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萍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diabetic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嚴重的慢性并發癥之一,主要為微血管病變,是成年人群難以逆轉的致盲性眼病,研究表明糖尿病3、5、10、15年不同病程患者,DR發病率分別為8%、25%、60%、80%,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和人口老齡化的進展,糖尿病和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得患病率正在不斷增高,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我國將成為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研究已證實,通過早期診斷、控制危險因素以及適時光凝治療等方式,由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引起的失明幾乎可以完全預防?1?,早期篩查DR,實施全身綜合干預措施,如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可以延緩并發癥發生,控制DR病程,減少醫療費用支出,降低患者失明率,改善生活質量。
1 DR相關危險因素
1.1 DR與糖尿?。―M)病程
病程越長,DR的患病率越高,病情越嚴重?2?,我國有調查顯示,病程<5年者,DR患病率為19.4%;5-10年者為38.8%;10-15年者為63.3%;15年以上為78.0%,DR的患病率隨病程增加而明顯上升,DR的嚴重程度與糖尿病病程成正相關?3?。
1.2 DR與糖化血紅蛋白(HbAIc)
高血糖是DR發生和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4?,而在臨床血糖監測中,糖化血紅蛋白可反映患者抽血前6-8周的平均血糖水平,HbAIc每升高1%,視網膜病變的危險度就會升高2倍?9?,楊昕對2型DM患者血糖控制與DR的關系進行了縱向研究,發現平均HbAIc≥8.3%者相對危險度高?5?。HbAIc降低1%可使DR發生風險減少35%,最理想的血糖控制不僅要爭取HbAIc達標,更要注意減少血糖的波動,全面精準的降糖,可以延緩甚至阻斷糖尿病微血管病變及其他并發癥的發生?6?。
1.3 DR與尿微量白蛋白(UMA)
UMA 是DR的一個重要獨立危險因素,它可靠地反映DR 控制的狀況、微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7?。DM患者出現蛋白尿,DR發生率顯著升高并加速發展?8?。多項研究證實 UMA異常與DR嚴重程度有關。
1.4 DR與高血壓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對DR的發生發展有促進作用,收縮壓每增加10mmHg,發生DR的危險度增加11%,嚴格控制血壓可以降低糖尿病眼病臨床并發癥的危險性。
1.5 DR與血脂
有研究表明,DR患者血清中三酰甘油、總膽固醇、脂蛋白(a)及低密度脂蛋白均較單純DM增高,血脂的異常是DR的重要危險因素,血脂代謝異常與DR硬性滲出有直接關系,且隨DR病情嚴重程度的加重有增加趨勢。
1.6 DR與吸煙
長期吸煙的2型DM患者其視網膜中央動脈的阻力指數增高,呈現不同程度的缺血性改變,引起和加重DR。
2 DR高危因素患者的護理干預
2.1健康教育的干預
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向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高危因素的患者宣傳DR相關知識,可以有效控制DR的相關危險因素,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延緩DR的發展,并能有效控制DR患者的糖代謝指標?9?,早期的健康教育(內容包括: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飲食治療、合理應用降糖藥,安排好生活與工作、自我監測等,能降低DR發生率,降低致盲率。孫利萍等?10?研究顯示,觀察組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干預后,其對DR知識掌握的及格率明顯高于對照組,FPG、2HPG、HbAIc較對照組降低更顯著。
2.2飲食指導
糖尿病控制的關鍵是飲食。要向患者介紹飲食控制的重要性,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11?改變不良行為,如鹽的攝入、不吃甜食和油炸食品等,督促按點、按量規律飲食,建立飲食日記,有效的飲食護理干預可以提高糖尿病控制率,減少并發癥發生,提高生活質量?12?。
2.3戒煙
吸煙會導致體內CO增加,造成體內相對缺氧及血小板凝集,加速DR發生?13?。衡衛軍?14?等研究顯示吸煙可致血脂異常, 特別是 TC、TG 升高,吸煙可降低胰島素的敏感性,升高血糖。
2.4血糖監測
向患者說明監測血糖的意義,準確記錄結果,及時發現血糖變化,通過血糖監測調整用藥,預防低血糖反應。
2.5運動干預
運動療法是糖尿病的一種輔助治療,運動能增加糖的氧化,并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促進降低血糖?15?。推薦每周運動3~4次,每次運動30~40min,一般安排在餐后60~90min定時進行。運動方法有散步、慢跑、健身操、太極拳等,不易空腹運動,防止低血糖發生。
2.6心理護理干預
由于糖尿病是慢性疾病,會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加強社會和家庭的支持,幫助患者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使家屬明白患者情緒穩定與否直接影響病情,家庭的溫暖才是最好的治療劑?16?同時向患者及家屬講解DR慢性病程特點,消除患者的緊張和顧慮,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鼓勵患者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心態,進而增強病人對治療的依從性?17?。
2.7早期篩查及社區干預
