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強 汪偉
摘要:目的: 觀察納洛酮注射液對急性酒精中毒導致共濟失調甚至昏迷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使用回顧性統計學方法分析某醫院2013-2015年之間由于酒精中毒導致共濟失調及昏迷的68例患者使用納洛酮治療后的效果。結果:大部分患者在納洛酮不同劑量、頻率的治療后癥狀出現好轉,其治愈率可達98%,僅1例患者由于嘔吐并發癥至病情加重經綜合治療后完全恢復。結論:納洛酮注射液對于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療具有非常好的療效,可以在臨床實行廣泛性應用。
關鍵詞:納洛酮;酒精中毒;昏迷;臨床效果
酒精中毒即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說的醉酒,主要是由于患者一次性大量飲酒后所發生的機體機能異常狀態,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受損而出現共濟失調現象甚至出現昏迷休克等一系列機體功能紊亂狀態[1],后果可能相當嚴重。臨床上目前使用納洛酮等藥物為酒精中毒患者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主要通過總結XX三甲醫院在兩年內收治的68例酒精中毒患者使用納洛酮注射液進行治療后的疾病轉歸及不良反應來觀察納洛酮對于酒精中毒的臨床療效。具體內容見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XX三甲院于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8例酒精中毒中、重度患者治療過程和結果使用回顧性統計分析進行歸納總結,68例患者中,男性63例,女性5例;年齡18—56歲;處于酒精中毒共濟失調期的患者為45名,處于昏迷期的患者有23名,患者均為一次性大量飲酒后出現酒精中毒癥狀,飲入酒精量為300-1000ml之間。
1.2治療 患者均在酒精中毒后30分鐘內被送往醫院,處于共濟失調期的患者使用納洛酮注射液0.4-0.8mg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或0.9%氯化鈉溶液100-250ml中靜脈滴注;處于昏迷狀態的患者使用納洛酮0.8-1.2mg加入5%的葡萄糖或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并加用速尿注射液10-20mg靜脈注射促進酒精排出體外,1小時后如患者仍未清醒繼續加用納洛酮0.4-0.8mg注入5%的葡萄糖或0.9%溶液靜脈滴注,期間連用 5%葡萄糖溶液500ml或5%葡萄糖氯化鈉500ml進行維持治療,以降低血液中乙醇濃度;期間,定時為患者測量血壓、心率,注意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
2 結果
共濟失調期的患者在使用納洛酮治療以后0.5小時內即可出現癥狀的明顯好轉,患者自述頭暈減輕,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好轉;而對于昏迷期的患者,在使用納洛酮治療后仍出現意識不清或者仍處于昏迷狀態(3人),患者在接受納洛酮治療后仍出現躁動、嘔吐等癥狀,1小時后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患者繼續給予納洛酮0.4-0.8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靜脈滴入,隨后2名患者開始出現意識的轉清,癥狀好轉。仍有1位患者期間出現嘔吐導致誤吸引起墜積性肺炎轉入重癥監護室進行進一步綜合治療,轉入重癥監護室后,首先為患者進行經口插管呼吸機輔助通氣,改善患者的缺氧情況,做好基礎護理及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后使用支氣管鏡為患者吸出肺部深處支氣管分泌物及嘔吐物,避免墜積性肺炎的進一步發展,期間患者意識仍未清醒,大量嘔吐2次,嘔出為咖啡色胃內容物且伴食物殘渣,檢查血常規發現患者血紅蛋白含量為80g/l,為患者進行2單位濃縮紅細胞及血漿輸入,補充血容量改善患者貧血狀態。期間為患者進行奧美拉唑40mg入0.9%Nacl100ml靜脈滴入保護患者胃黏膜避免患者胃出血從而再次發生嘔血,使用持續性胃腸減壓引流避免再次嘔吐引起誤吸,同時靜脈輸注脂肪乳注射液、18氨基酸注射液以及能量合劑,改善患者機體營養狀況。患者昏迷期間治療仍以納洛酮1.2mg靜脈滴注為主,于轉入重癥監護室2天后患者意識轉清。
3 討論
