統圖書館自建數據庫為例,闡述黨校系統圖書館自建特色數據庫的現狀,并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思路。
一、黨校系統圖書館自建特色“三大文庫”現狀
2010年7月,在全國黨校圖書館工作和信息資源建設會議上有個共識,即黨校在推進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體現出黨校的特色、特點和權威性。黨校的特點就是首先要奉行黨校姓黨的原則。黨校系統圖書館最大的受眾群體和服務對象是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為此,中央黨校校委提出要建設中國共產黨歷史文庫、馬克思主義理論文庫、中國國情和地方志文庫。全國黨校一盤棋,各級各類黨校分工協作,協調發展,共建共享共贏。從這個特點出發,各級各類黨校圖書館把“三大文庫”建設作為自己“十二五”工作的重點,也是全國黨校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的共同事業。
經過各省市黨校圖書館幾年來的積極行動,黨校圖書館系統“三大文庫”建設總體情況進展良好。大部分省市黨校圖書館都從各自的實際出發,多方面爭取學校和地方政府黨委的支持,抓緊制定了數字資源建設規劃,并按照規劃的要求給中央黨校圖書館做了書面匯報。按照邊建邊用的原則,目前能夠使用的數據庫有吉林、山東、江西、重慶、廣州和嘉興等地區。但仍然有部分黨校,特別是地處偏遠、經濟發達程度不夠、財政撥款有限的黨校圖書館,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都有所限制,推動“三大文庫”建設的力度不夠,進展緩慢。
二、黨校系統圖書館自建特色“三大文庫”存在的不足 黨校系統圖書館的“三大文庫”建設,雖然有后發先至的優勢,有現成的建庫經驗和建庫規范可資借鑒,有各地的地域和歷史方面的特色資源、有黨校學員帶來的理論和實踐資源、有黨校教師研究的教學和科研資源可資利用,但從目前黨校系統圖書館“三大文庫”建設的現狀來看,仍然存在許多不足。
1、自建的“三大文庫”規模較小。黨校系統圖書館是從2010年才開始著手于“三大文庫”的建設,雖然有全國黨校數字圖書館理事會牽頭,但整體上仍然缺乏統一的宏觀調控,系統內數據庫建設既沒有實行整體規劃,也沒有協調數據庫建設參與者之間利益的權威機構,致使各個黨校圖書館之間缺乏橫向聯系和整體協調,各自為政,沒有形成合力,也使一些條件受限的地方黨校的“三大文庫”建設進展緩慢,即使是已經著手進行的地方黨校,受限于學科門類以及人、財、物、開發年限等,其數據規模、數據質量和市場上的知網和萬方等早已成型的知名數據庫相比根本不在一個級別。數據規模小、結構單一所帶來的問題很多,比如使用效果不好,開發效率不高,開發成本較大等。
2、資源完善程度不高,缺乏完整性。從自建“三大文庫”的內容上分析,由于絕大多數黨校系統圖書館建庫文獻大多僅限于館藏常規文獻,加上建庫人員專業知識的欠缺,致使文獻資源搜集不足,對已有文獻資源挖掘還不夠深入透徹,導致黨校系統圖書館自建的“三大文庫”資源完善程度不高,缺乏完整性。總體來看,這種建設實質上還是以傳統圖書館文獻資源組織的模式進行,并沒有過多地考慮讀者的需求問題。
3、數據庫質量偏低。黨校系統圖書館開發的“三大文庫”,由于采取的是邊建邊用的原則,這樣文獻的數量和質量均不能滿足教學科研人員的查找需要,導致自建數據庫在教學和科研人員心目中的地位不高,從而影響他們的使用熱情,進而導致開發的“三大文庫”不能真正服務于讀者。
4、宣傳推廣不到位。黨校系統圖書館“三大文庫”建設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讀者,是為黨校的教學和科研多服務、服好務,為領導決策參考服務,為黨的干部教育服務,為建設互聯網上的馬克思主義陣地服務。一方面,各地黨校圖書館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和精力,建設具有黨校特色的“三大文庫”;另一方面,由于宣傳工作不到位,建了什么庫,怎樣查找利用,讀者并不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這些資源,這種只顧埋頭建設而忽略了宣傳推廣的做法,嚴重影響了黨校“三大文庫”的利用。另外,IP封鎖和不允許外網使用的做法,嚴重背離了“三大文庫”建設占領網絡主陣地的初衷,也大大影響了“三大文庫”的使用效率。
三、推進黨校系統圖書館“三大文庫”建設的思路
1、科學規劃,共建共享。在建庫前期和建庫過程中,我們需要在全國黨校系統圖書館的“三大文庫”建設統籌規劃上下功夫,避免重復建設,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浪費。只有整個黨校系統的圖書館團結一致,形成合力,并按照《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校系統圖書館工作的若干意見》和《全國黨校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規劃(2011-2015年)》的精神部署,統籌安排,加快步伐,才能大力推進以“三大文庫”為中心的數字資源建設。各級各類黨校圖書館在建庫過程中,也要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統籌安排,做到布局有序,將建庫工作落到實處。