一旦發生糖尿病,就應該接受定期DR篩查和隨訪,通過利用視頻、微信、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宣傳方式,讓更多醫護人員及糖尿病患者及家屬了解DM的危害性和早期篩查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參篩查。利用社區糖尿病慢病健康檔案,聯合社區和內分泌科醫護人員為門診、住院及社區的糖尿病患者建立篩查檔案,定期組織糖尿病患者到眼科參與篩查,提高患者的就診依從性。
近年來,隨著DM發病率的上升,DR也日趨嚴重,當前DR的發病機理不完全明了,影響其發生發展因素較復雜,探討其危險因素與DR的關系對于預防和控制DR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部分地區存在以下現狀:糖尿病患者對DR防治知識不了解,血糖、血脂、UMA、HbAIc控制不理想,縣級基層眼科及內分泌科醫護人員忽視對DR的早期篩查[18]。為早期發現DR,眼科醫護人員要加強與社區及內分泌科醫護人員合作,對高危人群實施早期篩查、全身綜合干預,有效預防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發生,延緩、控制DR病程發展,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少醫療費用,降低失明率,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19]。
參考文獻:
[1] 拉胡爾 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管理指南大盤點 ,糖尿病臨床 [J] 2013,7, (3):130-143
[2] 唐芙蓉,羅鵬,程秀瓊,等.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糖尿病雜志,2011,7,(4):29-31
[3] 靳秋分,丁淑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及治療近況 [J].中醫學報,2013,28(176):98-100
[4] 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糖尿病雜志,2012,20(1):36-38
[5]楊昕.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空腹血糖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關系 [J].臨床醫學,2011,31(4):49-50
[6]陳雪輝,尹清風,王 濤 等.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相關性分析 [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2562-2564
[7]張彥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危險因素研究進展[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22):113-114
[8]劉克梅,韓曉芳,戴 武等.2型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 [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8,11(4):381-382
[9] 楊泉,陳紅宇,李瑛,張彥超,劉麗.健康教育干預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危險因素的控制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8):9-12
[10]孫利萍,陳沖達.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健康教育效果觀察 [J] 中國現代醫生,2012(27):115-117
[11] 王利清,賈靜源,王江敏.社區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預措施研究[J] 現代預防醫學,2008(4):742-743
[12 ]周曉燕,楊杰.糖尿病教育在防治中的重要性淺析[J]. 實用中醫內科雜志,2009,17( 2):71 72
[13]張青芝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護理干預. [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18):2207-2208
[14 ]衡衛軍,盧 姍 ,馬向華 等. 吸煙指數與新發 2 型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因素的研究[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 2013 年 (11 ):1597-1599
[15]梁海苑 .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與社區干預. [J]中國傷殘醫學,2012年20(7):136
[16]楊玉榮 .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心理障礙及干預措施. [J]中國實用醫藥,2009,4(12):223-224
[17]廖東輝,涂曉榮,曾根玉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護理及健康教育[J
[18]朱章玲,馬茜茜,陳紅宇等.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與防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1,2,(24):74-76
[19]王小紅,胡雅過,陳芳建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防治重點人群的調查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3,1,(2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