酒精中毒在現代生活中可以說比較常見,現在的生活水平以及社會壓力更加導致了這種不良風氣的盛行。酒精吸收后在體內的代謝主要分為三步:首先經肝代謝酶系統乙醇脫氫酶轉化為乙醛,再經乙醛脫氫酶催化氧化生成乙酸,最后代謝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乙醛可刺激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等的分泌。輕癥患者飲酒后發生精神異常狀態,如話多、易怒,面色潮紅或蒼白、眼部充血、心率加快、頭昏、頭痛等[2]。即我們平時最常見的處于興奮狀態的醉酒狀態,隨著酒精含量在血液內的不斷提高,酒精對于神經系統的直接毒性、心臟毒性和肝臟毒性開始逐漸顯露,患者由興奮開始轉向肢體運動不受控制的共濟失調狀態,即患者常出現的出現步態不穩、動作笨拙、言語含糊、語無倫次、視物模糊及重影,并可有惡心、嘔吐等。最后,發生酒精中毒后的患者具有一系列神經系統表現異常,甚至發生昏迷及休克,患者表現為昏睡狀態、面色蒼白、口唇青紫、皮膚濕冷、體溫下降、呼吸淺表、瞳孔擴大[3]。嚴重者陷入深昏迷、血壓下降、呼吸緩慢、心率加快,此外還可發生心臟病、低血糖和代謝性酸中毒等全身中毒癥狀,這些都直接影響到患者疾病的治療預后。
納洛酮作為一種類屬于羥二氫嗎啡酮的衍生物,是阿片受體特異性拮抗劑,具有非常顯著的抵抗麻醉以及陣痛特異拮抗作用,納洛酮的化學結構與嗎啡非常類似,臨床上使用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主要是利用其具有強烈的催醒和興奮呼吸中樞的作用,納洛酮治療中重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意識恢復時間和住院時間均較短,發生不良反應少,同時患者的各癥狀改善較明顯。急性酒精中毒時患者體內的內腓肽含量急劇增高,其對中樞神經系統具有較高的抑制作用,納洛酮可以拮抗內腓肽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作用,可以達到有效控制和預防酒精中毒的效果,最終達到解除酒精中毒的目的,納洛酮對于阿片類受體的結合能力遠遠超過內腓肽,,通過靜脈注射納洛酮能起到迅速拮抗阿片樣物質的作用,拮抗內源性嗎啡樣物質介導的各種反應,并且促使交感神經和腎上腺等內分泌器官分泌釋放兒茶酚胺,使得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明顯增加,增加患者呼吸肌興奮性,促使患者血壓升高,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意識,保持清醒[4]。
通過上述內容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納洛酮注射液對于較輕酒精中毒患者而言效果明顯,且療效顯著,尚未出現明顯的不良反應,對于出現共濟失調的患者來說,患者出現步調不穩、頭暈腦脹等不適癥狀較為突出,一般使用中等劑量(0.4-0.8mg)的納洛酮注射液即可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患者一般可以在10-30分鐘內出現癥狀的明顯改善,頭暈惡心等癥狀逐漸減輕,意識逐漸恢復等,但對于重癥酒精中毒患者來說,患者除有酒精中毒的部分表現外,還出現機體功能紊亂等各種不良表現,例如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譫妄、昏迷、嚴重者出現呼吸抑制最終導致患者死亡,此時單獨使用納洛酮將難以達到救治效果,目前臨床往往會結合使用血液濾過等方式來幫助患者排出體內的大量毒性物質,避免其對于患者機體、神經等造成進一步損害。對于上述重癥患者中由于嘔吐誤吸而導致患者出現墜積性肺炎現象者,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救措施例如支氣管鏡吸痰、奧美拉唑保護胃黏膜、補液改善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等,但是,對于納洛酮藥物來說,它是必不可少的一個藥物能夠特異性的治療酒精中毒,改善患者持續受內腓肽等物質刺激而引起的昏迷狀態,促進患者早期清醒。
納洛酮的半衰期較短,根據每個人的代謝情況差異一般在15-45分鐘之間,因此,對于中、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來說,如果初次使用納洛酮注射液并未出現較好的療效,則需要在初次用藥后45-60分鐘再次使用0.4-0.8mg的納洛酮[5],保持患者體內納洛酮的藥物濃度維持在較穩定水平有利于患者更快的恢復正常狀態。通過68例中、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納洛酮治療結果可知,納洛酮對于酒精中毒患者的療效十分顯著,且未出現明顯藥物不良反應,可以在臨床上進行廣泛性應用。
參考文獻:
[1]劉超.納洛酮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9,(06):75-76
[2]林時輝 劉瓊.納洛酮聯合醒腦靜搶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研究[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7(05):50-53
[3]徐桂中 陳陣 豐莉娟.納洛酮與醒腦靜治療急性酒精中毒療效比較的系統評價[J].職業與健康,2014,11(23):171-172
[4]張延. 納洛酮治療自由基下急性酒精中毒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8(03):138-139
[5]郭真.納洛酮治療酒精中毒合并顱腦損傷24例的療效觀察及監護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12(03);154-155