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娟 袁園
摘要:目的:為了了解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并且評價它的使用合理性。方法:對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期間該藥物配置中心配置的241107份輸液醫囑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不合理用藥醫囑為191份,其中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醫囑為91份,占總不合理醫囑的47.64%。結論:我院抗菌藥物的使用中存在不合理,應引起注意。
關鍵詞: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統計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and evaluate the rational usage of antibacterial drugs in Soochow University affiliated childrens hospital. Methods: the 241107 prescriptions in the period between August in 2013 and March in 2015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The unreasonable medication orders for 191,including not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orders for 91.47.64% of unreasonable medical advice . Conclusion:Ir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in our existence,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seriously.
Keywords: Antimicrobial agents; Rational use; Statistical analysis
細菌感染是導致小兒疾病的的主要原因,因此抗菌藥物在兒科疾病中應用較為廣泛。本論文通過對我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配置的抗菌藥物不合理使用情況進行統計,并對不合理情況產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
1資料與方法
本論文選取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于2013年8月至2015年3月期的241107份輸液醫囑進行了統計,以其中的191份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醫囑作為本次調查對象。根據藥品說明書、發表的論文、出版的書籍,例如《新編藥物學》、《藥理學》等,對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醫囑進行分類分析。
2 結果
我院抗菌藥物不合理醫囑類型是:溶媒類型選擇不當、溶媒用量不當、抗菌藥物用量不當、給藥頻次不當、聯合用藥不當、配伍禁忌和用藥指證不明等(詳見表1)。
3 分析
3.6 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的主要表現(詳見表1)
(1) 溶媒應用不當
本人通過對本院抗菌藥物使用情況的調查以及對臨床護師配藥情況的了解,發現許多錯誤選擇溶媒的情況,如:溶媒種類選擇不當、溶媒用量不當等,針對這些問題,我查閱了一些資料,對一些常用抗菌藥物的理化性質及其溶媒和稀釋劑的合理選擇分析如下,以示臨床關注。
①溶媒種類選擇不當
溶媒本身就各有其自身的生理藥理作用,當抗菌藥物可以選擇多種溶媒時也應考慮患者的病理情況。【1】當為對載體的pH敏感的藥物選擇溶媒時應充分了解藥物及溶媒的理化性質及其相互作用。如青霉素類 其水溶液不穩定,易水解失效,水解速度與時間和溫度成正比,【2】因此,配置時間越長,溫度越高,分解越快,其效價愈降低。
②溶媒用量不當
媒用量過多過少都會影響藥物的療效,若溶媒用量過少會使輸注藥物的濃度過大,從而加大了藥物對靜脈的刺激,產生不必要的不良放應。所以我們應在液體量許可的情況下應選擇最適宜的配置濃度。【3】如亞胺培南西司他丁鈉,0.5g需要加入100ml以上溶媒。
(2) 抗菌藥物用量不當
兒童劑量計算方法主要有折算法、體重法、體表面積法等,由于其各有優缺點,希望臨床醫生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但在本次調查中發現抗菌藥物用量不當處方占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處方的6.59%,所以醫師在開方前應多注意詢問患兒年齡、體重,以便準確開取所需計量。
(3) 給藥頻次不當
此項是本次調查中占抗菌藥物疑問醫囑比例最高的一項,且多為頭孢曲松、頭孢尼西一日兩次用藥,而靜脈使用頭孢曲松后能迅速彌散至間質液中,并保持對敏感細菌的殺菌濃度達24小時;頭孢尼西為第二代廣譜、長效的頭孢類抗菌藥物,頭孢尼西不被代謝,以原形經尿道排泄,24小時后尿液回收率為84~98%,所以只需qd用藥。
(4) 聯合用藥不當
本次調查發現我院配置中心聯合用藥情況基本合理,但有6例不合理聯合用藥,如在調查中發現一張處方為頭孢唑肟+頭孢地嗪+甲硝唑,頭孢唑肟、頭孢地嗪都為第三代頭孢菌素類抗菌藥物,兩者都是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而發揮抗菌作用。顯然頭孢唑肟和頭孢地嗪為重復用藥,不但增加了患者的醫療負擔還會增加藥物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及細菌耐藥性增高,應引起臨床重視;
(5) 配伍禁忌
乳糖酸紅霉素游離堿的pKa為8.9,其在酸性條件下不穩定,在中性、弱堿性溶液中較穩定,處方5%GS500ml+乳糖酸紅霉素+維生素B6中維生素B6具有吡哆醛結構,顯酸性,如兩者合用可降低乳糖酸紅霉素的穩定性,使效價降低,所以乳糖酸紅霉素不宜與維生素B6為配伍。乳糖酸紅霉素也不能直接用氯化鈉注射液溶解,因其可產生鹽酸紅霉素結晶。【3】若以5%和10%葡萄糖溶液為溶媒,由于5%和10%葡萄糖溶液偏酸性(pH3.2-5.5),所以需加入堿化劑堿化,如每100ml的5%葡糖糖溶液中需加入4%的碳酸氫鈉0.1ml調節pH值。
(6) 用藥指證不明
上呼吸道感染者在無指證情況下就應用了抗菌藥物,而90%以上上呼吸道感染者都為病毒感染,使用抗菌藥物對病毒感染是無效的,既不能縮短療程也不能有效的預防細菌性感染,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的發生和耐藥性的產生,只有當病毒感染損傷了局部黏膜,致病菌入侵引起了細菌感染才需要使用抗菌藥物。【5】所以在無指證情況下,不應使用抗菌藥物。
4討論
抗菌藥物是一把“雙刃劍”,合理應用有利于感染性疾病的防治,若濫用則容易引起耐藥菌株的產生和二重感染的出現,對人類的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我們更應重視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贊東.常用抗菌藥物靜脈給藥配制及使用時應注意的問題[J].廣西醫學,2009, 31(9):1373-1375
2陳新謙,金有豫,湯光主編.新編藥物學[M].第1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49
3宋春華,宋東升.臨床靜脈用抗菌藥物的體會[J].中國中醫藥資訊,2010,02(7):130
4官冬秀,馮祚臻.我院兒科門診處方抗菌藥物不合理用藥分析[J].北方藥學,2011, 0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