2、建設標準規范統一,提高二次信息的開發力度。在“三大文庫”的建設過程中,黨校系統數字圖書館理事會應該提前制定統一的建庫流程規范和數據處理標準,這樣有利于形成合力,實現共建共享共贏。對于那些缺乏技術實力的黨校系統圖書館來說,可以組織開源或者是商業化的系統來組織和建設自己的“三大文庫”,這樣有利于把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以更快地見到成效。除了自建“三大文庫”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之外,積極地進行深層次的信息挖掘,建設二次文獻、三次文獻信息的數據庫是未來數據庫的發展方向,因為這樣的數據庫價值更大,需求更多。在建庫的同時,中央黨校圖書館要發揮好龍頭的作用,要統一規劃向各個省市黨校圖書館傳輸數字資源的路線,要將全國黨校系統數字資源傳輸通道聯網,在更廣闊的天地傳輸黨校的聲音、黨的聲音。
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使用效率。圖書館自建特色數據庫的最終目的是為用戶開展特色信息服務,因此在“三大文庫”建庫完成后,應積極開展宣傳報道工作,在圖書館主頁上建立“三大文庫”的鏈接,定期進行讀者培訓,提高“三大文庫”的利用率。通過統計點擊率、下載率等方式了解用戶利用“三大文庫”的情況。同時,建立用戶反饋機制,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設留言板等方式搜集用戶反饋信息,改進工作方案,提高用戶滿意度,促進特色數據庫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4、設置專門建庫機構并配備專業人才,在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引進力度的同時提高現有館員素質。隨著網絡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年來,圖書館人員結構老化嚴重,新進人員少之又少,特別是既熟悉文獻資源加工,又熟悉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數據庫加工技術的人才更是匱乏。而黨校的事業要發展,黨校圖書館要發展,必須大力加強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力度,尤其是具有跨學科的研究生層次的人才。在大力加強黨校圖書館急需的專業技術人才的引進的同時,還應通過日常技術培訓、定期專業講座和進修等方式,加大對現有館員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現有館員的綜合素質,使之適應現代化數字圖書館建設的需要。另外,“死庫”現象是特色數據庫建設中常見的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專門的建庫機構和專職的數據庫建設人員。因為大多數黨校圖書館的“三大文庫”建設往往只集中在某一個時間段內,在項目結項后,就不再重視數據庫的維護和更新。而由圖書館其他部門的相關人員兼職建庫又不利于調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最終就可能造成“三大文庫”后期更新維護工作的停止,使之成為“死庫”。因此,成立專門的建庫機構,制定合理、規范的崗位職責,由專職人員負責“三大文庫”建設的工作,能夠保持“三大文庫”建庫工作的連續性,保證“三大文庫”持續健康發展。
5、尋求地方黨委和黨校校委的資金支持。黨校系統圖書館的“三大文庫”建設,需要大量的專項資金支持,因此黨校系統圖書館除了圖書館日常開支的經費外,對于“三大文庫”建設需要的專項資金,需要尋求地方黨委和黨校校委的大力支持。只有資金保障落實到位,其他的工作才能更加有序開展。
黨校系統圖書館自建特色“三大文庫”的建設,需要全國黨校圖書館共同參與。只有各級各類黨校圖書館合理分工、協調組織、共同努力才能形成合力,才能實現共建共享共贏。我們要充分發揮好黨校系統整體優勢,發揮好規模化集約化效應,將黨校的“三大文庫”做強做大,做出品牌,做出特色。同時還要節約成本,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在“三大文庫”建設中形成全國黨校一盤棋的局面,才能早日出成果、出效益,把全國黨校系統圖書館的“三大文庫”建設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以優異的成果占領網絡主陣地。
【參考文獻】
[1] 莊青青: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思路及策略分析[J].圖書館工作研究,2013(15).
[2] 王虹:高校圖書館自建數據庫建設現狀分析[J].圖書館界,2011(4).
[3] 韋恩潔:高校自建數據庫版權侵權風險和預防[J].科技與出版,2014(3).
[4] 陳誠:高校圖書館自建數據庫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3(1).
(責任編輯:熊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