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志海

摘要:目的:探討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在血常規中的鑒別診斷方法及價值。方法:選擇2013年1月到2014年3 月間我院血常規檢查的病例報告共計120例,根據檢測結果,血常規正常、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病例各有40例。將40例血常規正常病例設置為對照組,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病例分別設置為觀察A組和觀察B組。比較檢查結果中觀察組與對照組的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含量(Hb)、紅細胞平均體積(MCV)與紅細胞分布寬度(RDW)。結果:觀察A組和B組的MCV數值均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和B組的RDW數值均明顯大于對照組的RDW數值,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和B組的Hb數值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的RBC數值小于對照組,觀察B組的RBC數值大于對照組,觀察A組和B組的RBC數值均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血常規方法鑒別診斷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可以準確反映二者與血常規正常指標間的數值差異,使臨床診斷更加簡便、精確,減少誤診、漏診情況。
關鍵詞:血常規;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鑒別診斷
血常規檢查是醫院臨床檢查中一種常見的方法,對于反映患者潛在的身體問題有著重要作用,能為臨床診斷提供有價值的參考。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均屬于小細胞貧血,兩者的專業檢測方法都比較繁瑣[1]。本文選擇了2013年1月到2014年3 月間我院血常規檢查病例報告共計120例,作為本次探討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在血常規中的鑒別診斷方法及價值的研究對象,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其詳情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擇的120例病例報告中,血常規正常、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各有40例。觀察A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3~44歲,平均年齡為(35.18±3.27)歲;觀察B組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19~43歲,平均年齡為(33.13±3.69)歲;對照組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27~50歲,平均年齡為(39.43±3.48)歲。對三組病例中患者的性別和年齡方面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無統計學意義,具備可比性(P>0.05)。
1.2 觀察指標和評價標準
觀察并嚴格分析三組病例報告中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平均體積和分布寬度等指標。采用紅細胞平均體積及分布寬度作為本研究的主要分類方法,相關鑒別標準為:紅細胞分布寬度的正常數值為10.5%至14.5%,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的紅細胞平均體積數值均小于79fl,缺鐵性貧血的紅細胞分布寬度數值數值不小于14.5%,地中海貧血的紅細胞分布寬度數值數值不大于14.5%[2]。
1.3 檢查方法
采用我院最新的全自動血球分析儀,在檢查前進行儀器測試,并選用與之配套的試劑包。統一血常規檢測的用管型號和檢測儀器,對120例患者進行血液采樣,取患者靜脈血,劑量為2ml,同抗凝劑進行均勻混合。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 16.0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使用均數±標準差(±s)來表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運用百分比表示,統計方法主要是使用 t 檢驗和χ2檢驗,對比以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三組病理報告中的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平均體積和分布寬度等指標的數值進行比較。
對比詳情如表1。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MCV數值均小于79fl,對照組的MCV數值大于79fl,觀察A、B組和對照組的MCV數值存在明顯差異,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的RDW數值大于14.5%,與對照組存在著明顯差異,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B組的RDW數值小于14.5%,但明顯大于對照組的RDW數值,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和觀察B組的Hb數值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的RBC數值明顯小于對照組,觀察B組的RBC數值明顯大于對照組,均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三組病例的血常規檢測指標比較(X±s)
注: RBC:紅細胞計數; Hb:血紅蛋白含量 ;MCV:紅細胞平均體積; RDW:紅細胞分布寬度
3.討論
缺鐵性貧血是由缺乏人體鐵而引起紅細胞生成能力下降的低色素性疾病。地中海貧血則主要受遺傳影響,患者體內的珠蛋白基因存在缺失或缺損情況,引起珠蛋白肽鏈內部的不平衡,進而改變血紅蛋白的組分[3]。
本研究結果表明,通過使用血常規檢查方法,可以顯著鑒別出:觀察A組和B組的MCV數值均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和B組的RDW數值均明顯大于對照組的RDW數值,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和B組的Hb數值均明顯小于對照組,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A組的RBC數值小于對照組,觀察B組的RBC數值大于對照組,觀察A組和B組的RBC數值均與對照組存在明顯差異,其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使用血常規方法對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進行鑒別和診斷,可以準確反映二者與血常規正常指標數值存在的差異,從而簡化臨床診斷步驟,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血常規檢測結果,有效減少誤診和漏診的情況。
參考文獻:
[1]張改霞.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患者血常規檢驗的對比分析[J].吉林醫學,2012,17(03): 505.
[2]張淑強.RDW、MCV和MCH在缺鐵性貧血和地中海貧血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 河南職工醫學院學報,2014,21(04): 476-477.
[3]楊穎.地中海貧血與缺鐵性貧血的臨床鑒別[D].重慶醫科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